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有效的預習功課

  對於初高中生來說,學前學後對學習的預習非常重要,但凡優秀的學生都有良好的預習習慣,那麼高中生如何有效預習?下面是小編整理了,以有助於同學們的學習。

  預習不簡單是提前看一看書而已,預習能讓同學們在聽課的時候有目的性。預習聽課的重點,可以使同學們更從容地聽課,因為一部分老師要講的內容都已經理解了,聽起課來當然會輕鬆。此外,預習會讓學生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優勢,這種優勢會轉化成為信心,從而超越其他學生。


  關於預習的時間

  預習不可以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也不可以“半途而廢”,更不可以“輕言放棄”。預習久了成了習慣,你就會習慣優越。課前預習很重要,俗話說“23天養成一個習慣”,建議大家首先嚐試每次學新課前預習的方法,堅持至少23天,堅持下來你成績上可能會有較大提高,課堂上學起來也會變得更容易,學習心態上也會更放鬆。

  關於預習的過程

  在預習的過程中先找出自己認為是重點、難點的地方,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過程。有遇到疑難和問題時,力求自己獨立思考、解決疑難,對於無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鉛筆畫上記號,提醒自己在上課時注意聽老師在這一點上的講解。預習時的思考是預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預習不思考就等於沒預習。預習時要把精力投入在對知識的思考上而非僅僅對書上知識的瀏覽、記憶,這樣對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在預習的時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課或課下的時候,把還不太懂的地方趕緊找老師或同學詢問,消滅這些學習上的障礙。

  關於文理科預習側重點

  文科:對於文科生,預習的時候要注意理解、搞清楚問題的實質,文科性質比較高的科目***需要大量記憶背誦的科目***要通過看書本,瞭解文章的內容、概要和觀點等實質性問題。英語科目除了看之外還要聽配套的朗讀磁帶,並朗讀課文,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達到靈活應用的程度。

  理科:作為高中理科生,需要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而鍛鍊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就是預習將要學習的功課。預習時重點通讀課本,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劃在書上。不一定要把所有內容完全弄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對於知識點繁雜的章節,在紙上列一個圖表,分層次地將這章的知識點列舉出來,這不僅可以在聽課時頭腦清晰,還會降低複習時的難度,一舉兩得。對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