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露營如何防止帳篷進水和注意問題

  露營嚴格記住的幾個不.不可在近水之處,避免漲水。不可在懸崖之下,避免落石。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戶外露營防止帳篷進水的方法。

  戶外露營防止帳篷進水的方法

  準備野外露營裝備

  在走之前要先查下天氣預報,知道接下來會是怎樣的天氣。充分的心理準備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當然就是你所準備的露營裝備了,下面介紹在雨中露營需要什麼裝備:

  帳篷 你需要買一個高質量的帳篷。你要明白,一個廉價的帳篷等於一個漏水的帳篷,這會直接導致你此次露營的失敗,所以儘可能的買到更大更舒適的帳篷。

  篷布 如果你非常喜歡你的露營夥伴,但是又不想一整天和他們呆在同一個帳篷裡,那麼篷布幫你解決了這個問題。它給你提供了做飯吃飯的空間,又是掛在外邊的,與外面的世界保持著聯絡。你可以買多塊廉價的篷布,把它們一起定在樹木之間,也可以買一塊比較貴的專門的篷布,這種篷布用起來會更方便。

  防雨服 雖然廉價的雨披也能起到作用,但是一件具有防水且透氣功能的衣服比如旱癩防水外套能讓你最大程度的感到舒服。如果你不喜歡那種會限制視野的眼罩,那麼可以帶一個寬邊沿的帽子。在非常潮溼的天氣,雨褲也會給你提供額外的保護。

  服裝 不要穿棉質服裝。纖維服裝能夠在溼潤後乾的更快,而且能夠讓你更暖和。

  防水袋 用保鮮包裝袋,垃圾袋,或幹麻袋來保證你衣服,電子類東西和睡袋的乾燥。

  保持乾燥

  不要帶著水分進入帳篷。如果可能的話儘量把溼衣服放到帳篷外面,可以扯一根晾衣繩用來搭晾溼衣服。

  開啟帳篷裡所有的通風口。在雨中露營時,最大程度的空氣流動能夠減少帳篷內的水汽聚集。避免讓一些衣服壓到帳篷的邊牆,它會把水汽帶進來。

  野外帳篷露營應注意問題

  一、露營嚴格記住的幾個不.

  不可在近水之處, 避免漲水。 不可在懸崖之下, 避免落石。

  不可在高凸之地, 避免強風。 不可在獨立樹下, 避免電擊。不可在草樹叢之中,避免蛇蟲。

  二、 帳篷的注意事項:

  1、帳篷的***要背風,帳篷要遠離有滾石的山坡。

  2、為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應在篷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

  3、帳篷四角要用大石頭壓住。

  4、帳篷內應保持空氣流通,在帳篷內做飯要防止著火。

  5、晚間臨睡前要檢查是否熄滅了所有火苗,帳篷是否固定結實了。

  6、帳篷要依次搭建 :首先搭建公用帳篷。

  在營地的下風處先搭好炊事帳篷,建好爐灶,燒上一鍋水,然後再依次向上風處搭建用於存放公用裝備的倉庫帳篷與各自的宿營帳篷。當整個營地的帳篷搭建好時,燒的水已開鍋,可以馬上飲用並開始做飯。

  7、建好野外廁所 :選擇在營地的下風處稍低一些,並遠離河流***至少20米以外***。

  最好是挖一個寬30釐米左右、長50釐米左右、深約半米的長方形土坑,裡面放些石塊和杉樹葉***消除臭味***。三面用塑料布或包裝箱圍住,固定好,開口一面應背風。準備一些沙土和一把鐵鍬以及一塊紙板。便後用一些沙土將排洩物及衛生紙掩埋,並用板將便坑蓋住以消除異味。在廁所外立一較明顯的標誌牌,使別人在較遠處即可看到是否有人正在使用。露營結束時,用沙土將便坑掩埋好,並做好標記,告訴其他參加野外活動的人。

  8、帶走你的垃圾:不在營地留下一點垃圾是野營人必須恪守的紀律。紙類的垃圾可以焚燒後就地掩埋,塑料瓶、易拉罐等要裝入垃圾袋帶走,待回途中經過垃圾站時再丟棄,萬不可隨處拋棄。提醒大家,雖然目前許多地方允許車子進入的露營區愈來愈多,但要全民都能體驗到露營的樂趣,環保工作是不容忽視的,行程結束時,希望大家都能把垃圾帶走,且儘量不要使用免洗碗筷,以免造成環境汙染。

  三、 意外種類處理方法

  由於野外露營不比在家裡那麼的安全,隨時都可能會有意外發生,這裡提供您幾個意外發生時的處理方法:

  1、風雨與電擊

  長久住在都市的人在露營時,遇到閃電、聽到雷聲常容易慌了手腳,事實上不用緊張,只要不架營在最高地勢的山頭或光禿禿的地方,危險性就減少了很多。閃電時避免站在高樹之下,手中身上金屬類東西最好丟棄。如果逃避不及,那麼就地臥倒也可將危險降至最低。

  2、山 洪

  紮營時應注意洪水流向,沙灘沖積地是紮營佳處,但洪水來時也首當其衝,下雨後應採取行動,換個營地,否則會有被洪水衝失的可能。

  3、漲水與火燭

  如果不幸有人溺水,第一要先清除口中的異物,並施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並儘快找來懂得醫護的人員,儘量不要壓到傷者的腹部,從腹部擠出來的東西,很可能堵塞他的咽喉。救溺時,以竹杆、浮物***木頭、木板、救生圈***或衣服均可。另外防火方面,除了做好滅火的工作外,切忌在帳篷內點蠟燭,菸頭菸蒂不往乾柴上丟,帳內的照明最好使用手電筒或營燈。

  4、蟲 噬

  預防蜂群攻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遠離蜂窩,如果不慎被毒蜂螫到,要儘快使用含鹼性的肥皂清洗,再以水或冰塊冷敷患部。

  預防螞蝗***又稱吸血蟲***咬傷的方法是:進入山區時,先以酒精、汽油、煤油、肥皂、食鹽等鹼性物質塗抹在面板及衣褲上,以防止螞蝗侵進。

  如果還是不甚被咬傷,切忌用手抓它,因為這一抓,很可能把它的頭扯斷,反而留在面板上,導致感染等。

  最好以手拍動面板,或在其身上塗食鹽、白糖、石灰,或以香菸、火柴等薰燒之,則自然脫落。

  螞蝗脫落後,最好立即擠壓傷口,讓它流出血水,其數量與被螞蝗吸去之血量相等。

  5、毒蛇咬傷

  被毒蛇咬傷的人,事先都不知道毒蛇要咬在那裡,萬一是咬在靠近動脈之處,就有生命的危險,要儘快送醫急救。不過,一旦被毒蛇咬傷,趕快把握時間,用力壓傷口附近的肌肉,將傷口的毒血擠出後,再在傷口的上端通。由其是在夜間,要出帳方便,因用手電筒照射帳門外,再將鞋子倒一倒,才穿鞋去方便;至於石灰,不需要再帶了,而且蛇真的來了,石灰是擋不住的。

  四、 各種物品的應用***野外露營有一定的危險性,掌握幾點小知識將會大有裨益***

  1、穿著較為貼身的長衣長褲。以避免蚊蟲叮咬及樹枝扯掛,若衣服寬大,可以將褲腿、袖口紮起來。

  2、穿著合腳防滑的鞋子。當感到腳底疼痛時,迅速在痛處貼上一小片醫用膠布,可以預防起泡。

  3、準備禦寒衣物。野外氣溫會比室內低比較多。

  4、準備足夠的淨水、乾糧及常用藥品,如驅蚊藥、止瀉藥、外傷藥等。

  5、請向導引路。通常森林公園的面積較大,往往林中無明顯標誌物。因此進入森林時一定要結伴而行,並請嚮導引路,不要過分深入叢林。穿越森林過程中注意留意路邊的一些自然標誌物,像古樹、泉水、河流、怪石等。萬一迷路時不要慌亂,可以按照這些標誌物慢慢回到來時路。

  6、節約飲用水。斷水時,慎用野外天然水源、切勿摘食不認識的植物果實。緊急時可以砍斷野芭蕉取水。

  7、攜帶一些望遠鏡、放大鏡、多用途工具刀、電筒、哨子等用具,可以帶來額外的樂趣和便利。

  8、保護生態環境,不要隨意獵殺捕捉野生動物、採摘植物、引燃篝火、丟棄垃圾。

  戶外露營搭蓋帳篷的方法和技巧

  先決定好搭設帳篷的地點,依照順序,由4人共同作業,不需花費多少時間,即可簡單設好。為考慮帳篷撤收時的狀況,把最初搭配的情況記下,會比較方便。

  帳篷有各種不同的種類,同時,也有不同的製作、搭配設計和組合方式。小型帳篷、A字型帳篷、牆壁型帳篷由於構造的順序,其組合方式,是使用纜繩搭設的“搭設帳篷”,而最近開發改良的彈頭型和小屋型帳篷,則是屬於“組合帳篷”。

  下列以基本型帳篷之一,自古即相當普及的牆壁型帳篷為例,說明帳篷的搭設方式。

  ①地點的決定

  在考慮風向及地形後,選擇一個平坦之地。

  ②帳篷用具的檢查

  將袋中收藏的用品倒出,逐一檢查各部分零件。為了撤收帳篷時的方便和不遺漏東西,應先予以記錄。

  ③鋪設地面墊

  地面墊鋪好後,以釘子將四個角固定。若在溼氣多的地方,先鋪上席子後,再於其上鋪置墊子。

  ④豎起支柱,拉開主繩

  將支柱下方穿人地面墊兩端的孔中,同時,支柱上部的尖端,穿人布幕棟柱兩柱的孔中,將左右主繩拉起,避免左右傾斜。這樣,帳篷的主體外型就形成了。

  ⑤調整主繩,拉起角繩、腰繩

  以附於主繩的支繩,調整帳篷的形狀,將兩根支柱垂直立於地面。其次,以支繩調整角繩、腰繩,使帳篷的形態出現。

  ⑥固定牆壁

  將帳篷底布、地面墊及牆壁下部連線起來。

  以上為牆壁型帳篷的搭設順序,四人分工合作,在熟練的狀態下,約10—15分鐘可以完成。

  通常,為減少風雨及暴晒、嚴寒的影響,都會再加上屋頂蓋。在步驟④中,將支柱插人棟兩端的孔時,先加上屋頂蓋,再把主繩拉上,主繩以釘子固定後,以屋頂之棟的端點為頂點,形成等邊三角形之兩邊,將底邊之長,拉成與支柱相等的長度。從屋頂之正上方看來,角繩應在對角線之延長上,腰繩則與角繩並排成一直線。

  過去,帳篷搭好後,使可在四周挖掘水溝。現在,則要站在保護自然的立場,除非在水窪地,否則不再挖設溝渠。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