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學科的記憶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地理知識零碎繁多,加上課時有限,若採用一般死記硬背式的簡單記憶法來記憶,那就太耗費精力了,效果也不好。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記憶方法1.想像記憶:

  在世界地理中有些地理名稱很長,記起來很難,可根據文字適當展開想像,變成一個有趣的句子,從而達到識記目的。

  如記憶俄羅斯的“庫茲巴斯煤礦”時,想像成“一位煤礦工人去拉煤,一蹲褲子扒絲了”,這樣很容易就記住了。

  記憶方法2.生活記憶:

  很多地理知識可以與生活實際相聯絡,藉助生活體驗來記憶。

  例如不同季節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可以聯絡日常生活體驗:現在是冬天,陽光射進教室很多,說明太陽斜射的厲害,證明太陽現在在南半球南迴歸線附近直射。又如冬夏季的盛行風,想想夏季要把南窗開啟,證明盛行偏南風,而冬天時,一定不能開北窗,而且經常要給北窗釘塑料紙,就會記住冬天盛行北風了。

  同樣有些難以理解的地理現象也可以與生活體驗相聯絡:如“同一緯度夏天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可以聯絡“夏天洗海澡”***赤腳站在沙灘上,燙得很,而到了水裡就涼快了***,這樣很容易就理解了。再如對於“北半球冬夏白晝長短不一”的現象,同樣可聯絡上學的親身體驗***冬天一般天不亮就起床準備上學,傍晚放學時天基本就黑了,夏天中午睡午覺***來理解,這樣就避免了死記硬背。

  記憶方法3.字頭記憶:

  記憶一組較長的知識點時,可提取字頭排成一段順口的文字。

  例1:聯合國通用的六大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可以變成 “漢英法俄西阿伯”來記憶,很順口。

  例2:學習世界的人種、語言、宗教、氣候時,發現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在這幾方面有相同和相似之處:即白種人、阿拉伯人、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熱帶沙漠氣候。把字頭提取出來進行組合得到:“白阿阿,伊熱沙,全在北非和西亞”,這樣記憶就省事多了。

  記憶方法4.歸納記憶:

  把某事物涉及到的與它相關的多方面知識進行歸類記憶。

  如秦嶺—淮河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歸納後可得到六點:①它是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②是800MM等降水量通過的地方。③是暖溫帶與亞熱帶通過的地方。④是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⑤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⑥是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這樣有關秦嶺-淮河的知識就比較全面系統了。

  記憶方法5.順口溜記憶:

  即抓住關鍵字詞,把雜亂的識記材料加工成順口溜來記憶。

  例如東南亞經濟作物之最: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國,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可以將其整編為“泰膠印尼椰子多,馬油最大生產國,菲麻產量無人比,椰子出口數他多”。

  再如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名稱,可以壓縮成: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青陝甘。雲貴藏川北上天,重蒙臺海福吉安。

  記憶方法6.對比記憶:

  將相似易混淆的地理知識放在一起對比記憶。

  例1:如美國的舊金山、洛杉磯二城市的名稱、位置需要特別記住,但容易混淆,舊金山的位置偏北,洛杉磯的位置居南,按上北下南的方位判斷,可把兩城市簡單記憶為“上山嚇雞”,對比起來記憶覺得輕鬆有趣。

  例2:學習比例尺的大小和範圍大小與內容詳略的關係時,可用“尺大圍小內容詳,尺小圍大內容略”幾個字來記憶。

  例3:我國雨帶推進規律是南方開始早,結束晚,時間長,降水多,北方則開始遲,結束早,時間短,降水少。把它縮寫成“南早晚長多,北遲早短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