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體育教學反思

  五年級的學生,身體處於成長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有的相差較大,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籃球

  本課以《新課標》為依據,充分體現“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組織安排教學內容。通過籃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良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全隊進攻的重要手段,起著組織全隊相互配合的重要橋樑作用,是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本課在學習籃球運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傳接球、投籃技術的基本方法並不複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

  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學生,生長髮育正處於快速增長時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也是處在快速增長時期,基本運動技能還是比較弱的,通過體育鍛煉可以達到比較好的發展和提高,而籃球運動是學生普遍喜歡的運動專案,籃球運動的開展可以根據時間、場地、人數、水平等而靈活選擇,通過練習對於提高學生身體的綜合素質是比較有效的,它可以發展學生速度、耐力、力量、彈跳等各方面素質,提高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本次課的授課年級為小學五年級,共三十五人。學生運動技能雖然有差異,但學生總體身體素質都比較好,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很強,有比較強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認識到籃球是一項集體性運動專案。掌握一定的籃球基本動作和基礎配合是非常必要。籃球比賽有規則的限制,參加者要有規則意識等。

  2、技能目標:90%的學生能模仿教師的動作做熟悉球性的練習,80%的學生能做出雙手胸前投籃動作,將球投進籃圈。

  3、情感目標:學生能接受教師的指導和要求進行練習;培養學生積極參於活動的意識和行為,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能與同伴密切合作,互幫互學,享受體育的快樂和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用正確的姿勢做原地雙手胸前投籃的動作。

  2、難點:投籃時全身的協呼叫力。

  篇二:前滾翻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前滾翻,因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如果教師一味的講解基本動作,強調練習要求,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本課教學時,我通過不同方式方法的引導激發,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本課開始先有一個熱身遊戲,積極調動了本節課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遊戲中學會團結一致,互相幫助的重要性。

  在練習前滾翻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主體驗,嘗試前滾翻動作,然後再請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示範,讓全體學生評價,最後才由老師講解示範動作。這樣做不但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創造性和敢於展示自我的精神,而且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了前滾翻的動作技術要領。接下來穿插了一個前滾翻在現實生活當中的運動。可能是學生還沒能完全的掌握好前滾翻的動作,在練習這個動作的時候導致學生動作基本的變形,達到不了預期的效果。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基本掌握前滾翻的動作方法,能合理運用正確的發力順序,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都得到了提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積極探究的意識進一步啟用,團隊精神,創新精神及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雖然整個教學過程完整流暢,但運動強度和密度有所欠缺。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通過這節課,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還需不斷的努力,應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和興趣愛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成功感,使所有學生都取得進步和發展。

  篇三:立定式跳遠

  本單元我是以立定式跳遠為教學內容,一共四個課時。五年級的學生,身體處於成長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有的相差較大,不僅是男女生之間的差別,同性之間也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學習跳遠的騰空和落地過程中,我把身體素質較高的分為一組,較差的分為一組,在進行練習時,設定不同的高度要求,有利於學生減少對跳遠的恐懼感,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練習興趣。跳遠需要一定的身體素質,所以需要進行身體素質的練習,加強腿部的力量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如果就是傳統的練習,學生會覺得枯燥而又累,長時間的練習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我採用遊戲的方法放入每節課的教學中,如跨跳障礙接力跑、“單足跳”迎面接力等一些比賽型的遊戲。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大部分同學能夠初步掌握立定式跳遠的技術,即起跳、騰空和落地技術,作為五年級的學生,個人覺得應該要多掌握技術,打好基礎,有好的基礎才能為以後更高水平的教學提供技術保障。在起跳的教學中,我先從原地的擺臂提腿練習開始,熟練後學習原地起跳的擺臂練習;在騰空的教學中,開始時用手摸懸掛物的練習初步體會空中騰空的感覺再過渡到用助跳板起跳練習,體會更高更長時間的空中騰空感覺,讓學生體會到自己不能完成但藉助起跳板而完成的那種成功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本掌握動作後,我設定高度線,讓學生跳過限制線,進一步的加強騰空的高度,加長騰空的時間。在落地的教學中,多采用一些輔助的教學,如立定跳遠的蹲踞落地緩衝練習,原地提擺動腿起跳後成蹲踞式落下屈膝緩衝,教會學生在空中如何正確的做收腿蹲踞動作。落地時要像小青蛙一樣屈膝緩衝,保護好我們的膝蓋。

  我在教學中還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互助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利用即時評價和指導的良好反饋作用,儘可能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從評價和指導中獲得幫助,看到進步,增強信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