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生語文個人學習計劃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那麼語文成績是不是在短時間內不可以大大提高呢?其實不然,首先你得有一個完善的學習計劃。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 預習

  ***一*** 預習的內容

  1.通讀一遍課文***默讀***,讀時動筆勾畫出生字詞和多音形近字。

  2. 查字詞典,弄清生字詞的音、形、義。

  3. 有感情的放聲朗讀課文兩遍。

  ***二*** 要求

  1.在預習單上註明文體***文學體裁註明是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實用文體則辯明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議論文。

  2. 寫出應掌握的文學文體知識

  3. 生字詞注音並釋義。

  4.寫出整體感知到的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傾向。

  5. 寫出自己對文章結構和寫法感受最深的理解。

  6.學習小組交流對文章提出的疑問***每班以4人為1學習小組,各學習小組輪流對該學的課文出一張預習題單。

  7.可利用知識導學來預習當天的課文,瞭解本課中要求掌握的重點和難點,初步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方便課堂的聽講,提高課堂效率。

  二、課堂學習

  1.課堂學習提倡民主氣氛,破除教師、作者的權威,可以向教師作者發問質疑,交流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2. 善於懷疑、敢於發問,勇於回答問題。

  3.根據不同的文體特點進行思考,發現問題,根據不同的文體特點可以從以下方面質疑。

  記敘文:***1***記敘的要素是什麼?***2***記敘的結構是怎樣的?***3***記敘的祥略是怎樣的?***4***語言表達方式有哪些?***5***所要表達的中心是什麼?

  小說:***1***人物形象有哪些特點?***外貌、思想、性格、語言等******2***故事情節是怎樣的?***結構、順序、線索、細節等******3***社會環境如何?***背景、場所、景物、人際等***

  散文:***1***文章的“形”是怎樣散的?***選材、時空、語言表達等******2***文章的“神”是如何聚的?***中心、感情、點睛之筆等******3***文章的構思如何?***線索、結構、過度、照應等***論述文;***1***中心論點是什麼?***2***論證結構怎樣?***3***運用了哪些論據?***4***採用了哪些論證方法?***5***有什麼語言特點?

  說明文:

  ***1***說明物件是什麼?***2***說明了什麼特徵?***3***運用了什麼說明順序?***4***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5***語言有什麼特點?

  4.深入鑽研課文,對所學課文養成“四問”的習慣

  ***1***文章寫了什麼?***2***怎樣寫的?***3***為什麼這樣寫?***4***能不能寫得更好些?

  三、作業與練習的檢查與批改

  1.明確目的,端正態度。“練習與作業是為了鞏固所學知識形成能力,所以我要做作業!”

  2.基礎知識課前做,理解性知識學完課文第二天一定完成。

  3.學習小組成員互相督促在每組中抽一人交於老師。老師反饋掌握情況,確定評講的重點和難點。

  四、 作文

  1. 老師在固定時間佈置作文並作評講。

  2. 針對評講的情況,謄抄彙編成冊供大家傳閱。

  3.根據網校作文新天地欄目裡的文章,讓同學們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結構、中心、語言***,明確哪些地方是好的,哪些地方可以改的更好

  4. 不得抄襲別人的文章,剽竊可恥

  五、單元與學月檢測

  1.檢測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所以檢測不可怕。

  2.學月檢測老師出題是為了準確檢測同學們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形成能力。

  3.結合測評系統檢測階段學習的情況,有效幫助學生明確知識漏洞。

  六、語文活動

  1.每週讀一篇好文章,談談感受,謝謝讀後感。遨遊在美文的世界裡,味道好極了,有機會的話,晚自習推薦給大家,說說推薦理由。

  2.每週背一篇或一首古詩文,輕鬆就搞定了,三年初中下來我可能成為背誦的神童啦!

  3.每學期啃一部老師推薦的文學名著,這可是語文學習的精神大餐,每天有空就翻閱,不知不覺怎麼就啃完了。

  4.寒暑假怎麼過?可以逛街,順便調查一下街頭巷尾、廣告招牌上的錯別字,寫寫調查報告,也可以噹噹報童,體驗社會生活,如果有足夠的銀子可以來一次遠足旅遊,飽攬天下名山大川……假期太充實了。當然,順便記下自己的點滴心情、感受,不又在學語文嗎?

  5.課前一分鐘新聞報道,我喜歡的名言,講個小故事、小笑話等,課堂學習的小佐料,我樂於接受。

  6.每天堅持寫150個正楷或行楷字。三年下來我就可以寫一手好字了。

  七、養成語文學習的好習慣

  1.隨時攜帶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老師不定時檢查。

  2.朗讀、背誦的習慣。好文章把它有感情放聲的讀出來,努力記住它。

  3. 寫日記、寫讀書筆記、做摘抄的習慣。

  4. 做課堂筆記的習慣。

  5. 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的習慣。

  6. 珍惜時間的習慣。

  7.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

  篇二

  新學期開始,很多同學由初中步入到高中,然而對於這個跨度,很多同學都不適應,尤其是對高中階段的語文更是一籌莫展,想要學習好高中語文就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希望下面的方法對你有所幫助

  1、多讀:閱讀課文是複習的第一步。通過閱讀,把握全文大意,瞭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識點。不同型別的課文需要不同的讀法:教讀課文需精讀,字、詞、句、篇等各個知識點全方位掌握,精彩語段達到成誦;自讀課文需泛讀,有的還需跳讀,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也是近幾年高考考查專案之一。

  2、多劃:即在閱讀課文同時,把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詞,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來,既能加深印象,又便於複習鞏固,一目瞭然。遇到規範句子,不妨劃分句子成分,複句還需標明關係,典型語段要劃分層次、歸納層意。遇到疑難,還要作標記,便於以後向老師同學求教。

  3、多查:查什麼呢?查工具書。字典、詞典、參考資料,只要用得上,儘可能發揮工具書的作用。親自查詢答案,是探索學習方法、摸索學習規律的過程,也是提高運用工具書能力的過程。對於似曾相識的語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學過的課文,把新舊知識聯絡起來,“溫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經過分析辨別,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多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複習過程免不了有疑難,要獨立鑽研,實在解決不了的,要善於向老師、同學請教。有時自己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老師很可能不止講一個問相關知識聯絡起來,使你融會貫通。

  5、多寫: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無論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有的同學往往把常用字詞寫錯,為什麼呢?就是缺少寫的訓練。生字、生詞、重點語句不妨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反覆寫一寫。又如一些作文題,往往看似容易寫來難,也要動筆寫寫,切忌眼高手低。

  6、多練:就是通過做練習題,檢驗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題要把考題的目的、意圖弄清,要注意歸納總結,尋找規律,觸類旁通,增強應試能力。做練習題,既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也要自覺地做。我們反對搞“題海戰術”,但不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題,也談不上質量。練然後知不足,及時反饋矯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7、多想:複習的內容可以通過“想”來鞏固。可以從點到面,也可以從整體到部分,或縱向或橫向,把知識點有機地聯絡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印在腦海裡。當某個知識點聯想不起來時,要經過查詢及時鞏固。想的時空受限制,無論課上、課下,還是校內、校外,都可以盡情地利用時空。當你“山窮水盡”之時,通過聯想,也許會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二、高中語文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

  如何聽語文課此話一出,很快就會有人說,"語文課有什麼好聽的,從小學到高中,語文都是老一套,讀課文,學字詞,分析課文結構,歸納中心思想,總結寫作特點。不聽課,照樣能學會。"不錯,在眾多科目中,語文好學,但要學好卻不易,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要想學好一門功課,聽課是關鍵。一位優秀的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不僅是知識,同時還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正所謂"授之魚,不如授之於漁。"語文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學生在課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課文所要掌握的字詞、文章的主題和寫作持點等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和引導,學會如何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和學習,感悟課文表達的情感,把握課文的主題、學習作者如何佈局謀篇的。而孩子成績的好壞也往往取決於課堂短短的45分鐘的聽課效率。聽課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對課文的講解分析,實際是在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在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很多,善於從老師的講解中抓住要點、重點,這才叫做會聽。而老師的提問旨在培養學生的說讀的能力,學生在回答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再次閱讀課文,然後將相關資訊進行整理,表述出來,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語言表達能力。如果能正確、流暢的表達出來,這無疑也同時提高了寫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在課後的語文學習中無法達到的。真正會學習的人都善於利用課堂45分鐘。

  我們在知道了聽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後,就會想,如何聽課才能取得最佳聽課效果,提高語文知識和能力呢

  要想聽好課,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預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學生感知具體知識材料的第一步。語文的預習,主要是指學習對有關語文知識或短文的閱讀和思索。要取得較好的預習效果,就要提出明確的預習目標***內容***和採取具體的預習方法。

  預習目標***內容***應該包括課堂上老師要講授的各方面的內容:讀課文,學字詞,分析課文結構,歸納中心思想,總結寫作特點。

  這個工作很好做,因為市面上的參考書很多,我相信大多同學手中都會有這類參考書。在參考書的幫助下,這些內容你很快就能掌握。既然這樣,那你也許會說,該掌握的內容參考書上都有了,那就更不用聽課,自學就行了。我前面已提到了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的區別,參考書只能教會你要掌握的知識,但我們的語文學習不能只停留在知識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語文,培養我們的語文能力。有很多家長和老師不大讚成學生過分依賴參考書。其實,只要善於利用參考書,參考書用好了,對學生的幫助是無法估量的。

  篇三

  1、完成寒假作業。每天都有具體的題目內容,全面複習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文言文知識,並 通過靈活的形式對各種語文能力進行訓練。因為寒假作業側重於文言文複習,所以提醒學生必 須將課本帶回家,隨時查閱並鞏固,要以寒假作業上的知識作為點,然後以此為基礎進行更全 面的複習。 寒假作業沒有給學生配答案,要求學生先自主限時完成各個題目,要書寫認真而全面,然 後查閱資料或者詢問討論,並標記下疑難問題,以備向老師或同學質疑。 每一天的內容完成後,都要求家長簽字。返校後檢查並組題測試。

  2、堅持摘抄。 摘抄是積累素材,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所以,學生在假期一定要堅持摘抄,平均每 兩天摘抄一則,每則 100 字左右。內容不限,可以是精美語段,也可以是作文素材,也可以完 整文章。要求字跡要工整美觀,與平時的練字結合起來。 摘抄與課外的閱讀結合起來,不要純粹的為摘抄而摘抄。摘抄應該是在廣泛的閱讀基礎上 摘抄精華部分。閱讀可以在家長指導下進行,可以選擇一到二本名著,如《紅樓夢》《邊城》等, 可以涉及文化層次較高的書籍,如各類古詩詞鑑賞,散文鑑賞等;提倡閱讀生活化和文化底蘊 豐厚的散文,小說限於短篇和名著。 寫在摘抄本上,返校後檢查。

  3、建議學生寒假中多觀察多思考,及時以週記或者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見聞和感受,保證每 一天都寫一點東西。最低限度是三篇完整的文章,寫在週記本上,返校後上交檢查。建議運用 多種表達方式,內容涉及面要寬。重點建議以下三種: --記敘文一篇。記敘發生在寒假期間的一件或幾件事情,文章中要有鮮活的人物形象, 要有具體的情景描寫,要適當穿插議論和抒情等表達方式。 --述評一篇。根據自身實際,可以寫影視述評、新聞述評或者書評,亦可選擇其它內容 的述評。要求,文章要有述有評,述要抓住要點,簡要概括又生動準確地對相關內容進行復述; 議要切中要害,點出本質,從所述中總結引申出獨到深刻的認識。 --調查報告一篇。對某一社會現象或者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調查,要有具體的事實表述, 並在事實表述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分析,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看法。

  4、為下學期做準備。 第二學期時間短,教學任務重,所以指導學生利用寒假閱讀部分篇目,以減輕上新課時的 負擔,篇目選擇標準是,首先是有趣味性,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二是篇幅相對較大,內容較為 淺易。 閱讀必修三《品質》《老王》***小說***《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文言文*** 閱讀必修四《雷雨》***戲劇***《一滴眼淚換一滴水》***小說***《辛德勒名單》***電影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