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應該具有怎樣的學習態度

  大學生活是我們人生當中最美好的生活之一,對於大學生來說,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這樣有利於大學生的人生規劃。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大學生具備的學習態度,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應該具的學習態度

  大學生應該以學為主,全面發展.在大學裡,有很多事要做.大學主要培養學生自學和自律的能力.用心的話,學習是很緊張的,主要靠自己.大學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以學本領為主,為就業做準備.學本領包含很多內容

  1、專業技能

  2 、自學能力***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

  3 、創新能力

  4 、交際協調能力

  .5 、進一步學習的能力***考研***.等.

  大學生應該是幸運的!!!要麼那麼多的人走這條"獨木橋".工程師,經濟師,講師等職位一般只對有大學學歷的人開放.學生生活更應該在勤奮中獲得收穫.為了畢業時就業的尊嚴,為了未來的事業,現在的拼搏有什麼不值得的。

  想想學習對將來的好處:能瞭解很多知識、學好了能上好的學校又能省錢、最主要的是學歷高將來能找到好的工作和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等,先在思想上讓自己有所覺悟,主要是學習興趣,從各方面培養自己在學習上面的興趣,還是要以學業為主!不要到最後再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好好學習。

  大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

  一、 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二、 務學與求道

  三、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四、 態度決定一切

  五、 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

  六、 學習別人

  關於學習態度的作文

  原中國足球隊主教練米盧有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雖然這句話過於強調態度對成功的重要性,忽視了成功的其他條件,但是它說明了態度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是成功的基礎。

  記得每次的家長會上,作為班主任的我,總會不斷地向家長強調這樣一個問題:要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認真的學習態度才能學有所得。學習態度不端正,就不可能獲得好的學習效果。但多數學生並不為之“所動”。

  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個故事,覺得有所啟發,在一次晨會課上,我給學生講了這個故事:

  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在一次火災中被毀之後,人們在廢墟中發現了殘存的一本書。一個窮學生把這本書買走了。雖然這本書沒有學術價值,內容也枯燥無味,但窮學生還是經常翻閱。有一天,書被翻破了,書脊裡掉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試金石的祕密:試金石能把任何金屬變成純金,但他看起來和其他鵝卵石沒有什麼兩樣,然而,一般的鵝卵石摸起來較冷,只有試金石摸起來是溫暖的。

  窮學生立即趕往大海邊去找,可是那些鵝卵石摸起來都是涼涼的。窮學生漸漸失望,他憤怒地把撿起來的鵝卵石拋向大海深處,這樣,日復一日,他扔鵝卵石的力氣越來越大,多年後的一天,他撿到一塊溫暖的鵝卵石,當他意識到它是溫暖時,習慣已經讓他把手中的鵝卵石扔到了深海中。

  窮學生失望地回到他居住的地方,當時,國王正懸賞力氣大的人,他站在臺下,發現那些人都沒有自己的力氣大,他走上臺試了試,結果得到了國王的賞賜,富裕的他把那本書重新裝訂,卻在書脊處發現了另一張紙條:世上沒有真正的試金石,你對人生的態度就是試金石。

  “態度就是試金石”多好的詮釋!態度決定我們能不能向成功邁進,因為成功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在不斷地追求。如果窮學生髮現海灘上的鵝卵石都是冷的,放棄尋找,他也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鍛鍊中成為全國力氣最大的人,也不會獲得人人羨慕的榮譽和財富。

  故事終於有了一個完滿的結局。

  故事固然可以鼓舞人、激勵人,但究竟怎麼做,還得要有一定的方法。

  我們經常評價一個學生學習態度端正,主要是指他對待學習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相反,說一個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則指他對待學習持消極、被動甚至厭惡的情緒。如何改變這種消極、被動的情緒,讓它變得積極、主動起來呢?

  首先,我們必須改變自己對待學生的態度。我們應該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改變過去“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我是知識的傳授者,你是接受者”那種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傳統觀念,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合作伙伴,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究它們那些未知的領域,而不流於表面。教師不是拉著學生走,而是給他們指明方向,告訴他們可以怎樣走,需要注意些什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願意學習,渴望學習。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去探討去品悟學習和探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並且不斷地給他們以鼓勵,為他們加油。讓學生從你的表情、手勢、語言等方面,不斷地得到學習和探究的動力。

  其次,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態度最直接的制約因素,學習動機的發展會引起學習態度的改變,一個人如果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就會引發強烈的求知慾望,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產生強勁的內動力。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對學生傳授基礎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明白學的目的和意義所在。要用歷史的現代的傑出偉人、名家以及先進人物的抱負、事蹟去薰陶、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培養積極的進取精神。只有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生才會發自內心的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並能勇敢地面對挫折和困難。

  幫助學生建立可達成的學習目標,在養成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適時的目標,學生會感到充滿信心,並能竭盡全力為目標的實現而奮鬥,在目標實施過程和達成中感受成功的快樂和滿足。心理學分析,任何一種有導向指引功能目標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經過激烈的心理衝突。如果在制定過程中不求實際,為制定目標而制定目標,反而會挫傷學生本身的積極性和熱情。要想制定一個有利於學習、獲得成功體驗的目標,就要遵循“跳一跳,摸得到”的原則,既要讓學生相信憑藉自己的力量可以達到,同時又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制定目標還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例如:智力水平、身體狀況、現有基礎、意志毅力等等。當然,也還要考慮不可預測的影響目標達成的其他干擾因素的應對處理措施。只有通盤考慮,才能制定出適時的目標,從而更進一步認同目標,達到預期要求。

  除此之外,學習氛圍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奮發向上,你追我趕的風氣,會讓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師生關係融洽,有利於相互勉勵,互相促進,也便於溝通,更有利於提高學生對教師、對所學科目的認同,從而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當然,來自家庭、社群等諸多因素也會對學習氛圍有所影響。

  其實,態度不僅僅存在於學習中,它滲透在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方面,它是對待生活的態度,對待人生的態度,對……對學生而言,只有認識到“無論做什麼事情,態度決定一切”的道理,才能贏得人生。即使在你努力了很久都沒有看到進步的時候,也不要氣餒,因為你的態度給了你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