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應採取哪些複習策略和技巧

  一、高三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學生們複習時存在的問題有很多種,比如上課不會聽講、不會做課堂筆記、課下不會做複習、作業拖的時間過長,當前階段還模糊自己的問題,盲目做題等等,尤其是高三學生的問題在高考考前的這段時間暴露的更加明顯,在最後的的這一段的時間,高三學生只有把這些問題及時解決掉,才能為高考掃清障礙,順利的升入一所理想的大學,實現自己的夢想。高三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體現如下:

  1、“高原現象”又稱“瓶頸效應”。相當多的高三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會出現一段時間學習成績和複習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學過的知識感覺模糊的現象,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高原現象”,很多同學都說,遭遇了學習瓶頸。

  2、“舌尖現象”。高三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或考試中也可能看見一些很容易的題目,答案就在嘴邊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心理學家稱之為“舌尖現象”。

  3、“克拉克現象”。一些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優秀,考前準備充分,對某些考試內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場,特別是到了高考這樣的重要時刻,卻發揮失常,往往表現為緊張、慌亂,甚至記憶驟退,腦海裡似乎一片空白。此即為“克拉克現象”。

  4、“心理飽和現象”。進入高三,大多數學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考大學。為了這一目標,不再參與其他活動,只是重複地進行著大量的練習,由於活動單一,結果在以後的學習中出現疲憊、學習效果不佳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心理飽和現象”。

  5、“陰影纏繞現象”對結果成敗的過份關注,結果卻讓人失望。無論是平時的小考還是大考,過度的關注成績,如果考不好了自信心受搓,長期走不出失敗的陰影,這種現象暫且稱之為“陰影纏繞現象”。

  二、高三三輪複習方法及策略

  以上高三學生存在的問題很普遍,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是否或多或少存在這類問題?

  有的同學因為在高一、高二落下的知識很多,進入高三尤其是最近的幾次綜合考試,對自己的成績十分不滿意,非常著急,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高效的找出以前知識上的漏洞,只好每天都要做大量的題來查詢漏洞,每天都要做到12點之後,可是效果並不好,而且在考試時經常出現“答案就在嘴邊但就是寫不出來”這種情況,成績不理想、自信心也受到了打擊,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得相應的回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打算放棄學習了。

  進入新高三總複習之後,可以預見學生的學習時間越來越少了,絕大多數學校或同學給自己懸上了“高考倒計時。”但大多數同學們在這個階段普遍感到比較茫然,無從下手。新高三馬上要進入第一輪複習了,所以我們也應該利用好這一年的時間,有針對性的解決現在存在的問題,為自己贏得邁向成功起點的機會。

  下面說一下常規的備考階段和學習目標,以及當前我們務必要做的幾件事:

  高三三輪複習按時間大致分為:

  ***一***、第一輪複習***9月—3月初***基礎能力過關時期

  一邊是高中三年課程的回顧,一邊是知識遺漏的查詢,這也是為高考總複習知識系統化、能力化做好準備的時期。高考是考三年的內容,而在高一高二落下的知識很多,而高考的其中的一個黃金定律“8020法則”,就是指高考試題的80%是基礎知識,20%是稍難點的綜合題,把這部分的基礎做好的話,就可以上一所不錯的大學。所以必須把這兩年的基礎知識補上,避免高考時這些知識變成失分點,自己通過做大量的題來找漏洞效果不明顯而且又浪費了時間。最後以致於信心受挫,決定放棄學習了。這是學習中的最可怕的現象。我們做題不貴“多”而貴“精”。應該做囊括高考的重點、難點、考點的題和通過對照老師講的具體內容檢測出漏洞。

  顯然大部分學生已經完成了這個階段,如果少部分學生基礎沒有掌握牢固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按照第一輪的思想去備考,因為整個高考中,基礎及中等難度的分數比例非常之高,抓好基礎將能獲取更多的分數。

  ***二***、第二輪複習***3月初—5月中***綜合能力突破時期

  1、進行典型題訓練,提升實戰能力。高考黃金定律二就是典型題法則,其實如果我們把高考的方向把握準了,高考的出題模式弄清楚,我們在平時的學習會很輕鬆。不只是在數學、物理這樣的理科有典型題,文科的東西也是遵循這一原則的,比如語文的作文,一篇文章好的結構、好的句子,我們都可以用來模仿,比如“誠信是小朋友將拾到的一分錢放在警察叔叔手裡時臉上的笑容,是少先隊員宣誓時眼中的閃光。誠信是焦裕祿推開鄉親柴門送去的那一陣春風,它是孔繁森將藏族老媽媽凍傷的雙腳捂進懷中的深情。”這是關於誠信的比喻,那我們就可以借鑑一下,仿造句子。如:誠信是開國領袖面對新中國第一縷曙光作出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召喚。誠信是繼往開來的領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國要實現偉大復興”的決定。學習就是一個由模仿到駕馭的過程,我們在借鑑別人精彩點的同時也是積累知識的過程,最終由量變到質變,使我們成為一個出口成章、才華橫溢的人,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2、構建知識體系,進行專項練習。體系是綜合的根本,專題是提高的保證。我們在回憶資訊過程中會出現的暫時性的遺忘。高三學生在考試時經常答案就在嘴邊就是寫不出來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舌尖現象”,它常會影響到考生的情緒、信心,所以必須加以克服。高三學生張揚在平時要紮實地學好知識,通過形成知識網路建立起有效的知識體系,藉助理解記憶等方式調動複習的積極性,鞏固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有效的檢索體系,在需要運用知識的時候能準確、及時地提取出來。當遇到舌尖效應時要保持冷靜、放鬆,這樣可有助於知識的回憶。

  3、形成考試體系,訓練解題思維***迅速做題技巧訓練***。很多題型可以歸類挖掘共性,尤其是理科題型,題目和條件都有其內在的關係點的,一般的解題入手方法不外乎為順著題意來,或者以尋求的結果為出發點逆向推導,只有學會從題目本身尋找做題的入手點,或形成一定的解答思維步驟,才能在考場上適應任何題,立於不敗之地。所謂的考試體系就是構建在考試時第一遍的做題思路,到這時候可以減弱我們研究題目本身知識點的比例,加強研究做題第一思維的比例,通過同類型套題來總結和調整第一次想的方向,及歸納其中解答的思維共性,是能夠快速幫助我們獲取分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