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_2017年新聞學專業高校排名

  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主要研究新聞事業與社會的關係,各種新聞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運用,新聞事業的歷史、現狀及其發展規律等。我國2017年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如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希望對你有用!

  2017年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1、中國人民大學

  專業排名:1 專業評分:85分

  人大新聞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領導創辦的第一家新聞教育機構,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走過55年的歷程。

  人大新聞學院是國內最早開展新聞學碩士和博士教育的兩所院系之一,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設立碩士點,1984年設立博士點。

  新聞學專業是人大新聞學院的傳統優勢專業,在1988年和2001年兩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最近又順利通過了教育部重點學科的考核評估,成為全國惟一連續三次獲得新聞學重點學科的新聞院系。1999年,作為全國新聞學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人大新聞學院成為其依託單位。

  自2001年開始實施“十五”規劃以來,人大新聞學院新聞學科被連續納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序列,學科建設的硬體基礎條件極大改善,學科綜合水平顯著提升。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2、中國傳媒大學

  專業排名:2 專業評分:83分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是新中國設立最早的新聞教育機構之一;國內建立最早的廣播電視人才培養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中國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人才培養和科研模式,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人才的搖籃;擁有國內最先進的教學和科研試驗條件;中國新聞高等教育協會廣播電視專業委員會所在地;中國新聞史學會所在單位。

  本科專業: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方向***、攝影***電視攝影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電子音像編輯出版方向***、新聞學、傳播學、傳播學***媒體市場調查與分析方向***、媒體創意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3、復旦大學

  專業排名:2 專業評分:83分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前身為復旦大學新聞系,創辦於1929年9月,是我國曆史最悠久、名仰海內外的新聞教育機構。70多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6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00多名專科生和進修生,其中不少畢業生擔任了黨政部門和重要的新聞、教育、科研機構的領導職務,為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特別是新聞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院現轄新聞系、新聞研究所和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設有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編輯與出版學***籌***等專業。目前在校全日制學生500多名,其中碩士生80多名,博士生50多名,外國留學生20多名。校外大專生、本科生和碩士生教學點6個,學生3OO多名。1996年,我院新聞與傳播學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專案。1999年起,設立國內新聞院系中唯一的博士後流動站。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4、清華大學

  專業排名:4 專業評分:75分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於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設立的編輯學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傳播系。

  多年來,從中文系的編輯學專業到傳播系,直到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憑藉日益增強的新聞學和傳播學的學科基礎,圍繞著國際傳播、影視傳播、新媒體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等主要方向,清華大學逐漸形成了精幹的新聞與傳播教學科研師資團隊,增強了在學界、業界的影響力,尤其在國際傳播、媒體與科技、藝術相結合和影視理論與批評等方面的學術研究中取得一定的優勢。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5、武漢大學

  專業排名:4 專業評分:75分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教育始於1983年的新聞系,2000年12月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立。

  學院現設新聞學、廣播電視、廣告學、網路傳播四個系;6個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告設計方向;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六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跨文化傳播學、媒介經營與管理、數字媒體技術;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新聞學、傳播學、數字媒介;一個新聞傳播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一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擁有一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一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實驗教學中心。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5人,教授20人***含博導15人***、副教授20人;有1位國家級教學名師、3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位珞珈學者特聘教授,3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此外,學院還聘請了近40位海內外知名的新聞傳播學者和業界人士擔任學院的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6、浙江大學

  專業排名:6 專業評分:73分

  浙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學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若干所重點大學之一。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成立於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1952年,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曾被分為多所單科性學校,部分系科併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經過一百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於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研究型、綜合型大學。

  浙江大學的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門類。學校現有122個本科專業,32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7個博士後流動站,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4個,另有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法律碩士***JM***、工商管理碩士***MBA、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碩士、體育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風景園林碩士、獸醫碩士、公共衛生碩士、工程碩士、建築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漢語國際教育1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另有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1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8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4個,國家戰略產業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8個和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7、南京大學

  專業排名:7 專業評分:72分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其前身是建於1958年的南京大學新聞專修科,後因遇國家暫時困難而停辦。1986年,經教育部批准,恢復南京大學新聞專業。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撤系建院,首任院長為方延明教授,著名新聞教育家方漢奇教授應聘出任名譽院長。

  新聞傳播學院下設三個系,包括新聞學系、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系和廣告與傳播學系。此外還下設一箇中心與四個研究所***網路傳播研究中心、政府新聞研究所、新聞研究所、大眾傳播研究所和國際傳媒研究所***。目前教職工總數42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在職正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在校學生近數1000餘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0餘人。

  新聞傳播學院在新聞基本理論和新聞實踐傳播輿論研究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新聞實務和新聞文化研究、黨報主流媒體研究、網路傳播研究、傳媒經營管理研究等方面逐漸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思想教育與業務素質教育相結合,多年來,為中國新聞媒介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德才皆備的新聞人才。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8、北京大學

  專業排名:7 專業評分:72分

  北京大學是國內最早開設新聞學課程的高等學府,在這裡誕生了中國新聞教育史上第一本新聞學著作、第一個新聞學研究學術團體和第一份新聞學期刊。北京大學也是在建國初期全國院系調整後第一個新設新聞學專業的大學,其間儘管幾度經歷了新聞專業合併與重設,仍為我國新聞傳播領域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和中堅力量。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學恢復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依託日益增強的新聞學和傳播學學科基礎,整合全校資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聞與傳播學研究和教學模式,形成了包括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網路傳播、廣播影視、跨文化交流、公共關係、媒體經營管理等一系列的學科群。截止到2006年9月,學院教師已經達到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全日制學生達到6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人,碩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407人,此外還有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及專升本學生近千人。師資隊伍老中青結合,學歷層次本碩博齊備,經過幾年的發展,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科建設已經日臻完備,培養能力開始漸成規模。

  新聞與傳播學院目前設定本科、碩士和博士三種學歷層次。本科生設有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和廣播電視新聞四個專業。研究生設定了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碩士點,以及一個傳播學博士點,專業研究方向涵蓋國際新聞、新聞傳播實務、新聞傳播史論、國際傳播與跨文化交流、大眾傳播、新媒體與網路傳播、廣告理論與實務、媒體經營管理、編輯出版學等諸多領域。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9、華中科技大學

  專業排名:7 專業評分:72分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的前身是於1983年成立的華中工學院新聞系。

  1988年華中工學院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新聞系建制不變。

  1998年4月,新聞系與學校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合併組建為華中理工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

  2000年4月,華中理工大學與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武漢科技管理幹部學院合併,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學院亦改稱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

  學院現有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傳播學三個博士點;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公關學四個碩士點;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網路新聞傳播學及廣告學4個本科專業;新聞學專業下設新聞評論專業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下設播音與節目主持人專業方向,建構起了從本科生、碩士生到博士生全程式教育體系。

  新聞學專業大學排名10、廈門大學

  專業排名:10 專業評分:70分

  廈門大學新聞教育歷史悠久。1922年至1926年,廈門大學就有了自己早期新聞教育,開創了中國人自己辦新聞教育的歷史。1983年,廈門大學成立新聞傳播系,在中國率先以“傳播”冠名,集中體現了廈大新聞傳播人的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2007年廈門大學成立了新聞傳播學院,標誌廈門大學新聞傳播教育進入了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學院現有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兩個系,以及傳播研究所、品牌與廣告研究所兩個研究所。學院辦學條件良好,環境美麗幽靜。學院的教學行政大樓面海,風景絕佳,內設有收藏豐富的資料室。學院還擁有一幢現代化的新聞傳播技術大樓,為學院教學與研究提供技術保證。

  新聞學就業前景

  一方面,新聞學專業畢業生擠破頭想進媒體,卻越來越難。而另一方面,許多媒體還抱怨找不到理想的畢業生。究其因,傳統的新聞教育出了問題,新聞傳播專業的畢業生普遍存在知識面狹窄,綜合、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隨著我國傳媒業逐步接軌國際,各個傳媒集團不斷整合,推陳出新,市場的競爭加劇,越來越需要適應新的傳媒業態、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新聞類畢業生。

  隨著社會發展,報社、雜誌社、電視臺等不再是新聞學專業學生的唯一出路。面對日益複雜的對內對外關係,許多大型企業、公務員單位和事業單位都需要新聞學專業人才來負責公共關係處理和對內對外宣傳。此外,新聞學專業畢業生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寫作、行政和溝通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也提高了畢業生在就業中的個人核心競爭力。

  除教育部部屬高校能適當控制招生考試人數外,地方院校、民辦高校及獨立學院都進行了較大範圍擴招,導致新聞學學科畢業生急速增長。另一方面,隨著受眾要求提高,媒體大量吸納金融、經濟、法律、社會學、外語等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畢業生從事新聞的綜合、分析、解讀等工作,這也對新聞學專業學生的就業造成一定衝擊。

  但是,對於新聞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仍然表示樂觀。學者指出,隨著社會發展,報社、雜誌社、電視臺等不再是新聞學專業學生的唯一出路。面對日益複雜的對內對外關係,許多大型企業、公務員單位和事業單位都需要新聞學專業人才來負責公共關係處理和對內對外宣傳。此外,新聞學專業畢業生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寫作、行政和溝通能力,優良的綜合素質也提高了畢業生在就業中的競爭能力。

  新聞學就業方向

  1、高校教師

  因為新聞傳播學既具有理論的成分,又很實務,因此就業的前景也非常廣闊,其屬新興學科正處於迅速發展之中,極缺高校教師,因此研究生畢業後即可進入高校教書,或者科研諮訊機構進行理論研究。

  2、網路編輯

  網路媒體從業人員已經從規模和數量上超過傳統媒體。在得到國家認可的同時,網路編輯也成為市場上搶手的人才。當網際網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大部分網路新聞人員不再由技術人員充當,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關專業背景或從業經驗的人員去從事。做一名網路編輯,首先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聞的相關知識,對網路上出現的新聞、資訊、趨勢要有足夠的敏感度;還要能熟練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網頁製作軟體和一些編輯釋出軟體等等。

  3、影視節目製作公司高階編導

  如果你是一個娛樂"粉絲",那麼一定聽過"光線傳媒"這個名字,它製作的《娛樂現場》節目總計發行達600個頻道。光線傳媒便是一個典型的影視節目製作公司,其官方網站掛有常年招聘節目撰搞及節目編導的啟事。這些公司對影視節目的編、播、採人才都有廣泛的需求。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寫作能力,熟悉電視節目製作流程和電視表現手法,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這類新聞學專業畢業生前景非常廣泛。

  4、線下刊物編輯

  在網路時代,現實中的一切活動幾乎都可以通過網路實現。但網路資訊也有到達率不足的問題,於是很多網站在發展壯大後都開始創辦線下刊物。它是一張集眾多分類廣告資訊為一體的實用型報紙。該公司招聘採編的要求是具備記者的敏銳、編輯的統籌策劃能力、廣告人的商業嗅覺,還要有旅遊、培訓、房產、裝潢建材、餐飲娛樂行業等工作經驗。

  因此,不僅熟悉新聞學的相關知識,而且對某行業比較有專攻的畢業生在這方面有優勢。

  5、企業刊物編輯、記者

  出於發展的需要,現在很多企業都會辦一些不定期的刊物,這裡也是傳媒人才的用武之地。但這需要從業者知識面較廣,因為公司主營業務各有不同,對採編人員專業背景的要求也就不盡相同。比如上海畢馬企業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招聘媒體策劃、採編人員時,要求具備新聞、廣告、醫學、藥學大學本科學歷;而藏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在招聘執行主編時,則要求有歷史、文物等相關專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