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歷史知識點

  先秦***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是指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戰國時期,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1】

  1.主要線索和階段特徵

  ***1***原始社會 從170萬年前至公元前21世紀為止,歷經原始人群、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時期。元謀人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原始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類的典型代表。從山頂洞人開始進入氏族公社,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母系氏族繁榮階段的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此時期,貧富分化,原始社會解體。堯、舜、禹的傳說,反映了原始社會末期的情況。

  遍佈全國各地的原始文化表明,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國先民的多項發明,說明中國對世界文明具有突出貢獻。

  ***2***奴隸社會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結束。

  ①夏 自公元前21世紀至約公元前16世紀,由啟建立,最後國王是桀。統治中心地區,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東至今河南、河北、山東交界處。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奴隸制開始階段。

  ②商 自公元前16世紀至約公元前11世紀,由湯建立,最後國王是紂。初都城是亳,前期屢屢遷都,最後定都殷。其疆域,東到大海,西達陝西西部,東北到遼寧,南至長江流域,還有眾多屬國。商有高度的奴隸制文明,是奴隸社會發展階段。

  ③西周 自公元前11世紀中葉至前771年。由周武王建立,最後國王是周幽王。都城是鎬京。西周建立了完備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是疆域空前的奴隸制國家,是奴隸社會鼎盛時期。

  ④春秋 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這一時期,生產力發展,周王室衰微,周王成為諸侯的傀儡,戰爭頻繁,諸侯爭霸,民族融合加強。春秋是奴隸社會瓦解,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

  ***3***封建社會的初步形成 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這一時期,兼併戰爭激烈.民族融合加強,出現了統一趨勢,生產力大大提高,通過一系列變法運動,新興地主階級逐步取代奴隸主貴族掌握了政權,封建制度最終確立。

  2.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更替

  ***1***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分為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聯盟等幾種形式,這些社會組織與原始社會的各個階段相對應。部落聯盟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是由兩個以上部落為了共同利益而結成的聯合組織。炎帝、黃帝、蚩尤和堯、舜、禹都是代表性的部落聯盟的首領。部落聯盟的選舉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實行禪讓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發生變化,人們平等的關係被打破,出現了私有財產和氏族貴族,並逐漸形成奴隸主和奴隸兩大對立階級,部落聯盟逐漸被國家取代,原始社會瓦解。

  ***2***奴隸社會 整個夏、商、西周和春秋時期,實行的都是君主為核心的王權專制和分封貴族為主的政體。

  ①夏 啟以王位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夏王朝建立了武裝、設定了官職、監獄,制定了刑法,國家機構完備,奴隸制國家完全形成。

  ②商 商代奴隸制國家機器及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備。炮烙之刑、人祭、人殉,表明了奴隸制度的殘酷性。

  ③西周 西周是奴隸制制度完備時期,通過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及等級制度,從王國到諸侯國,按地區建立起層層政權機構,形成明確的等級,由各級奴隸主貴族世襲地把持著各級政權,維護著中央對地方,統治階級內部的關係和秩序。分封制、等級制、宗法制及特權制度,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

  ④春秋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和等級制受到嚴重破壞,政自天子出變為政自諸侯出,周王成為大國的附庸,出現了七國爭霸的局面。

  ⑤戰國 戰國時期,周王室和諸侯的權威進一步敗落,通過一系列變法,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世卿世祿制被軍功爵制等所取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開始形成,封建官僚制度開始建立,封建制度終於在各諸侯國建立起來了。

  3.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1***原始社會經濟

  ①原始社會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被迫過群居生活,原始人群時屬舊石器時代,會製造石器和使用火。山頂洞人能人工取火。

  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會建造房屋,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出現,弓箭、製陶、麻紡織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成果。粟和水稻開始種植。

  ③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生產工具更加進步,出現小型銅器,有了養蠶繅絲業。原始農業和畜牧業有了發展,產品有了剩餘,出現私有制和貧富分化。

  ***2***奴隸社會經濟

  ①生產力的變化 夏商西周的生產力有了進步,處於金石並用時代,除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青銅工具,西周晚期出現鐵器。春秋時,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出現鐵器和牛耕,以奴隸集體勞動為主。

  ②經濟活動狀況 夏商西周的農作物品種、耕作技術和農田水利都有了較大發展。青銅鑄造是主要手工業部門,青銅器不再侷限於禮器和武器,開始向生活化、工具化發展。紡織業、玉器加工業、陶瓷業、漆器業有了發展,後期煮鹽業、釀酒業等有了較大發展。與此同時,商業、交通和城市也有了一定發展。

  ***3***戰國社會經濟 戰國封建制的確立,又加速了生產力的提高。新的剝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和勞動者人身地位的提高,大大促進了生產力水平。鐵器和牛耕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生產力。農業、手工業都有了發展,出現了一批政治、商業中心,還出現了一批有勢力的大商人。

  【2】

  4.民族融合的加強

  先秦時期,是中華民族形成的奠基時期。原始社會後期,通過戰爭、結盟等形式,逐步形成了華夏族。夏商西周都是由華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中原華夏族與國內務民族的聯絡和交往加強。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同周邊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係都有了發展,在頻繁的戰爭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快,經濟文化聯絡加強。這些為後來秦朝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5.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文化的發展是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

  ***1***原始社會時半坡氏族的彩陶和記事符號,說明當時已出現了簡單的文字和藝術形式。

  ***2***進入奴隸社會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促進了文化的進步:夏朝有了曆法,商代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記錄,商周的青銅藝術、雕塑和甲骨文、金文達到很高水平。

  ***3***伴隨著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劇變和經濟大發展,思想和科技更是出現了繁榮局面。思想方面,名家輩出,從各自的立場出發闡述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和思想解放的局面。突出反映了這一時代文化的繁盛。孔子和儒家思想及諸于思想,對中國和東方文化有著重要影響。教育方面,官府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私學形成。適應征戰的需要,出現了一系列軍事著作。天文、曆法、醫學和建築等科學技術有了進步。文學藝術也有了發展。出現了標誌我國文學光輝起點的《詩經》,體現“百家爭鳴”的諸子散文,影響深遠的浪漫主義文學傑作《離騷》等。

  【3】

  先秦:***祖國曆史的光輝開端***

  1、西周的興衰。

  2、分封制的內容、實質。

  3、全面理解和說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

  4、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

  5、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6、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7、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醫學***具體細節***和詩經。

  9、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