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作文精彩例文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作文之所以重要,不僅僅是因其在高考中所佔總分的比例較大,還在於其能較好地體現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突然很想寫些什麼。

  一

  最近我們這兒隔三天差五天地老停電。現在我在這兒敲鍵盤,提心吊膽的,擔心突然螢幕一黑,電燈一暗,風扇一不搖轉,然後向我宣佈——停電了。那多不好玩。聽說之所以會停電是因為一到夏天,各家各戶用電量增加,全縣電力負荷過重而無法承受才不得以停電的。我想,其實人也是一樣,壓力不能太大。

  二

  前幾天和純去書店買書,在店裡轉了老半天也沒找著我們要買的書,於是我們便去詢問售貨員。遠遠見到一個女售貨員在書架旁擺弄,我走過去,叫了好幾聲“阿姨”,她置若罔聞。我心裡又惱又惑,這售貨員是不是年紀大了耳背啦?還是在想什麼事太入神了?看向純,卻見她一臉鄙視地盯著我,隨之眉毛一挑,表示“看我的”。只見她走到售貨員旁邊,聲音甜美地叫了句“姐姐,這位漂亮的大姐姐。”那女售貨員“霍”地回過頭來,一張臉笑得跟花似的特燦爛。我登時呆若木雞。那售貨員還嗲聲嗲氣地問我們:“你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姐姐幫忙嗎?”接著我看見一地的雞皮疙瘩,我和純掉的。我怎麼看,那女售貨員也有三十多歲,妝還化得很濃,跟一調色盤似的,我稱她“阿姨”應該沒錯啊!老師教我們,要做誠實的孩子。

  三

  突然想寫寫史努比。第一次見到史努比是在買來的油畫棒的盒子上,它渾身純白,大耳朵耷拉著,眼睛滴溜溜的,腳很大,走起路來會很穩吧,一撮小尾巴粘在屁股後面。它呆呆地站著,嘿嘿地傻笑。當時便對這隻白色的小狗狗很有好感,我是屬狗的嘛。後來,經常在白紙上畫史努比,很好畫,寥寥幾筆,一隻可愛的小狗形象便躍然紙上。買東西也會挑選那些有史努比圖案的,史努比的書包,史努比的練習本,史努比的被單……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史努比是何位大師創作的,但我很佩服他,簡簡單單幾筆,便能勾畫出那麼可愛而久久不被人淡忘的形象。我想,或許,簡簡單單的生活,簡簡單單的幸福,才是最美好的。

  二

  天空飄過一朵雲,有時是陰,有時是晴,但白晝終歸還是白晝。

  散發扁舟

  面對名高權重的位子,同僚們志得意滿;面對雕樑畫棟的房子,同僚們心旌搖盪;面對風姿綽約的女子,同僚們目迷神醉;面對燦然溢光的銀子,同僚們爭先恐後。而你卻掛冠離去,撐一葉扁舟,浪跡五湖。

  “咱們苦身戮力與大王共禍同難,二十年嘔心瀝血,方滅吳復國,換得錦繡河山。而今功成業就,西施不解,士兵不解,百姓不解,勾踐不解。

  你淡笑一笑。那笑裡含著勾踐為人與可同患,難與處安,那笑裡含著飛鳥盡,戶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笑裡含著大名之下,難以久居;那笑裡含著功高震主皆╅嬪懟*

  你走了,出人意料地走進了隱逸;你走了,情理之中地榮膺了聖哲。范蠡,智者的慧識,讓你福同海闊,壽與天齊。

  史聖突圍

  萬丈高樓墮足,揚子江心翻船,司馬遷心驚腸斷。鐵鏈磁療頭,鐐銬加腳,猙獰磨刀,豺狼捋袖,一聲慘呼,鬼神泣,天地憤。

  淚已盡,牙已碎,本以為你引刀自訣;身已殘,心已鈍,本以為你飲藥自裁;朋友棄,親人離,本以為你悲赴黃泉。而你卻活了下來,堅強如山,意志如鐵,在那個信奉士可殺不可辱的時代,在那個推崇名節重似命的時代。 文王拘而演《周易》,你想起了父親臨終之囑;仲尼厄而作《春秋》,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難;左丘失明而有《國語》,又想起了百鍊方鋼;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你想起了花香從苦寒;韓非囚秦而作《說難》、《孤憤》,你想起了英志還未竟。

  於是任下流謗議,於是任鄉黨嘲諷,於是任口誅筆伐,於是《史記》鑄就,於是汗青流光,於是你在出人意料中高大,於是你在情理之中不朽。

  生活不可能潮平兩岸闊,偶然的不幸,恰是天才的進步階梯,風雨過後,眼前才會是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中秋之月不可能永遠見歲歲明如水,偶然的暗淡,恰是鏡子的背後之面,有所缺撼,人生才會是積翠如雲的空朦山色。

  三

  當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時,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麼希望,在絕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難。人們總說不要和命運抗爭,可是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恰恰是命運的一部分。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餘生。該片透過監獄這個強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人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所謂的救贖,並不是安迪本身,因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面對獄友的拯救體現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兩個人,在安迪真正獲得救贖的時候又走到了一起。

  整部電影就是圍繞三次就是而演。第一次安迪幫獄警逃稅,為獄友贏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第二次,他在預警榜首播放《費加羅的婚禮》,展現音樂的美;而第三次,則是在獄中辦起了圖書館,其經費是安迪以每個禮拜兩封信向州長申請的,這是個劃時代的勝利。

  後來,出現了來一個扭轉乾坤的年輕犯人,他知道關於安迪所犯案子的真凶,然而很不幸的,這個年輕人被殺害了。這時,瑞德以為安迪會在使我中選擇自殺,恰好相反,真正想獲得自由的人,會選擇另一條路,一條通往自由的路。真凶自由應該也是本片所要表現的主旨之一。

  安迪曾經對那個年輕人說過一句話,“人,不是忙著或,就是忙著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於人的選擇,有時候是死亡,有時則是繼續生存下去,當面對是絕望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死亡還是生存下去?一個人能夠在痛苦的監獄生活,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所以他成功了,獲得了自由。

  其實,認識本身就是一個鑑於,我們每個人都是被社會體制化的產物,它就是希望就在我們心裡,放棄了希望,生活就是灰暗的,不要人文希望是痛苦的根源。記得《誰動了我的乳酪》書中一言:克服你內心的恐懼,改變你自己,釋放你自己。

  末了,我想對大家說,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