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學習態度不端正的表現以及解決方法

  小孩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在學習方面表現不好讓不少家長為此擔憂,只要掌握正確的解決方法,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小孩學習態度不端正的表現,家長們不妨參考一下。

  小孩學習態度不端正的表現

  1、學習無計劃:

  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於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安排因此,看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心中無數。他們總是考慮“老師要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要做什麼”。

  2、不會科學利用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從從容容。而有的學生雖然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但忙不到點子上,實際效果不佳。有的學生不善於擠時間,他們經常抱怨:“每天上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哪還有多餘的時間供自己安排?”還有的學生平時鬆鬆垮垮,臨到考試手忙腳亂。這樣現象都是不會科學利用時間的反映。

  3、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指不假思索地重複,多次重複直到大腦中留下印象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講究記憶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學習。它常常使記憶內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長久記憶,當學習內容沒有條理,或學生不願意花時間去分析學習內容的條理和意義時,學生往往會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依賴這種方法的學生會說:“謝天謝地,考試總算結束了現在我可以把那些東西忘得一乾二淨了。”

  4、不能形成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知識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內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識經過學生輸入、加工、儲存過程而在頭腦中形成的有序的組織狀態構建一定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再多的知識也只能成為一盤散沙,無法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功效。有的學生單元測驗成績很好,可一到綜合考試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知識間的聯絡,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這種學生對所學內容與學科之間,對各章節之間不及時總結歸納整理,致使知識基本上處於“遊離狀態”。這種零散的知識很容易遺忘,也很容易張冠李戴。

  5、不會聽課:

  這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著疑問去學,聽課時開小差不記筆記,或充當錄音機的角色,把老師所講的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只讓自己的記錄與教師的講述保持同步,而不讓自己的思與教師保持同步,課後不及時複習,聽完課就萬事大吉等等。

  6、不會閱讀:

  這主要表現在不善於選擇閱讀書目,完全憑個人興趣或完全聽從老師父母的安排;沒有閱讀重點中,處理不好“博”與“精”的關係,要麼廣種薄收,要麼精讀於一而漏萬;閱讀速度慢,不會快速閱讀,閱讀之後沒有什麼收穫。

  7、抓不住重點和難點:

  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在看書和聽課時,不善於尋找重點和難點,找不到學習上的突破口,眉毛鬍子一把抓,全面出擊結果分散和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8、理論與實際脫離:

  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所謂“學而必習,習又必行”。而方法不當的學生往往只滿足於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不善於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體表現為動手能力差,不喜歡上實驗課和操作課,不關心現實生活。

  9、不善於科學用腦:

  這主要表現在學習時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善於轉移大腦興奮中心,使大腦終日昏昏沉沉,影響學習效率。

  上述表現是中學生中最常見的,一個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總會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表現。

  認識到這些表現,進而弄清其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夠有的放矢。因此,對學生學習的時候,應著重在學習方法的指導,教會孩子學會學習至關重要。

  家長如何培養小孩的態度

  1、對孩子學習所持有的態度

  作為家長,應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尊重孩子的其它興趣,運用智慧不斷加以引導鼓勵,使孩子把重點轉移到學習上來。

  2、平等對待孩子,不諷刺挖苦

  家長要謹慎言辭,不要譏笑孩子,也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比,若想要給他一個好榜樣的話,需從正面積極樹立,讓孩子自己認可,方可奏效。

  3、理性激發,而不是硬性強制

  知道學習的孩子,你不說,他也會認真學習,對於玩心還太重的孩子,說也沒用。有的家長為了保證孩子的學習時間,電視不讓看,電腦不讓上,將孩子“拴”在家裡。 豈不知,他人在家裡,心思卻沒用學習上,還不如干脆放寬一下,做出小讓步,平心靜氣但明確告訴孩子,可以玩一個小時電腦或者什麼時候看電視、什麼時間和同學玩會等,其它的時間該學習就得好好學了,效果反而要比強制的好。

  4、善於運用表揚激勵機制

  孩子有了一點進步,家長都要看在眼裡,特別是對那種需要得到認可的孩子,不失時機地表揚鼓勵會激發增加他的信心。

  5、讓孩子體驗樂趣,自覺主動學習

  作為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時不時給孩子制定些比較容易達到的小目標,使孩子認識到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從而提高興趣,主觀認可,快樂學習。 切忌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孩子壓力大,每每受挫,喪失信心。

  6、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孩子讀書、學習、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切忌開電視、和人大聲講話、叮叮噹噹幹雜事弄很大的動靜,以免干擾孩子的學習。

  7、提供適宜的學習氛圍

  作為家長,應該理解,在確定孩子不是貪玩或者相互抄襲作業的情況下,還是為孩子提供方便,讓他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互相學習,增加對學習的興趣。

  樹立孩子正確學習態度的方法

  控制自己的情緒

  家長在遇到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時候,說讓你不生氣是萬萬不可能的,特別還是處於高中這個關鍵特殊的時期,有時候氣得都能渾身發抖、呼吸都覺得不通暢,可即使是這樣,也不要氣惱啊,特別是有的家長本身還有一些基礎疾病,一生氣,血壓會嗤嗤往上飆升,所以為了健康,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深呼吸幾次,待自己平緩了再來解決問題。

  不要對孩子進行體罰

  家長在遇到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時候,不要對孩子進行體罰。是,孩子這種態度固然讓你覺得可氣可恨的,讓你恨不得一腳甩出去,可是甩出去以後呢,疼的還不是孩子和你自己,這種體罰的方式也還是沒有把問題解決,有時候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

  耐心與耐性

  家長在遇到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時候,需要的是耐心和耐性。不輕易的放棄對孩子的教育,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都放棄了,那孩子的未來呢?孩子的世界是很單純的,需要的是家長的耐心指導和耐性教育,一步一步的來的,急不來,拔苗助長反而不利。

  觀察孩子

  在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時候,家長要觀察自己的孩子,看看他空閒時間都在幹什麼?他到底對什麼感興趣?世界那麼大,總有他感興趣的事情吧!只要有他感興趣的事情就可以,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逐步的學習,直至把它搞懂。

  交流

  在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好好的交流。交流一下對什麼事情有認真的態度結果會是怎樣,不認真的後果又將會是怎樣,在認真的過程當中收穫的將會是什麼,這些只有自己去做了,才會知道,把事物的兩面性都簡單的分析給孩子聽,讓他明白一個好態度的重要性。

  現實教育

  在與孩子交流後,需要的還有一些現實教育。讓孩子看看現實生活當中,因為不端正的態度引發的一些小小的惡性事件。就比如自己在家裡,因為做事情不認真,有時候即使是拖地都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不認真的後果將是自己累不說,還浪費了不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