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端正學習態度的重要方法

  對於高中生來說,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是保證在各科目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所以高中生一定要掌握好端正學習態度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端正學習態度的重要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生端正學習態度的方法

  1.端正學習態度,講究學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要儘快的克服環境變化所產生的迷茫與鬆懈,明確高一是整個高中的起點,只有在高一把學習基礎打好,才能把握住三年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明確目的、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紮穩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鍊學習意志。

  課前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自學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學然後知不足”,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麼地方該詳,什麼地方可略;什麼地方該一字不漏,什麼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影響效率。

  及時複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覆閱讀教材、筆記,整理歸納,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絡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複習一邊將複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及時掌握。

  獨立作業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於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覆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並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複習強化,作適當的重複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靈活運用。

  系統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小結要在系統複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

  課外學習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撰寫小論文,參加數學研究性學習等。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激發求知慾與學習熱情。

  2.循序漸進,防止急躁

  由於剛剛從初中升入高一,學生閱歷有限,為數不少的學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衝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要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的積累過程,知識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和遞進性。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態度認真,基本功紮實。

  3.根據高中各學科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高中各學科相對應初中具有理論性加強、課程增多、難度增大、要求提高的特點,對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學習上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不行,更要善於經過自己觀察、實踐而發現規律,不論是在學習情感上,還是在學習興趣上,都比教師直接給出要強烈得多。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鑽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華羅庚倡導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由學校多年來收集的學生的心得體會獲知,高一學習能保持優勢的學生,在高中的整個學習過程中總是充滿學習的信心與熱情;相反,不能學好高一課程的學生很容易形成自卑。因此,高一學生應端正學習態度,樹立信心,儘快的適應高中的新環境和高中各學科學習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影響學習成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長久的觀察,更多的發現,及時的解決。

  高中生端正學習態度的意義

  所謂學習態度,一般是指學生對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它通常可以從 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狀況和意志狀態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說明。學生的學習態度,具體又可包括對待 課程學習的態度、對待學習材料的態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度等。學習態度由認識、情感和行為意向三種 心理成分構成。認識成分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或所學課程的一種帶有評價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它反映著學生對 學習的價值的認識,它是學習態度的基礎。情感成分是指學生伴隨認識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如對學習的 喜歡或厭惡等,由於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態度的核心。行為意向成分是指學 生對學習的反應傾向,即行為的準備狀態,準備對學習作出某種反應。一般說來,學習態度的上述三種成分是 相互協調一致的。

  高中生端正學習態度的作用

  ***一***學習態度調節學生的學習行為。

  學習態度對學習行為的調節,首先表現在對學習物件的選擇上。對此心理學家瓊斯***E.E.Jones***進行了如 下的實驗研究:他們以兩組美國南部的白人大學生為被試者,第一組平時所表現的態度是反對種族歧視,反對 黑白人分校。第二組為種族歧視者,主張黑白人分校。實驗過程是,讓被試者個別朗讀十一篇反對黑白人分校 為主題的文章。然後請被試者將所讀過文章的內容盡力完整地寫出來。結果發現,第一組學生,即學習材料與 自己的態度一致者,成績明顯優於第二組。換言之,與既存態度相吻合的材料,容易被吸收、同化、記憶,而 與個體的信念、價值觀違背的材料,則容易被阻止或歪曲。由此可見,態度具有某種過濾的作用。

  學習態度調節學習行為,還表現在學生對學習環境的反應上。當學生在學習態度與教學環境上保持一致時 ,就積極努力地學習。但如果由於某些原因對學習環境***如教師、學校等***產生不良態度時,則會迴避學習環 境併產生不利於學習的不良行為,如逃學、反抗等。

  ***二***學習態度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習態度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作用,已被許多實驗研究所證明。心理學家麥獨孤和史密斯***W.Mac Douqai 和 W.smith***早在1919年就在一項實驗中發現,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學習速度有促進作用。1952年卡利***Carry***在總 結一項實驗研究時指出,男女大學生對解決問題不同的態度,直接影響解決問題的效果。

  我國心理學工作者近些年來曾對小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了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僅 直接影響學習行為,而且還直接影響著學習成績。那些喜歡學習,認為學習很有意義的小學生,上課注意聽講 ,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優良。相反,而那些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學習無用的學生,課堂行為問題多,學 習成績也差。

  據上述研究結果可見,學生學習態度的好壞與其學習效果密切相關。在學校情境裡,如果其它條件基本相 等,學習態度好的學生,其學習效果總是遠勝於學習態度差的。

  ***三***學習態度影響學生的耐受力。

  所謂耐受力,是指一個人受到某種挫折時,能擺脫其困擾而免於心理和行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個體能經 得起打擊或經得起挫折的能力。有關研究和實踐都證明,一個人對挫折的耐受力與其對引起挫折的事物的態度 密切相關。而學生在學習中對所受挫折的耐受力,則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密切相關。例如,一個認為學習很有意 義,喜愛學習的學生,當他***她***在學習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阻力,即遇到挫折時,耐受力就高,表現 出吃苦耐勞、百折不撓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相反,一個認為讀書無用、對學習本來不感興趣的學生,學習中遇 到困難或遭受失敗時,耐受力就低,往往表現出灰心喪氣,甚至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