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銜接學習方法建議

  所謂銜接班就是為了使升學年紀的孩子,順利適應下一個學段,而提前進行相關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培訓。隨著市場的細分,初幼兒園升小學的銜接班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升一個年紀,都有相應的銜接班。為了自己的孩子,每位家長可謂是用心良苦,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小升初銜接的學習方法相關建議。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小升初銜接:初一新生暑期數學學科建議

  1、對小學的數學內容要進行復習鞏固,最好對小學的數學知識做個系統的回顧和總結,一方面為開學後的分班測試打好基礎,另一方面是及時做好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儘快適應初中數學的學習。

  2、對七年級上期的數學內容進行適當的預習,特別是有理數、方程、幾何圖形的基礎知識等,預習方式以自我學習為主,鍛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興趣,對我們日後的學習、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中學的老師特別喜歡會自主學習的學生!

  3、可以通過上網或去圖書館查詢等方式,瞭解一些數學的發展史、數的進化史、數學家的故事、一些數學方面的小典故或有趣的數學知識等,豐富自己的數學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在初中的學習中一定會讓你大顯身手!

  4、可以對一些感興趣的數學知識進行研究,寫出你的心得或數學小論文,發表你獨到的見解,進入新班級後,你的數學老師會特別的欣賞你!而你的新同學們也會特別崇拜你!

  5、完成從形象的直觀感性思維到抽象的邏輯思維的轉變。很多同學,小學時數學非常好,進入初中後數學成績直線下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沒能完成思維方式的轉變,還是用小學學數學的方法來學習中學的數學,自然不對路。其實學習數學哪有那麼難?只要大家打好基礎,學習數學也可以學出趣味,品出花樣,當然打基礎可不需要花拳繡腿,而要腳踏實地。

  6、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很多同學在升上初中後都會有一些心態問題,比如:馬虎、心浮氣躁、自卑、自傲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平時的學習和生活。因此要努力保持一個良好的、平和的心態。
 


  小升初銜接:如何快速過渡到新初一學習?

  進入初中,學習完全與小學不同了,面對你的將是七門學科,一天七節正課、五節自習,你將如何應對這麼多學科,而且要如何學好各科?這一天的時間如何合理安排、充分利用?這都需要你做好準備,做好快速的調整,快速的進入狀態,你將要做好以下過渡調整:

  學習環境的過渡

  適應了六年小學的學習環境,到了初中,往往有些同學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就會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了。因此就需要你儘快的適應學習環境,特別是我校寄宿制的學習環境。尤其重要的是要適應每一門老師的教學,要知道你不能改變老師,你只能去適應老師!切忌因對某個老師的好惡而對待學科的好惡。

  學習態度的過渡

  在小學階段,由於年齡小,多數學生在家長、教師的鼓勵、鞭策、“壓迫”下機械地從事學習,逼著學。初中後,“逼”的現象少了,學習是主動性的,明確學習是自身責任,學習是給自己學的,對自己要有責任感,激發動機,提高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

  學習內容的過渡

  小學主科只有數學、語文兩門,初中驟增到七門,而且課程的增加與內容的加深可能讓你有點不適應。因此要儘快的適應課業量的急劇增多,學會統籌安排各科,不能顧此失彼,嚴防偏科現象出現。重視對英語的入門學習,要重落實,重實效。

  學習方法的過渡

  小學由於年齡小,記憶力好,模仿能力強,學習過程主要是靠簡單、機械地識記、抄寫、背誦來完成。進入初中以後。班級人數增多,學科數增加,教師“逼迫’’ 減少,要在相同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效率就得改變學習方法,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一定要做到以下四點:

  ***1***養成課堂上專心聽講的習慣。克服聽課走神,提高聽課效率。聽課效率是小學到初中學習過渡的關鍵,初中課堂容量的增大,要求學生充分利用40分鐘的時間,跟著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認真領會,力求當堂掌握知識、當堂完成達標練習;

  ***2***作好課堂筆記。初中學科的急劇增多,同學們記憶量往往達不到,因此養成做筆記的良好習慣,要準備好“課堂筆記本”、“糾錯本”、“日記本”、“雜記本”等。
 


  小升初銜接:要做好心理、知識和方法的轉變

  小升初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轉折點,有的同學會出現嚴重的滑坡,進入了學習的“困難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有的突然變成“聽話生”,失去了原有的活潑和個性。資深老師表示,初小銜接,要做好心理、知識和方法的轉變。

  心理銜接

  讓高抬的心落回平地

  青春期身體的發育,學習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讓從小學剛剛升上初中的同學身心發生劇烈變化。跨入中學大門,本來帶著希望和好奇的新生們會發現初中的老師威嚴有餘,活潑不足,似乎很難琢磨,一點都不像小學的老師那樣和藹可親;上課的內容也很枯燥,甚至出現“冷場”現象……

  資深老師表示,小升初的第一關,是要幫助學生擺正心態。小升初的銜接首先是適時做好心態調整。這期間老師可能給學生一些適度的挫折教育,在學習、生活各個方面,肯定會遇到一些挑戰,目的是讓他們過分抬高的自我落回平地,再紮紮實實重新打基礎,以應對以後的學習。

  知識銜接

  溫故知新、歸納總結

  學生由小學到初中只升了一個年級,但在大綱要求、教材內容,知識難度,學習要求、能力要求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

  如從小學的形象思維到中學的抽象思維,學生由於年齡關係及生理心理上的特點,他們更習慣於形象思維,需要重新學習歸納總結的方法,把知識的特殊性過渡到一般性。再如從模仿性到創造性的轉變,學生在小學裡習慣於做題之前老師給一個樣式或以書上的例題為標準,模仿成了習慣,而初中需要學習尋找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知識點間相互靈活運用,需要學生學會溫故知新。

  方法銜接

  從“捧著學”向“自主學”轉化

  在小學,一般以被動學習為主,而中學的學生必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獨立學習的能力。而良好的學習方法孕育在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因此進入初中的新生,首先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

  小學裡,教師教到哪裡,學生就學到哪裡,習慣由教師安排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以簡單識記、機械操作等為主要目標,難以適應初中階段學習的要求。學習方法的轉化,不僅要“學會” 而且要“會學”,“會學”更難以掌握。

  資深老師提醒,初一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一年,如何聽課、如何記課堂筆記、如何複習都要重新規劃,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潛力,促使他們從“捧著學”向“自主學”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