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科學學習方法

  現在不少人喜歡玩股票,因為大家想通過買股票賺大錢,的確,會買股票能賺很多錢,可前提是你會買,那麼學習股票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第一步:瞭解證券市場最基礎的知識和規則***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基礎和交易兩科,基本就能解決這一步***

  第二步:學習投資分析傳統的經典理論和方法***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中,投資分析科目,能初步滿足這步的要求,另外還有些股市投資分析類的經典書籍,要看看***

  第三步:在前兩步基礎上,對股市投資產生自己的認識,對股價變動的原因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理論

  第四步:在自己對證券市場認識和理解的指導下,形成自己的方法體系和工具體系以及交易規則

  二

  再講下實戰的一些經驗分享:沒必要非要盯著牛股,那牛股之所以牛,是因為資金敢拉昇,為啥敢拉昇呢,因為控盤度高,為啥高呢,因為散戶籌碼很少了。也就是說,這裡有個悖論,越是散戶買不到的股票,越容易成為牛股。那麼就是說,散戶要努力追求做到的就是:買到那些自己買不到或者根本沒買的股票。這不是很詭異嗎。當然,這話不是絕對的,不是說所有的牛股都是莊家控盤了的,大牛市裡情緒高漲,所有的散戶就是莊家,博傻了——但是中國這個股市吧,你也懂的。

  在我看來,做股票沒必要那麼麻煩。真正讓人賺錢的,肯定是集體性的牛市。靠著在熊市或者震盪市精選牛股,持續超越市場平均收益,是不靠譜的。也許有人能做到,那樣的人鳳毛麟角。

  因為沒有人跟你講解這個行業的真實面目以及每個事情的本質,比如外匯的本質,股票的本質。 低買高賣只是操作不是本質。 如果你不能瞭解外匯到底是怎麼回事,不瞭解股票到底是怎麼回事,那麼基本上不可能真的能在這行操作成功的。

  即使有人跟你講解了事物的本質,你若不至少實戰10年,依然不能說掌握。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做這行的人,特指交易者,焦慮是家常便飯,投資本身就是個壓力很大的事情,你想以這行為生存本領,你就必須接受焦慮和壓力就是這行的工作內容,經常伴生。失敗在這行更是每個從業人員必須面對的工作。 在這行,年輕的時候多受挫折比一進去就很順利要幸運的多。這行是有個運氣的問題,因為行情有牛熊,你若剛好牛市的時候進入,那叫運氣,所以這行是有個運氣成分的,但是牛熊始終會交替的,所以一開始進去的時候經歷了調整的我個人覺得吧,遠比其實什麼都不懂不過是站在風口就飄起來卻以為是自己厲害的要幸運多了。失敗是這行的必修課呢。年輕的時候失敗遠比年紀大了失敗的好。

  三

  1、瞭解過去。A股的起源,發展,風格,地位。

  2、把握現在。A股的交易規則,例如漲跌停板,停牌,重組,融資融券,滬港通。

  3、展望未來。自己的性格特點,資金來源,風險承受能力,盈利預期。

  人類的本性總是傾向於選擇更容易、收益更大的事情。在速食資訊氾濫的時代,讀有價值的書並非多數人的首選。碎片化的資訊,粗製濫造的網路文學,愉情娛樂的雞湯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字。書單中部分書籍一段話可能會需要反覆斟酌,這樣的文字,多數人避之不及。但是,我們本身就是要做不一樣的股民,多數人的選擇必然與我們的選擇相反,所以我們有必要付出辛勞,收穫思想上的獨立。

  多數的人,總是試圖尋找捷徑,輕鬆的方法。年復一年的盲從和推翻,經驗與知識的積累微乎其微。讀書眼下是虧本的,付出了時間和思考,收益卻未必可以確認。但是隨著知識的積累,必然可以實現思想的質變,最終可以獲得自我成長和資產增值。前者三年、五年在重複勞而無功的動作,本想取巧,實際付出了更多的時間精力以及資產;而後者只需要稍微改變一些大眾化的思維,讓自己改變一點習慣,最終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當然,閱讀和學習也是有技巧的。

  我們學過無數科目,但從未有一門課教我們如何讀書和自我學習。因此,中國人更習慣於被灌輸,很少會去主動學習,更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下面簡略的談一下如何通過讀書來完成自我成長。

  通常,有小學以上文化的人,就可以完成閱讀,但離真正意義的閱讀尚有距離。閱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快速閱讀;一種是分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