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學科的聽課方法

  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做一件自己很感興趣的事,那麼你必定會竭盡全力去做,這樣才能有效率,才有更大的機會去做好這件事。學生學習也是這樣,過去的教育模式太過於單一枯燥,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當代的中學生大多都處於高壓力與激烈的競爭之中,那麼效率與興趣的培養對他們來說就顯得尤為的重要,本文通過困難分析、興趣的培養、認知水平、發展創新、學習氛圍、教師素質等方面因素論述作為當代的一名物理教師如何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引導學生高效學習。

  [學習方法]

  初中物理課上,老師往往會以演示實驗作為物理課的切入點。因為做實驗有趣且直觀。通過觀察物理實驗現象,可以引發學生思考,有利於總結經驗規律,推進課堂教學進度。但是,我們也不要因為感覺物理課很有意思,陶醉在樂趣之中而忽略更重要的知識點。下面就講講上物理課時該注意哪些問題。

  1. 明確目的,緊跟老師思路。

  明確上課的目的,這樣,當你聽課的時候,就會有效防止自己被一些有趣的實驗過多地吸引注意力。明確每節課的目的能讓你變得更加理智,使你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上課過程中應該解決哪些問題。在聽老師講解各種實驗現象時要進行反思,自己是不是在這方面有誤區?老師講解的地方自己是不是都能理解?老師上課時講解的重要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否牢牢記住了?即使這些概念和規律是你熟悉的,你也要以認真的態度積極地去記憶。

  2. 分清主次,重視過程。

  老師在講課時,往往會根據物理課的特點,按部就班地進行講解。所以,上課時應該先找到出現問題的出發點,也就是這個知識點是從什麼地方引匯出來的,又旁徵博引了哪些知識。比如老師對某個物理公式是怎樣一步步推導的。搞清楚公式的推導過程對解題有很好的幫助。要提醒大家的是,物理學科有很多問題可謂是一字之差,謬之千里。比如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動量和增量等,平時必須認真地搞清楚,不能稀裡糊塗或者有差不多就行的懶惰思想。

  3. 公式定理,認真記憶。

  在物理學習方面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平日習題做得都不錯,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就錯得一塌糊塗。這樣的情況出現不僅讓老師和家長感到奇怪,連孩子自己都覺得詫異。實際上,這就是平時學習的時候,遇到公式定理就去課本上查一下,然後再進行解答所造成的問題。因為動不動就查公式,造成自己對定理公式的記憶似是而非,在考試的時候想不起來準確的內容,一字之差,謬以千里,當然就會出現或這或那的問題。所以,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聽講,牢牢理解並記住公式。

  4. 情景分析,注重綜合。

  物理學習很講究分析和綜合的過程。有些題目看起來很難,實際上只要考慮清楚其整個過程,把這個過程逐一分解開來,難題就不難了。所以,在聽課時要有意識地注意培養自己這種將難題拆分的能力,這種能力十分重要。當自己遇到難題的時候,常問問自己,是不是把題目拆分錯了?物理學科又很注重綜合思考能力的整合。在上課的時候,不要僅僅將思路侷限在老師講解的力學、電磁學等單一的領域中,也要考慮共力作用的結果,鍛鍊全面綜合考慮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