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個人心得體會

  在研究過程中,學校為教師創設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讓教師享受到成功的樂趣,調動了教師科研的積極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這學期以來我積極投入了學校的課題研究。回顧研究之路,感覺既充實又有實效。“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長”這是我最大的體會。

  一、主動學習,注重過程

  課題研究重在過程,這是我校參與課題研究老師的共識。而我更是努力經歷真正的研究過程,體味研究的酸甜苦辣。為了瞭解到最新最切合實際的知識,我經常研讀相關的理論書籍,學習其中的精華理論,追蹤先進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養。積極吸收。通過閱讀,我認識到:教師要客觀地把握學生層次,必須深入地瞭解學生,研究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心理傾向、知識基礎、接受能力進行分層設組。用動態、發展的觀點對待學生,隨時注意學生的發展變化,作必要的層次調整。然後規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各類學生各有所獲,使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區域內得到充分的發展,使每一次學習後都有一種成功感在激勵著自己,在不斷獲取成功和遞進中得到一種輕鬆、愉悅、滿足的心理體驗,激發再次成功的慾望。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積極參與,勇於實踐

  平時不管多忙多累,我總能認真及時完成課題組佈置的各項研究任務。尤其是針對其中的問題研究,我總是進行深入地學習與思考,力求在實踐摸索中找到答案。學習反思內容也都是我在認真學習相關文章之後的真切感受。在研究中,我發現班上同學基礎差異特別大,我在設計問題時有意識地把它分成A、B、C三層,其中基礎性問題以複習類、基本類的問題,面向暫困生學生;中檔題則面向中等生學生;難度大的問題,通過用比較、分析等思維方法才能解決的問題,面向優等生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課上學習不同的數學。同時,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我也在情感激勵上給予分層對待,當學生作出圓滿的、富有創造性的、有獨到見解的回答時,我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常用“很好”、“真棒”、“好極了”、“很有創見”等言語;對於質量不高的回答則用“好的”、“嗯”、等詞語來表明還不完全正確,尚有討論的餘地;對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錯誤的,我則投出期待的眼神,說:“你先坐下,聽聽別人的意見,好嗎?”其他同學回答後,再次請前者重複一遍,大家加深印象。這樣做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學大膽地答問,增強了他們主動參與的自信心。另外,完成作業也分層次,不僅體現在量的方面***諸如知識的多少,思維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質的方面***諸如知識的深淺,思維水平的高低等***。從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課題研究就必須是實實在在的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

  三、樂於嘗試,重在實效

  我們總是積極參加研討活動,利用一切機會和同事們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同時,我更認真備課,不斷嚴格要求自己,試著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隨堂課。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感覺自己在慢慢地成長著,進步著。同時,我也發現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論知識的匱乏,制約著我研究進一步的深入開展,影響著教育教學效果,同時也時刻提醒著我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以期獲得更大進步。

  篇2

  反思這一年來的課題研究過程,我們取得了一些成果,現將研究成果概述如下:

  1.研究的主要內容

  我們此次研究主要是從最基本的作業入手,通過改革傳統的“題海戰術”方式,認真研究學生的作業規律,切實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語文作業“高耗低效”現象,進而對作業佈置的量、佈置的內容、佈置方式、批改方式、批改頻率、批語的表達等進行研究。提高作業質量,實現“減負提質。”;使我們的學生在愉快的合作氛圍中、自主地參與到科學的探究之中

  2.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主要採用以下研究方法:

  ***1***實驗法:課題小組成員對子課題分別進行試驗研究,組織課題小組教師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在活動中搜集資料進行分析和綜合,及時提煉經驗、摸索規律。設定實驗班與對照班,對照研究,分析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

  ***2***行動研究法:在重視理論指導的基礎上,強調實踐和探索,邊學習,邊實踐,及時提煉經驗、摸索規律。

  ***3***經驗總結法:在研究中不斷總結已有經驗,及時修正研究中出現的問題,修正研究方案,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將感性認識階段的經驗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並指導課題研究。

  ***4***調查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通過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主要***等方法,根據課題研究的要求,設計問卷或考查卷或根據事先擬定好的問題向學生口頭提問,瞭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家長對該課題所持的態度以及瞭解程度,有效蒐集資料,加以分析處理和研究。

  在自然狀態下,不增加課時,不加班加點,對平行班中的實驗班與對照班進行實踐研究。

  3.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年來,通過“語文作業佈置的科學性研究”的課題研究,學生學習語文更加主動積極,也越來越喜歡老師佈置的語文作業,每個學生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1、從開展課題試驗研究以來實驗班學生的語文成績有了變化。學校在實驗班中隨機抽取了不同層次的15名學生,對他們與對照班學生的語文成績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看出,學生語文成績在實驗中有了很大提高,且與對照班學生的成績的差異達到十分顯著的水平。

  2、科學的佈置與批改語文作業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表達與交流,使每個學生學會用語文發表個人見解。

  3、通過問卷調查,在試驗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方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促進了個性發展。

  4、在這次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實驗的教師除了在理論上研究上有了很大提升,並且在自身的業務能力上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同時也發現研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學校課題實驗管理的相關制度建立不夠健全,執行不夠嚴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教師參與課題實驗研究的熱情,阻礙了課題實驗研究的縱深發展。

  2、課題研究還只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次,還只是一些零散的經驗,未能建立完整的體系;

  3、我本人在實驗教學中,雖然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摸式,但放得不開,擔心教學質量,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體現的不夠充分。

  4、教師理論支撐的力度不夠,歸納總結的能力不強,課題實驗工作的開展和反思過於單薄,研究的深度廣度不夠,對實驗研究過程中的經驗難以提升。

  5、實驗教學中的基本課型探索較少,缺少一些細化的實際操作的內容。

  篇3

  我在20xx年6月參加了二年級組“運用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這一課題。一年來,在縣教研室的精心指導下,學校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全體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認真實踐,使教研工作負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成果,儘管它是一隻羽毛未豐,舉步蹣跚的醜小鴨,但畢竟使語文課堂中的積累方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達到了預定目標。現將兩年來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紮實安排

  當研究課題申報後,學校成立了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小組,認真做到研究課題、人員、獎金、獎懲四落實。確保課題研究工作有序開展。課題研討共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課題研究準備籌劃階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蒐集有關文獻,確定研究內容,制定研究目標、途徑、方法,撰寫實驗研究方案。

  2、課題研究實施試驗階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組織教師根據研究方案指定的課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通過組織對有關文獻的學習,撰寫論文,交流心得、反思,開展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和創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礎上,探索出閱讀教學的個性教學特點和規律。

  3、課題研究完善總結階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通過在第二階段的教學時間上,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反思,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整理檔案,形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接受上級驗收評估。

  二、認真探討,抓好落實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緊密圍繞“運用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這一主課題,廣泛探索適應於新課程要求下的教學方法,認真做到了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理論學習不放鬆,每個課題組成員堅持每週蒐集資料,強化語文知識積累教學理論指導;

  二是堅持每學期上好一節公開課,在課堂教學中找規律;

  三是堅持每學期寫好一篇相關小論文或教學反思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部創特色;

  四是在學生學習效果上求論證;五是課題成員堅持在相互交流,研討中提升自我。我們通過文獻學習、課堂實踐、調查反思,總結提高的課研思路,組織看優質課例光碟,進行優質課堂技能競賽撰寫的論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課題研究內容得到了全面落實,課題研究的目標基本實現,其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能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和和熟字的聯絡,學生能運用記憶規律,將已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

  2、學生能夠主動識字、獨立識字。如:學生認識姓名用字,通過各種標牌、廣告認字,從電視、報紙、雜誌上認字等。學生的識字能力提高了。

  3、教師業務素質得到了提高。

  在“運用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中課題成員全身心投入研討之中,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識字習慣,促進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完善推廣,深化教研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雖是“摸著石頭過河”,但通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因為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

  我們在完善已結題的課題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絡實際汲取成功經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確立新課題,使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以達到優化課堂結構,優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之目的。使廣大教師由普通型向專業型、學者型教師轉變,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豐”向展翅騰飛的大雁一樣凌空翱翔。

  去擁抱又一個燦爛的科研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