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化教學設計

  全球氣候變化是指在全球範圍內,氣候平均狀態統計學意義上的巨大改變或者持續較長一段時間的氣候變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全球氣候變化》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應使學生對全球氣候變化有比較全面的認識,能夠正確看待全球變暖的原因,並以積極的、科學的學習態度去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不斷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教學過程中,要著眼於提高學生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和地理資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地理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啟迪學生思維為核心,以學生為本位,發揮自主合作學習的優勢,在歸納全球氣候變暖的可能影響、探究解決措施的過程中,力求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不將結果簡單拋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教師的精心組織和步步啟發引導下去分析、對比、推理、判斷,並歸納得出結論。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本節課中涉及到的氣溫變化曲線知識在初中已有接觸,應該知道橫、縱座標的含義及讀法。所不同的是本節課中圖表橫座標代表的時間更長-----年份,初中部分橫座標代表的是月份。

  三、教材分析:

  該節是本章大氣內容的最後一節內容,在本章節中起到一總結的作用,整節內容從以下三方面進行:***1***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2***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三方面說明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資料認識全球氣候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並呈現一定的變化週期。

  2.瞭解氣候變化的各種尺度及相互關係。

  3.瞭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對策。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分析,理解全球氣候一直處於波動變化之中。

  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析全球氣候變暖可能的影響。

  3.通過小組合作,聯絡實際,討論人類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強全球氣候變暖的憂患意識,樹立學生愛護環境,養成節約能源等思想觀。

  2.從全球和未來的角度認識環境,培養對環境、資源負責的觀念和行為。

  五、教學重難點

  學會運用相關資料分析描述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六、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合作討論法、讀圖歸納法、問題探究法

  七、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老師們、同學們:這張圖片相信你們非常熟悉,但是老師今天要呈現的卻是一個未來的不一樣的中國,根據聯合國氣候委員會預測,假如兩極的冰川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0米。想看一看海平面升高60米後的中國嗎?接下來,就讓我們在傳奇聲中看一段視訊……

  同學們,全球氣候變化的傳奇前半段我們先暫時聽到這,歌中所唱的也就老師今天要跟你們所講的主要內容。

  【板書】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提問學生】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46頁第一自然段,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氣候變化?氣候變化主要表現是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講解】好的,非常不錯!那麼全球氣候冷暖乾溼是如何變化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分析氣候變化圖。同學們:學會分析地理圖表是我們學好地理的重要手段,所以老師建議你們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視地圖的作用,真正做到人在圖在,圖在人在。

  【教師講解】

  這張圖中有兩條曲線,一條是氣溫曲線,一條是降水曲線。這幅圖我們先來來看它的橫縱座標:縱座標代表的是距今時間,單位是億年,也就是越往下面距現在越久,按時間尺度不同,全球氣候演化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即地質歷史時期和近現代。同學們,怎麼理解時間尺度為千年、萬年甚至上億年?簡單的說從現在為參照點,往前推一二百年就是近現代時期,再往前推幾千年、幾萬年甚至幾十億年,就是地質歷史時期。

  橫座標表示全球平均氣溫和降水的一個變化,用平均值來衡量也就是中間的這兩條線,那我們來現在看一下,地質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是什麼特點?***波動變化,冷暖乾溼交替,變化週期***,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人們最關心的也就是近百年來的全球氣候變化,只考慮氣溫的變化,也就是圖2.29,同學們看一下圖2.29,思考右側的的兩個問題。雖然近代氣候呈現出波動的現象,但整體的趨勢是變暖的

  【提問學生】根據探究二:根據近百年來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圖,①在圖中描出在哪些時段,全球氣溫有明顯的上升?②近百年來,全球氣溫總的變化趨勢是什麼?

  【教師講解】從1860-1880,1910-1940,1950至今全球氣溫有明顯的上升。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波動上升,總的趨勢是氣溫升高全球變暖,***這個道理就像我們爬山,有時上坡,有時下坡,但總趨勢是向上爬的***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升高了0.4-0.8℃。據估算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升高1-6℃。

  【提問學生】那是不是地球上的每一地區氣溫都在上升呢?那我們就來看下這幅圖,這是近五十年來我國氣溫變化的速率圖,那我請一位同學來分析下這幅圖。從圖例中你能得到什麼資訊呢?那你來說下第一小題。

  【教師講解】從圓點的分佈我國氣溫升高最明顯的地區是: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其中氣溫上升不明顯,甚至下降的地區在:長江流域一帶。我國近50年來氣溫變化的總體特點是:上升。那從這幅圖我們就可以看出全球氣溫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並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區氣溫都在上升。北方地區氣溫增高比較明顯,而有些地區氣溫上升並不明顯比如我們江西,而長江流域甚至下降。這正說明了全球氣候變化的複雜性。

  【過渡】同學們:從我們剛剛的分析當中,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了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特別是近現代以來全球變暖,那麼是什麼原因而引起全球變暖?

  【學生】回答溫室氣體

  【教師講解】那什麼是溫室氣體呢?***大家說到的有很多***由於co2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為什麼co2 會導致氣溫上升呢?

  【學生】co2能夠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使氣溫升高。

  【教師講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示意圖,思考這兩個問題。

  【過渡】現在我們全球氣候變化現象以及原因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把握近現代全球氣候的總的趨勢是在變暖,那麼是不是全球氣候變化就是指全球氣候變暖呢?那我們來回顧下前面我們說氣候變化的表現有哪些呢?***冷暖乾溼***也就是說全球氣候可能變暖變冷變幹變溼,全球氣候變化不僅僅是指全球氣候變暖,但全球變暖無疑是當今全球氣候變化最顯著的特徵,我們接下來講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可能影響。

  【板書】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閱讀教材】請同學們花一到兩分鐘閱讀課本48頁的第二自然段,包括案例三。並完成導學案上的探究四:在不設防的情況下,當海平面依次上升1米、2米、3米、5米時,圖中abcd四地分別有哪些地方將被淹沒?

  【學生】回答***通過此問提升學生對等高線知識的理解運用***

  【教師講解】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課本上主要講了三種影響,那我們來詳細看一下。首先,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由於全球氣溫升高導致極地的冰川融化,再加上海水受熱膨脹從而導致海水上漲,則會對沿海低海拔地區帶來危害。那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幅圖就是因海平面上升後將受到威脅的海岸,從圖上可以看幾乎每個大洲都將受到影響,現在我們具體來看孟加拉灣低地,也就是圖2.31,紅色的曲線代表等高線,也就是距離海平面的高度。

  【提問學生】吐瓦魯即將消失的原因?***吐瓦魯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國家之一,最高點不到五米,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說明了海平面上升還會導致島嶼的消失,所以吐瓦魯的流浪他鄉恰恰說明了全球變暖帶來的生態災難已經不是將來時,而是現在進行時!

  【教師講解】接下來我們要講全球變暖對農業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溫度是農業生產重要的外部條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預示著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對提高作物產量無疑是有利的。同時全球變暖,氣溫升高往往伴隨著乾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這又會使作物減產。***分析圖例圖表***得出高緯度地區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從而作物增產,利大於弊。而低緯度地區由於氣溫升高乾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作物減產,弊小於利。但是就全球來看減產的範圍大於增產的範圍再加上不少發展中國家位於低緯度地區而部分發達國家位於高緯度地區,氣候變化的這種區域差異性,可能會使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使得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大,因此總體上說還是弊大於利的。

  【過渡】除了剛才講的這種影響,全球氣候還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教師講解】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迴圈,什麼水迴圈?下一章《地球上的水》將進一步學習到水迴圈知識,老師這裡就給大家一個溫馨提示,全球的降水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全球變暖可能使蒸發加大,輸送到一個地方的水汽有可能增多,這樣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佈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厄爾尼諾、熱浪***的發生,導致洪澇、乾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發生變化。隨著徑流減少,蒸發增強,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導學案上的課堂練兵:“我也來預測”

  【過渡】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那我們能夠停止這種變化嗎?不能。我們能做的只有延緩和減輕這些危害,有哪些措施可以應對全球變暖的問題?

  【板書】三、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

  【教師講解】***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的評價***從前面我們知道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主要是認為的排放二氧化碳的數量增加,那麼從源頭抓起,歸納又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如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世界很多國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採用新能源***。

  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如植樹造林和採用固碳技術***。

  3、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規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採取的政策手段***制定法律法規、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加強國際合作等***。

  【提問學生】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分三個小組討論

  1.海平面上升後怎麼辦?

  2.農業減產怎麼辦?

  3.水資源供需緊張怎麼辦?

  【教師總結】***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的評價***從前面我們知道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主要是認為的排放二氧化碳的數量增加,那麼從源頭抓起,歸納又以下幾個方面:這裡老師再給同學們提供三個角度:如果說源頭是治本,那麼這裡就是治標,這就叫標本兼治!

  如: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規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鼓勵公眾參與加強國際合作等***。

  【過渡】2009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那我們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來為環境做貢獻呢?

  【教師講解】把燈泡換為節能燈,節約用電夏天空調溫度調高2℃,減少消費減少廢棄物排放,減少看電視的時間,用洗臉盆接水洗臉,能坐公交就別開車等。

  《全球氣候變化》說課稿

  首先看本次說課的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我將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三個角度來經行分析。

  本課適用於高中一年級,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四節,本節內容是在介紹完大氣運動,氣壓帶風帶、常見的天氣系統等內容的之後展開的,同時本節也是學習後續相關課程的基礎,因此在教材編排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內容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的成因、危害以及採取的措施。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下面說一下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內容分析結合課標要求,我從三個方面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氣候變化和近現代氣候的概念

  掌握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

  2、 過程與否與方法目標

  通過閱讀教材上的圖表,培養學生讀圖、用圖、析圖的能力。

  通過合作探究、小組討論,分析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全球觀。

  4、確立的依據:***1***學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的新課程理念***2***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變化的新課標總體要求***3***學生的認知水平。***4***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

  以上就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其依據,下面再說一下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

  難點: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

  依據: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必須要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下面是我說課的第二部分教法分析。

  本節課我採用了對媒體演示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

  依據:***1***地理新課程的特點是圖片較多,利用多媒體可以直觀、形象、生動的展示

  ***2***高一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創設情境,有利於他們理解

  ***3***根據新課改的思想建構主義理論,學生是主體,教師主導,因此課堂上應更多的啟發引導學習學習思考,而不是簡單的灌輸。

  愛確定了教學方法之後,我還對學生學習方法經行了指導,下面是我說課的第三部分學法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學情

  高一學生身心發育基本成熟好奇心強,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但是好說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從知識上來看,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礎知識,但是綜合分析能力不足,在學習上需要老師指導和幫助。

  依據以上學情分析,結合地理課程的學習特點、考慮到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現代課堂教學理念。本課的學法指導主要有:***1***讀圖分析和歸納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和歸納總結的能力。***2***自主閱讀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學會認知,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3***合作探究法。國際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就是協作學習,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運用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都體現在了教學過程中,下面是我說課的第三個方面教學過程

  包括四個環節,匯入新課***3分鐘***,學習新課***28分鐘***、鞏固練習***7分鐘***、佈置作業***3分鐘***。

  1、 匯入新課***多媒體演示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用多媒體展示幾張和氣候變化有關的圖片,並設問圖片說明什麼了什麼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瀏覽圖片並展開討論,由此引入本課的學習內容,全球氣候變化。

  2、 學習新課***啟發式教學法***

  首先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閱讀教材圖文資訊

  什麼是氣候變化,什麼是近現代氣候變化,歸納概括圖2.28和圖2.29表達的資訊,

  個別提問,教師補充總結。這裡要讓學生理解全球氣候變化不僅僅是全球氣候變暖

  利用設問過度,近現代氣候變化的總趨勢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讓學生分組討論教材47頁的思考題,總結氣候變暖的原因,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

  各小組將討論結果做好記錄,代表發言,師生互動,最後教師說出思路,讓課後再總結。

  繼續設問,全球氣候變暖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應對這種影響?從而引出下面的學習內容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播放氣候變暖相關的記錄片,給學生創設情境,之後讓學生分組談論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解決,並利用多媒體做好表格,比較各小組的談論結果,然後讓學生討論哪一個小組的總結更全面合更合理一些。最後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進行完善總結並板書給學生。

  3、 鞏固練習,將事先精心準備好的練習題在多媒體上顯示出來讓學生思考練習。練習題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及時鞏固所知識。

  4、 最後是佈置作業,讓學生課下做與教材配套的練習題,並預習下節內容。

  本次說課的最後一部分是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有利用強化學生記憶、加深學生理解,有助於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板書設計應線索分明、科學新穎、版面佈局合理,板書語言準確、簡潔、明瞭、概括性強。

  本次說課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部分來加以分析說明,到此已經全部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