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期末複習

  期末考試近在眼前,我們要掌握好考試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中國的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類:

  可再生資源——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能夠迴圈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資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礦產資源。

  3、特點: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不足,相對短缺。

  二、土地資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1、利用型別: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

  2、各類土地構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難以利用的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

  3、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⑴優勢:總量豐富、型別齊全,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⑵劣勢:人均佔有量少、比例結構不合理、分佈不均、各種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4、分佈地區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佈在氣候溼潤的東部季風區。這裡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佈在東部平原和低緩的丘陵地區;林地主要分佈在東北、西南、東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佈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這裡難利用土地多,土地資源的利用程度低,牧業在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中佔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與南方水田的差異: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為主。

  5、存在的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等。

  6、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三、水資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3月22-28日 中國水周***

  1、水是寶貴的資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餘大部分是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佔全球淡水資源的0.3﹪。

  ⑵水危機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汙染、水浪費。

  2、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

  ⑴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際變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於我國水資源地區分佈不平均,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工程***如:引黃濟青、南水北調***。

  ⑵空間分佈不均: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特別是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我國水、土資源的配合不合理,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

  ⑶措施:

  ①解決季節分配不均——興修水庫。

  ②解決空間分佈不均——跨流域調水。如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南水北調等。

  ③節約用水,防治水汙染。

  ⑷南水北調工程的三條計劃線路

  ①東線方案:在江蘇揚州市把長江水抽進京杭運河,用閘控制,逐級提升,過黃河後,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達天津市。

  ②中線方案:首先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到華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峽巨型水庫建成後,利用高峽出平湖,築渠輸水自流進漢江。

  ③西線方案:計劃提高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的水位,再開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長江水引入黃河上游,補充西北的水源。

  3、我國水資源的特點:⑴水資源短缺⑵時空分佈不均

  :河流和湖泊

  1、眾多的河湖

  ⑴外流河、外流區:最後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外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外流區。

  ⑵內流河、內流區: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內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內流區。

  ⑶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的比較。

  ⑷外流河與內流河水文特徵的比較。

  ①外流河大多分佈在東南部外流區內,受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來越短,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

  ②內流河分佈在西北內陸,水量較小,季節變化大,河水主要來源於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2、京杭運河

  京杭運河是世界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全長達1800千米,自北向南經過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3、長江與黃河

  4、主要的湖泊

  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鹹水湖。

  我國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地勢和地形

  1、地勢呈階梯狀分佈

  ⑴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西部多為山地、高原和盆地,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⑵三級階梯概況

  ⑶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

  ①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的溼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②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入海洋;河流從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的水能。

  ③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絡,但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2、地形複雜多樣

  ⑴四大高原的特點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廣佈、雪山連綿。

  黃土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佈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佈,地表崎嶇不平。

  內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垠。

  ⑵三大平原特點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佈。

  華北平原:我國最完整的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佈,著名的“魚米之鄉”。

  ⑶四大盆地特點

  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盆地,有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我國最大內流河——塔里木河。

  準噶爾盆地:我國面積第二大盆地,相對溼潤。

  柴達木盆地:我國地勢最高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也稱“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農業發達,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⑷主要山脈***P26中的圖2.6***

  ①東西走向的三列

  北列:天山——陰山 中列:崑崙山——秦嶺 南列:南嶺

  ②東北——西南走向的三列

  西列: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長白山——武夷山 東列:臺灣山脈

  ③西北——東南走向的三列

  北列:阿爾泰山 中列:祁連山 南列:巴顏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

  北列:賀蘭山 中列:六盤山 南列:橫斷山區

  ⑤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

  ⑥中國五嶽:東嶽泰山***山東***,西嶽華山***陝西***,南嶽衡山***湖南***,北嶽恆山***河北***中嶽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3、山區面積廣大

  ⑴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當2/3.

  ⑵山區的開發利用

  有利條件:山區在發展旅遊、採礦和農業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較大,森林、礦產、生物資源、山區水能豐富。

  不利條件:地形崎嶇,交通不便,易發生自然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