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注意事項總結

  高三學生高考前的衝刺複習對高考成敗有著較大的影響,生物複習也一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生物注意事項

  控制練習的數量

  複習過程中,進行適度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實踐證明,高三選擇並使用好一本生物複習用書、一份優秀生物複習輔導報紙如:考試報的高考生物版、中學生學習報的生物週刊高三版等***內含章節、單元練習、專題複習練習及綜合練習***足以應對高考,龐雜的資料也只不過是大同小異,浪費時間而已。切忌以“題海戰術”來泯滅學生的思維和扼殺學生複習積極性、興趣。若使學生整天埋在作業和練習堆裡,會使學生感覺身心疲憊,久而久之會失去複習的動力。因此,控制練習的數量和選擇有質量的練習是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注意的實際問題,因為這關係到“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的複習效率問題。有的練習必要時可以重複幾次,讓學生找找“感覺”。而有的練習可以改頭換面以新形式呈現出來,以啟用學生的思維和合理遷移。同時,對於所做的練習,學生應抽出一定量的時間進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對所複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學知識,獲得新知識和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

  增加對錯題的積累量

  進入高三後,學生所做的練習數量和次數肯定要比高二多,學生除了利用課堂時間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外,還應該自覺主動地將每份試卷上的典型錯誤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錯題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週積累三到五個題,那麼經過一月、一學期、一學年的積累,再加上自己的經常反思和回顧,在腦海裡就會形成較大的積累量。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應該可以厚積薄發、充分發揮、得心應手,取得高分。

  增加對典型例題的擁有量

  上好例題分析課,不僅是教師的事,更應是學生自己的事。作為學生應該隨著老師的引導和提供的資訊,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學生對典型例題特別是圖表分析題、實驗設計題等應該是學會分析的方法和解題的步驟,切不可心不在焉或不加思索地死記硬背答案。因為題目是可以變化的,一個人記憶量是有限的。學生最好自己要能夠發生聯想,由此及彼,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樣不僅能夠起到鞏固作用,更能活躍自己的發散思維。

  合理的時間利用量

  高三各門高考科目,或多或少都存在搶時間的現象,學生可能疲於應付,常常是自我支配時間的較少。如何解決生物學科應有的時間分配?筆者通過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學對複習用時深有體會,學生每天用於生物學科複習的時間不能少於1小時,但1小時可以進行如下的分配:早晨20分鐘早讀、傍晚40分鐘的暮讀或翻閱或對複習的知識進行歸納、反思或做生物作業。因為生物知識的回顧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與遺忘作鬥爭的過程。切不可考前“臨時抱佛腳” 式的複習來應付考試。因此,對於生物學科的複習用時應該有一個合理量。

  高三生物複習方法

  綜合能力的考查離不開基礎知識

  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和載體,沒有知識能力就失去了依附,也就沒有能力可言,能力之大廈必須建構在基本知識這塊牢固 的基石上。任何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在複習中必須高度重視學科基本知識的複習,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對基礎知識的複習應採取以下方 法:

  突出主幹知識

  複習時要抓各章節主幹知識的複習,避免糾纏於細枝末節性的零碎知識,避免把知識挖得過深過難。“綜合科目”共300分,考 試時間為150分鐘,內容涉及理化生三門,其中生物佔60分左右,加之生物只考必修內容,其知識量比理化要少得多,因此試題中有關生物的內容不會很多,這 就決定了考試涉及的知識只能是學科的主幹知識為主,在複習時完全不必面面俱到。

  構建知識的網路結構

  複習時著眼於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的網路結構,要通過複習鞏固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人們在認識和能力上的差異主要來自個 體認知結構的差異,學生頭腦中沒有知識結構,只有零碎的知識就無從順利地運用知識去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建立知識網路,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對高 中生物內容有系統的認識,通過這種複習方式能夠培養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並且拓寬了思路。另外,對基本知識的加工、聯絡、歸納和建構知識網等過 程,本身也會使能力得以訓練和提高。

  利用圖表的比較功能,準確、深刻理解相關知識

  將並列概念、對立概念、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分析比較,既找出它們各自的本質特徵或不同點,又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或相同點,就能對概念理解得更加準確、深刻,記憶得更加牢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