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生訓練總結報告

  轉眼間,一學年又將過去,我們的體育生訓練已經進行了兩個學年,回想兩年來和學生一起頂風冒雨,同甘共苦的日日夜夜,感覺確實有許多值得留戀的東西,現將工作中的總結如下: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範文一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一步積極推進億萬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工程,保證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不斷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養成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和堅持鍛鍊的習慣,增強學生的體質,切實提高學生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我校依據自身教學條件和環境,在改革和創新的基礎上,繼續有效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成為校園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至今,獲得了全體師生和家長的歡迎,產生了積極地效應。

  一、統一思想、領導重視

  隨著我校歷年大課間活動和師生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得到了廣泛教師的深刻認識,營造了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為我校繼續有效開展大課間活動奠定了群眾基礎。我校領導高度重視,該活動由一把手校長負責,分管校長分工落實,在校德育處和體育組教師的配合下,使得該活動不僅能有效開展,本學期進一步有了改革和創新,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涉及面廣,有了一定特色,充分保證了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時間,促進了學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我校每週除週一舉行升旗儀式外,其餘按年級分別安排了活動內容,分別為:週二、週四:初一、初二年級學生,廣播操和跳繩;初三年級學生廣播操和跑步;週三、週五:初一、初二年級學生:廣播操、跳繩;初三學生:廣播操和跑步。對於初三學生,在後半學期,還增設了與體育中考相關的內容,如立定跳遠、實心球和50米,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了練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為了活躍大課間活動的氣氛,我校以活潑歡快,富有韻律節奏的音樂為背景,使得各班跑步隊伍做到了整齊、有序、有節奏感,健康向上,催人奮進,使大課間體育活動與音樂伴奏渾為一體,體現了當代中學生在操場上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

  三、群策群力,活動效率得到了提升

  大課間活動在校領導的支援和重視下,各班主任積極參與學生活動的管理,有效督促學生安全、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全體教師一起參與廣播操;班主任每天組織和帶領學生長跑,各班跑步井然有序,氣氛高漲;體育教師做好全校學生組織和指導工作。如此一來,我校大課間活動猶如一架高效運轉的機器,效率得到了提升。

  四、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激發學生參與活動興趣

  本學期,我校依託大課間活動內容,分別開展了陽光體育冬季長跑、跳繩、籃球聯賽。其中分獲跳繩組第一名的班級有:一***3***、二***4***、三***6***;分獲長跑第一名的班級有:一***5*** 、二***2***、三***2***班;分獲籃球第一名的班級為一***5***和二***4***班。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充分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得更多的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形成了良性迴圈,營造了良好的班級體育氛圍。下學期,為了拓展活動內容的多樣化,將開展足球和女子三人挑戰賽,為課餘訓練和競賽提供優秀的體育苗子。

  由於我校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還屬於初步探索階段,因此,也就存在著一些弊端。首先是體育場地設施不夠完善,煤渣跑道一遇到陰雨天或者霜凍季節,就容易溼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大課間活動的開展。總之,一切都會在矛盾、挫折中謀求發展,獲得進步的。相信在學校和我們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大課間活動的實施會有新的突破,確保每一位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範文二

  時光荏苒,轉眼間高三工作已經結束,一年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援和體育組其他教師的幫助協作下,高三體育訓練工作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回想一年來和學生一起頂風冒雨,同甘共苦的日日夜夜,感覺確實有許多值得留戀的東西,現將高三體育備課組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不足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搶前抓早

  高三的體育高考生訓練是在2012年5月開始進行的,歷時10個月。但今年高三體育考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因此,體育高三備課組的兩位老師及時商討拿出了體育高考生的訓練方案,得到了體育教研組長、教務處、校長的大力支援,為以後的體育高考的訓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嚴格管理,率先垂範

  大量實踐證明,一個隊伍想要取得好的成績,必須有一個嚴格的管理,為此,在訓練之前的動員會上,高三體育備課組制定了比較詳細的管理制度,對訓練時間、訓練課上以及對場地器材的愛護等方面都提出了細緻的要求,使學生對我們這個隊伍的紀律有了一個明確的瞭解。雖然有了紀律約束,但有些學生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時常有意無意地違反規定,針對這種現象,體育組訓練老師首先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早來晚走,做學生的表率,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係,然後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耐心細緻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經過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確保了訓練工作能夠順利、高效地進行。

  三、科學訓練,悉心指導

  高三體育考生參加專業考試需要考四項身體素質,分別是100米、800米、鉛球、立定三級跳遠。要想在短短的看似一年,其實不足十個月的訓練時間裡迅速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理想學校的專業錄取分數線,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必須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周密的訓練計劃。制定這樣的計劃對教練來說也是一個考驗,訓練量小了,身體素質提高不明顯,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強度大了,身體恢復不過來,影響第二天訓練,還容易帶來傷病。而且每個學生的優勢專案也不一樣,有的學生鉛球成績好,100米和800米差,有的學生800米成績好些,鉛球成績差等,針對這種情況,組訓老師首先是給不同型別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訓練計劃,然後在每天的訓練結束後及時反饋,詢問並記錄下每個學生的訓練感受,及時調

  整訓練的量和強度,經過努力,短時間便制定出了比較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對於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的專案,如鉛球,我們兩位指導老師採取統一講解和個別指導的方法,給學生分析原地推鉛球的技術動作,耐心細緻地講解動作方法並準確地示範動作,使學生在短期內便建立了正確的技術概念,但我發現有些同學在實踐中動作變形,通過分析我認為是這些同學的絕對力量和腰腹肌力量弱引起的,為此,組訓老師決定給他們吃小灶,加強上肢和腰腹肌力量,經過一段時間的有針對性訓練,這些學生的鉛球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對於那些100米成績較差的學生,組訓老師主要在提高他們的步長和步頻上下功夫,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培養良好的訓練作風

  在日常訓練中,除了系統地進行運動技術訓練外,組訓老師還要培養他們的組織紀律性,為集體爭取榮譽的責任感和堅韌不拔等優良品質,同時要培養頑強拼搏的訓練作風,加強隊員的集體凝聚力,讓他們為自己能成為訓練隊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五、要保證強有力的文化課程學習

  文化課程是最後高考成敗的關鍵,一般體育生的文化功底總是差一點,把文化課程學習還是要放到第一位,保證高效紮實的文化學習是體育生很難做到的,所以要十分重視文化課的學習,保證文化課學習的質量,始終把學習放在首位。對於成績下降的學生要及時處理,停止訓練先保證文化課才是硬道理。教練要積極和各科任老師經常聯絡配合抓好體育生的文化課。

  一年來,經過師生與學校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在今年的體育專業考試中,我校的體育考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7人上了錄取線,在最後的文化考試中,有部分考生沒有發揮出真實水平,最後成功考上12人本科***其中一本1人***。各項指標和兄弟學校相比均遙遙領先,圓滿地完成了學年教學校工作任務。

  六、分析不足,找出差距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一些高新技術逐漸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體育專業測試也如此,100米測試由手動計時變成了電子計時,考試全程都有電子監控,要求非常嚴格,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許多學生在測試中出現違例,影響了大多數學生的正常發揮。這也給我們教練員提出了警示,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動作更加規範,細節的把握上更加嚴格。同時更要加強心理素質訓練,讓學生學會在測試中調節好自己的心理,克服緊張情緒,能夠隨機應變,力爭超常發揮自己的水平。

  範文三

  轉眼間,一學年又將過去,我們的體育生訓練已經進行了兩個學年,回想兩年來和學生一起頂風冒雨,同甘共苦的日日夜夜,感覺確實有許多值得留戀的東西,現將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不足總結如下:

  高中階段的運動員學習任務緊,他們不可能像少體校的運動員一樣訓練,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訓練的效益,成了我們認真鑽研的問題。例如我們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借鑑了體育教學上的“快樂體育”理論進行田徑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在身體素質訓練時,我採用各種接力跑遊戲發展學生的快速跑能力。我在訓練中積極嘗試運用“多因素訓練法”。多因素訓練法是指一個練習手段能達到多種訓練效果。

  要帶好特長生訓練,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例如經常講一些我國優秀運動員是怎樣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創造好成績為國爭光的事例。使學生從小樹立起認真訓練,為校爭光的信念。再結合本隊的典型例子,如我隊一位同學在一次訓練中狃了腳。好了馬上主動提出要回來參加賽前的訓練,當然,單有學生自的積極性是不夠的,還要取得家長們的支援。父母非常疼愛孩子。少數家長仍有顧慮,一則怕參加訓練後影響學習成績,二則心疼孩子,怕累壞了,練壞了。我們也常碰到這個問題。我們向家長講清道理,講明訓練目的、時間、方法等具體問題,消除家長的顧慮,保證她的學習成績不下降。另一方面通過學校領導和班主任一起做家長工作。平時除了抓好學生的訓練外,還及時瞭解學生訓練的身體狀況反應。加強學生的營養供給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展望新的一學期,我將紮紮實實地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地不斷前進。爭取在來年的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