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參的藥用價值

  地參,植物名,名貴的中草藥,且具有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之效。下面小編要為你介紹的的是它的藥用價值。

  

  1降血脂、通九竅、利關節、養氣血。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

  2調理血液,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膽固醇,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對心腦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等也有一定療效。

  3幫助消化,調理和改善消化系統的不良狀況,因地參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和所有植物含量最高的果寡糖,所以能顯著的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不僅能消除便祕,還可防治下痢,是腸胃道疾病的剋星,最神妙之處還在於它是腸內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子,克服了由於生活節奏緊張,過量使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的雙歧桿菌等腸內有益菌減少失衡引起的消化系統疾病,可清除由食物帶入人體內的環境汙染物,是腸胃的清道夫和保護神。

  4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可減少或避免結石症的發生。

  5具有清肝解毒,降火降血壓的功效,是有效的防治面痘、暗瘡,是養顏美容的天然保健品。

  地參另含有20多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和鈣、鐵、鉀、硒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強身壯體的功效,也是男子壯陽增強性功能的天然威而剛。地參是當今吃出健康吃出美麗的新潮健康品。

  地參的食用價值

  治癌效驗

  常食地參有預防惡性腫瘤發生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主治婦內衄,中風餘疾,大腹水腫,身面四肢浮腫,骨節中水,金瘡癰腫。《日華子本草》:消撲損淤血,治鼻洪、吐血、頭風目痛。臨床常用治絨毛膜癌、葡萄胎、肺癌等癌瘤中屬淤血阻滯者。

  1.治絨毛膜癌、葡萄胎:地參莖葉、當歸、穿山甲各9g、茯苓12g、丹蔘15g、露蜂房6g、山楂18g,水煎服,分2次服,每日1劑。

  2.治肺癌:地參莖葉、全蠍、五味子、橘核各9g,紫草根、蒲公英、海藻、昆布、卷柏、生地黃、半枝蓮、露蜂房各30g,白茅根60g,芙蓉花、地榆、熟地黃各15g,水煎服,每日1劑。

  3.治盆腔惡性腫瘤:地參莖葉、貓眼各9g,龍葵、半枝蓮、半邊蓮、生薏苡各30g,丹蔘、土茯苓各15g,車前子12g,木通3g,水煎服,每日1劑。

  地參菜譜推薦

  香酥地參

  1.油炸地參:選擇圓潤飽滿蟲草地參,清洗乾淨,參面切花,以便入味。雞蛋清加入溼澱粉打成糊。將地參炸泡呈金黃色時撈出,待涼後,放入蛋糊穿衣復炸。撈出裝盤,撒上椒鹽上席。

  2.地參粥 原料:地參200g,枸杞、冰糖少量、粳米100g

  做法:將地參洗淨切成長條狀。同時放入砂鍋,慢火文煮。

  功效:此粥晶瑩剔透、口感細膩圓潤。適用於氣血雙虛,精神疲乏、四肢無力、食慾減退、脾胃虛弱、貧血頭暈。尤適婦女 產後食可和血養陰治瘀血不盡,心腹疼痛;衄血、吐血。常食桃面盈腰、精氣神旺。

  3. 燜地參:地參30~60g,斜切成塊,在炒鍋內將食油煎沸,並加少許食鹽後,放入鍋中煸炒,再加水適量,以水火燜熟。分作2次食。源於《日華諸家本草》。本品能活血瘀而止痛,原書用於“產後心腹痛”,並謂“產婦可作蔬菜食,甚佳”。

  4.地參汁:鮮地參30~60g,地參加洗淨搗爛,絞取汁液服。日2次。

  功能止血、活血化淤。適用於衄血、吐血等。見《食療本草學》

  5. 龍蝦地參主料:地參,大蝦

  配料:洋蔥1/4個,大辣椒1/4個,黃辣椒1/3個,色拉油一大匙,醬油11/2大匙,糖稀1/2大匙,精鹽少許。製法:地參洗淨後切成絲。大蝦放鹽水裡洗淨,去皮、去頭後切丁。洋蔥和大辣椒適當切塊。炒鍋置火上,待熱後放色拉油,開鍋放洋蔥、大辣椒炒一會,放地參和醬油、糖稀炒熟。大蝦和地參營養豐富,此菜為滋補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