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議論文優秀例文素材

  就實際情況而言,議論文寫作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成為了不少學生難以克服的寫作難題。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浩瀚的神州,乃是世人皆知的“禮儀之邦”,其溯源可謂是久遠流長。“禮”始於周公,復於孔子;盛於董仲舒,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禮儀是一個人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也是一個國家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那來看看這個世界的禮儀吧,英國以紳士風度而著稱,日本和韓國以鞠躬微笑令世人大為讚歎,而如今中國的禮儀有些懈怠了不是嗎?

  先來說說道德水平吧。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把先登上公車的人擠下來自己卻理所當然的踩上踏板,登上車,看見有老婦人登上車,自己卻塞著耳機臉朝窗外,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之態……再想想還有什麼呢,其實太多太多了。

  再來談談文化修養吧。走在路上,如果留心,不難發現兩個並肩走在一起的小夥子手裡叼著根菸,穿的稀奇古怪,頭髮則是什麼顏色都有,嘴裡不乾不淨的,時不時的會爆上一句粗口……那這些人有令我們驕傲的利益嗎?回答是:當然已經蕩然無存了。

  最後再來看看生活習慣吧。北京大爺光著膀子在故宮前晨練,弄堂阿姨卷著頭髮穿著睡衣去菜場買菜,衚衕口的小毛孩兒光著屁股,天真的笑著……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英國人,來到中國旅遊,無論去到那個地方,心裡一定十分驚訝。再想象一下自己能到上述的每個地方,看到這些會不會很失望呢?

  ……

  這些完全體現了中國現在的文明禮儀,我們平時不去關心這些,甚至認為這也太正常了,那麼和中國古代的禮儀媲美呢。很遜色吧!同樣的我也不認為中國古代的禮儀值得我們再次效仿,很難保證如果重演歷史,閉關鎖國的情況不再發生。

  所以我們需要在前人的禮儀上做適當的調整,而正視現在社會禮儀的缺陷,那麼趕超世界禮儀的夢想就會很快實現,恢復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也不再只是奢望,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炎黃子孫,我們應做些什麼呢?很簡單,從身邊小事做起。

  著裝整潔,文明用語,熱心微笑,尊老愛幼,細心觀察,保持每個所到之處的整潔,那麼城市將變得很美很美,那麼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會大大提升,那麼中國人在世界的口碑也會得到好評……太多太多連鎖效益了,只要我們完善自己的舉動。

  說了這麼多,只想體現一句話:提升個人修養,完善個人舉動,禮儀之邦便會重返世界。

  二

  清澈的鏡面,反過來,背面卻是汙濁累累,可見事物有正面的美好,也有背面的醜陋,看問題要全面來分析,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題記

  花叢給人以芬芳豔麗,卻擋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給人以清澈空靈,卻倒映出虛假的幻景;美酒給人以醇醉清洌,卻模糊了眼中的目標。

  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陽光給人以溫暖,卻刺痛了人們前進的雙眼;樹蔭給人以清涼,安寧,卻使人停止了追求的腳步;細雨給人以涼爽,卻模糊了人們的視線。

  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自由給人以輕鬆,卻讓人忘記回去的路途;大海給人以寬闊的胸懷,卻蘊藏著死亡的漩渦;森林給人以神祕清新,卻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成績給人以自豪感,卻讓人驕傲自滿,咖啡給人以苦澀的甜蜜,卻讓人產生痛苦的回憶。

  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溫暖的咖啡給人以享受,卻不能融化心中的冰冷;化妝品給人以人們豔麗,卻隱藏了人們真實的美麗;吧冰雪給人帶來潔白無暇的清爽,卻帶來了絲絲寒意;春天趕走了嚴寒,卻帶來了溫暖;藥物可以治好人們的身體,卻治不好人們的受傷的心。

  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笑聲給人以爽朗,卻表現一種偽善;電視給人以視野的開擴,卻佔據了我們的時間;玻璃給人以清澈透明,卻將世界分成兩半。

  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小丑給人以醜陋的的外表,卻給人帶來了歡樂的笑聲;巨石給人以高聳的巍峨,卻阻擋你前行的腳步;清水給人以純潔透明,沖走心中的一切;雨水給人以清潔乾淨,卻使道路泥濘;燈火給人以無限光明,卻刺痛了探知的雙眸。

  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清風給人以乾爽舒適,卻能挽起黃沙的帷幕;層雲給人以消暑陰涼,卻壓在心口,阻礙呼吸;網路給人以充足的消遣,卻掩蓋了人生的真實;賭博給人以輕鬆灑脫,卻阻礙了奮鬥的目標;流星給人以美好的祝願,卻燒燬了人們的願望;水蒸氣給人以朦朧的影子,卻遮擋了人們的視線;冰給人透明的回憶,卻勾起了人們的寂寞。

  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眼鏡給人以清新明亮,卻阻隔了世界的真實;雨滴給人以清涼冰爽,卻淋溼了青春的衣袖。

  我們要用雙眼看世界。

  當我們用雙眼看世界時,發覺原來它有正反兩面,透過正面看反面,才發現生活的真實。

  三

  世界多姿,人生多彩,擁有雙目,當坐觀世界,盡覽人間;自我審視,慧眼辨人,方能生活得瀟灑快樂,輕鬆悠然。

  K君是個評論家K君者,K市人也。自幼善談吐。常觀鄰里鄉事,而後大發其辭。鄉人無不讚其才華,敬其論調。

  每到年頭節尾,鄉人相約入市,觀看賀戲,K君自然在其中。

  及入市,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讓K君滿目繁華,於是乎,他便發揮個人特長,於市之一角,設臺發論。上論三教,下論九流,左論同行,右談陌生。當真可謂論辯驚人。

  然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正當K君大發議論之際,人群中,一位老翁問曰:“K君,久聞大名,容老朽一問,君坐論他們,何不論君自身?君自認完美嗎?

  ”K君驚聞,忽然面色通紅,啞然而立。

  和尚與元帥山路蜿蜒,樹木蔥蘢。

  “深山藏古寺,初日照高林”。一個寺院中,一位和尚身著僧衣,面目嚴肅,靜望蒼山。他,是在悟禪,是在靜思自己的過去吧!他著眼於己。

  一位大帥慕名來訪。入寺後,大帥問曰:“禪師今日可又悟出了何等至理?鄙人來訪,所為即事。

  ”和尚平靜地說:“老僧近日朝觀山色,夜覽霧雲,於此境之中,悟出一理:靜心方能養神,自修我身。

  ”大帥笑曰:“禪師之言,不無道理。

  然,依鄙人看來,稍有偏見。

  ”老僧面色柔和,悠然問道:“何以見得?

  ”大帥答道:“大師所悟之理,重在修養自身,只著眼於己,而本帥統領天下兵馬,坐看天下大事,揮師縱橫,保國衛家,本帥自認,大丈夫唯有放眼天下,著眼於天下百姓,才是正道。而於自身功名利祿,則毫無期重。所以,本帥著眼於天下百姓,以著眼於自我德行;而大師只著眼於自身的行為,卻忽視了天下他人。

  ”和尚不再微笑悠然,他單掌當胸,躬身稱讚道:“善哉!善哉!難得國家有君為帥,老僧歎服!今後,老僧當向大帥請教觀天下他人之道。

  ”觀己觀人,亮麗生活古語道:“靜坐長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誠然,人,只有看到自我,也看到天下他人,對比提高,才能不斷進步。

  看到自己,看到別人,二者結合,是為至道。

  審視自我,使自我徹悟,明己之過。觀摩別人,使自我借鑑其長,得以提高。

  觀人亦觀己,借來人長補我短;觀己亦觀人,獻出己長正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