中考狀元分享數學學習方法

  小升初後進入初中,由於初中數學知識面拓展,難度加大,很多學生明顯不適應,不少學生小學時100分滿分的題能考八九十分,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中考狀元數學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考狀元數學學習方法篇一

  一、小升初需要轉變學習習慣

  小學生學數學有三種不同的型別:

  1、記憶型:這種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大量做題,然後記背做過的題,考試時靠記憶解題。這種學生用記憶代替思維,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升。當他們進入初中後,由於初中數學內容增多,難度明顯增大,難以理解也記不住,因此,這種學生很快就出現學習困難,成績一落千丈。

  2、模仿型:這種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模仿老師講的例題和做過的練習題,考試時用模仿型別題的方法解題。這種學生訓練出來的是模仿性思維,思維能力提升甚少,當他們升入高中後,由於高中的題型太多,千變萬化,他們已經很難模仿,學習很累,事倍功半,成績自然不理想。

  3、思維型:這種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通過思考、尋找知識與題目的聯絡,通過做通做透一題,學會一片題。考試時活用知識解題,這種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升入高中後,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樣既能適應高中的學習,又能輕鬆考高分。

  由此可知,小學升入初中後,不能再用記憶、模仿的思維方式學習,必須轉變學習習慣。

  二、小學升初中必須具備的思維模式小學升入初中後,由於初中數學知識明顯加寬,難度明顯加大,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自然增強。這些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六種:

  ①理性思維能力②逆向思維能力③多角度思維能力④抽象問題的思維能力⑤複雜問題的思維能力⑥陌生問題的思維能力

  學生如果不具備這些思維能力,學習肯定會受影響,輕者學習跟不上,重者會導致厭學。而這些思維,全部都可以通過訓練提升。

  三、小升初必須掌握的學習方法

  有人認為,學好數學就是要認真聽課,認真做作業,大量做題,有錯必改,經常複習。就是要“頭懸樑,錐刺股”,要和疲勞頑強抵抗,用刻苦與之抗爭。對於這種做法,專家認為:“精神誠可貴,效果未必好”。因為學習本身是一門科學,講究技術、方法和技巧。真正學習好的學生,你會發現他不用怎麼花時間就可以學 得很好。

  因此,小升初的學生必須開始掌握學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深入知識的本質,瞭解知識的聯絡和規律,做到融會貫通;

  ②做題時要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通過做題善於總結,善於發現規律,總結規律;

  ③主動學習,超前思維,對於書本的例題,在老師未講之前提前思考,在老師講時與之對比,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中考狀元數學學習方法篇二

  1、學好數學要抓住三個“基本”:基本的概念要清楚,基本的規律要熟悉,基本的方法要熟練。

  2、做完題目後一定要認真總結,做到舉一反三,這樣,以後遇到同一類的問題是就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了。

  3、一定要全面瞭解數學概念,不能以偏概全。

  4、學習概念的最終目的是能運用概念來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要主動運用所學的數學概念來分析,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

  5、要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在練習中有意識的地去總結,慢慢地培養適合自己的分析習慣。

  6、要主動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藉助文字閱讀去分析理解。

  7、在學習中,要有意識地注意知識的遷移,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8、要將所學知識貫穿在一起形成系統,我們可以運用類比聯絡法。

  9、將各章節中的內容互相聯絡,不同章節之間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能幫助我們系統深刻地理解知識體系和內容。

  10、在數學學習中可以利用口訣將相近的概念或規律進行比較,搞清楚它們的相同點,區別和聯絡,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弄清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絡,透徹理解概念,知道其推導過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11、學習數學,不僅要關注題型,更要關注典型題型。

  12、對於數學學科中的某些原理,定理,公式,不僅要記住它的結論,而且要了解這個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13、學習數學,要熟記並正確地敘述概念和規律性內容。

  14、在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開拓思路,變抽象為具體,逐漸培養自己學習數學的興趣。

  15、適當地對概念進行分類,可以使所學的內容化繁為簡,重點突出,脈絡分明,便於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念。

  16、數學學習最忌諱的就是對所學的知識模糊不清,各知識點混淆在一起,為了避免這一狀況,同學們要學會寫“知識結構小結”。

  17、學會對題型題目的拆分和組合,學會從多角度,多方面來分析和解決典型題目,從中概括出基本題型和基本規律方法。

  18、將同一類數學知識根據相互之間的聯絡歸納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達到整體記憶的目的。

  19、結合各類題的特點進行專項性訓練,多與同學和老師交流,溝通,汲取他人的智慧,節約時間,提高做題速度和質量,提高應變能力。

  20、學習數學要循序漸進,只要打好了根基,才能逐步提高。

  21、解決數學問題,關鍵是建立正確的數學理念,要從數學角度去思考,利用數學規律去解決。

  22、上課認真聽講是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環節,也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根本途徑。

  23、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可以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設法,特殊值法,整體法。

  24、深刻理解知識點,仔細閱讀課本,認真聽講,理解聯絡實際。

  25、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更好地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能學會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

  26、聽老師講評時,自己要先想一想改題如何做,然後看老師的解法是否相同,即想一想自己是否跟老師的思路相同。看並想老師板書上的解題過程,想想自己是否也能這樣寫,想想老師的解題過程是不是有漏洞。

  27、預習時需要注意三點:第一,學會用筆;第二,重視課後習題;第三,分層預習。

  28、不要為某一門或幾門課程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而煩惱,盡情地發揮你的特長,他能幫你重塑自信,要知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

  29、在課堂上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神情專注,緊跟講課思路;第二,善於做筆記;第三,積極回答問題,勇於提出問題。

  30、要想真正瞭解,認識和評價自己,需要有直面自我和揭露自我的勇氣。

  31、複習是一個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的過程。

  32、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33、人們常說,時間就是生命,那麼管制時間就是支配生命,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做時間的主人,做生命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

  34、化整為零的做法看似麻煩,其實效率很高,因為它符合人腦記憶的規律,反而能夠節約時間。

  35、比喻可以將平淡無味的知識變為生動有趣的知識,老師總是善於運用比喻加深學生們的理解,學生們也要善於利用比喻來幫助自己記憶。

  36、透徹理解的基礎是深刻記憶,教學知識以理解和運用的方式記憶最為適宜,如果有形式相近的公式,定理等,可以通過對比列表的方式記憶。

  37、不要將學習看成是一個枯燥的邏輯思維過程,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大膽地運用想象力,對於提高學習成績是很有幫助的。

  38、如果我們將每一次上課都當成一次小小的戰鬥,那麼,課前充分預習則如同戰前的秣馬厲兵一樣,是非常必要的。

  39、面對挫折要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體驗痛苦上面。

  40、保持身體健康,維護機體活力,是一份持久的工作,要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堅持鍛鍊,保證生活節制有序。

  41、學會清理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認識情緒與自己身心健康的重大關係,進而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擁有健康快樂的青春年華。

  42、學習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腦力勞動,如果學習過於緊張,持續時間過長,就會產生學習疲勞。

  43、學習疲勞不僅會影響你的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過度的學習疲勞還會傷害你的身體,影響你的健康。

  44、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人要成長,就要付出努力,學習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必須付出相應的勞動。

  45、數和形的種種內在聯絡,特別是它們的本質屬性和科學規律,僅僅依靠感覺,知覺或表象是難以認識的,只要通過思維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

  46、人不光要靠他生來就擁有的一切,更要靠他從學習中所得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47、急功近利容易導致失敗,學習應該循序漸進的。

  48、針對不同型別的題目,我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在練習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方法,就會省時省力地完成題目。

  49、聽課時應該始終跟著老師的思路,善於抓住老師講解中的關鍵詞,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50、把上一節課解題時的分析推理過程重新感悟,提煉一下,有助於對新課程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