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為話題的作文滿分模板

  朋友圈也好,微博或是其他也罷,都是人際圈子的一個互動平臺。微信朋友圈,這個圈子其實很大,大到各種所謂的朋友都能出現。下面是小編帶給大家的以“微信朋友圈”為話題的優秀作文,歡迎閱讀!

  微信朋友圈為話題的作文篇1:朋友圈的人和事

  作者:羅瑜權

  這兩年,部落格、微博使用人數漸漸下降,人們興起用微信作為社交工具進行日常交流,通過微信瞭解新聞、獲取資訊。只要手機能上網,微信帶給你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手機的長期使用使人變得越來越懶,存下的幾百個電話號碼使用率也愈來愈低,只是偶爾有事時打個電話或重大節日發條簡訊而已。但微信的使用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閒暇時開啟朋友的相簿,翻開圖片、文字,看到的是朋友的心靈雞湯、體會的是朋友的人生智慧、分享的是朋友的幸福生活,虛擬的空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朋友“安逸的版”,書法家,其父親是已故著名書法家侯正榮。我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侯氏書法——不僅傳承了侯正榮先生的書風,而且吸眾家之長,形成獨到的風格,用字造型優美,墨色變化豐富,字型雄渾自然,行雲流水,深受朋友喜歡。

  朋友“青石板的愛”,是名年輕的退伍軍人,為了宣傳家鄉昭化古城,經常拍攝家鄉的美麗風光,發到微信、微博和部落格裡,讓大家通過小小視窗,瞭解昭化古城的歷史淵源和現狀。

  女孩愛臭美,什麼好吃的,漂亮衣服,美麗倩影,都在微信裡晒。有一位女教師,好旅行,愛照相,經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發在微信裡。有一天我遇到她,談起在“朋友圈”裡發的這些,她說想讓圈裡的朋友看到她家的幸福生活,把快樂分享給大家,還讓我多為她點贊。

  微信是一種人生,朋友圈裡五花八門的文章,每次都有一些好友在默默點贊,每次都有一張張傻笑的評論圖片。這些點贊和發圖片的人中,不管是誰,都要謝謝他。忙於事業、家庭,說累也累,說不累也不累,而生活滋潤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邊有一幫好友為你點贊。當你看到你朋友圈的好友落寞時,默默給個贊鼓勵他;當你看到你的好友在朋友圈意氣風發時,不妨也默默點個贊提醒他。

  微信朋友圈為話題的作文篇2:朋友圈的真相

  自從各類社交平臺產生後,我們尋求被他人發掘和認可的慾望有了無限可能:人人網的頁面瀏覽數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受關注的人;微博上有成千上萬粉絲的大V告訴大家,我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微信更是開闢了供個人經營的公眾平臺,告訴大家,我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粉絲數、瀏覽量、轉發率、贊、評論……我們開始用這些數字來衡量自己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價值,這些數字彷彿比它背後所度量的那件事更具有說服力。而自從有了這些數字,我的朋友圈裡彷彿每個人都成了佔地為王的一方諸侯,時刻都在用一種貌似謙虛的方式展示著自己的優秀。

  “這是我前一陣寫的稿件,又被轉載了。總有人約出書,到底答應不答應呢?”

  “小夥伴非要給我做專訪,只好答應了,其實也沒做出什麼成就來。”

  “最近又上了兩個節目,拍了美片,你們可不要說我胖啊!”

  “諸事不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體味人生。”***附自拍***

  而緊跟著這一條條新鮮事的,是評論裡此起彼伏的男神女神、人生贏家。

  前一陣一個大學學妹申請加了我,通過後一聲招呼沒打,一句問候未說,出於好奇,我點進她的朋友圈轉了一遍,差點就沒能回來:今天我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採訪……今天我創辦了創新性的公眾賬號……今天老闆讓還是新人的我獨自去談客戶……今天我之前寫的稿子被北大引用了……看得我後背起陰風,腦門落冷汗,滿心都是被年輕一代的優秀所捶撻的震撼:我活至今日,竟不知世上還有如此優秀之人。然而略略轉念,若是按鈕一劃,將朋友圈遮蔽,你在我的人生中莫說捶撻,怕是連撩撥都算不上吧。

  有時看到些自秀好感的言論,我總是想有一個匿名送雞皮疙瘩的選項,只可惜朋友圈的功能設定總能輕易地讓朋友“圈”了你,看不過去、懶得理甚至覺得噁心的,最多也就是不讚而已——誰會真的撕破臉皮告訴你“拜託美圖秀秀磨皮都磨平了的自拍就不要發了”或是“求你同一篇文章發在不同的賬號上就不要每次都自轉一遍了”,畢竟退一萬步講,大家都還是“朋友”。

  在紛繁雜亂看不到背後真相的朋友圈,尤其是自媒體的存在,讓每個人都成了能講故事的人,把自己做的事說與他人聽,以此來體現:我的經歷值得被惦念,我的努力讓世界改變,我的人生絕不如水般寡淡,我的未來會讓所有人閃瞎眼。可是親愛的,如果這個瞬間,我遮蔽了你的朋友圈,你是否還能如此這般信誓旦旦?

  親愛的朋友,請不要再把你自己的優秀說與我聽,這個世界之大,明眼人之多,我相信以你的出色,我會無法迴避那終有一日鋪天蓋地的影響力。若是我暫未接收到關於你的資訊,想必你尚需再鍛鍊些功力。當然這些話是批判也是自我反省,虛榮的人性讓我們都無法逃脫對那些讚美之詞不能自拔的上癮。可羅素說:“我們為什麼而活?”

  因為愛,因為對知識的渴望,因為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下一次,不如想想那甚至未曾有過手機的人群,他們仍在溫飽線上舉步維艱。所以請讓你的優秀散發到這個世界中去,最好能在人類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等到那一日來臨,我自然會發自心底地給你一個點讚的愛心。

  微信朋友圈為話題的作文篇3:到頭來朋友圈弄丟了朋友

  作者:渡渡渡大爺

  一直以來,我覺得比起微博,微信更為可怕得多。

  在現在這個見面說了沒幾句,就會熱絡地說“你有微信嗎”的世界,交換微信都成了一個基本禮節。有時候哪怕你不想,但是對方只要有了手機號,加你的微信易如反掌,那麼你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呢?

  我媽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她不喜歡別人在微信朋友圈裡面老是轉發連結,有一次她很抓狂地指著一個人的朋友圈對我說:“這個人的人生中就沒有一點自己想說的話嗎?”

  我想了一會兒,對我媽說:“也許不是別人沒話要說,只是覺得不合適說。”

  以前剛開始用人人和微博的時候,一有不開心就會發上來。上課太困要發,作業太多要發,半夜複習還要問一句有人在嗎?不久前翻一下所有的微博,才發現自己原來發了好多現在看起來都很蠢的話,轉發了無數矯情的言論。以前覺得非說出來不可的事情,現在覺得也就那樣。

  再也看不到有人會發狀態抱怨說和男友吵架,質疑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也不會有人說一些生活裡遇到的尷尬事,或是輕易地表達自己的憤怒。目之所及,畢業以後,朋友圈的味道就變了。留學的小夥伴們做起了代購,進了銀行的小夥伴開始每天發哪個產品的利率高,去他們銀行存錢怎麼划算,貸款怎麼便宜。進了外企的每天都是“滿滿正能量——Fighting”或是“品牌新聞”,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例如做迴歸身心、做養顏護膚的,那就是每天都在刷屏的節奏了,宣傳自家的產品有多好,讓人起死回生、返老還童,也不知道他們自己會不會相信。

  除了工作以外,就是“今天去哪裡吃飯了好幸福”、“今天去哪裡度假了好開心”,最差的也是“今天要做一個有收穫的人”,到處都是一片虛假繁榮,大家開始只po開心的事情,那麼不開心的事情呢?

  人長大了之後,朋友圈就再也不是隻有朋友了,長大了,就算再難過,也不會共享情緒了。

  那些一往無前的“我有話要說”,通通變成了“今天我很好”,倒像是那夕陽下的奔跑,是我逝去的青春。

  以前那個會抱著我哭的唐再也不見了。會飛奔到我寢室和我擠一張床的唐消失了。她沒有了情緒化。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些懷念那時候的她。許是我也並不願意承認,在畢業之後我們不再那麼親密無間,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們很少見面,大多就是在朋友圈裡互相留個言。

  唐,這是成熟了吧。

  原來社交媒體,終究是為了社交而存在的。你無法在上面看到你朋友的真實生活,你無法瞭解到你的父母是否真的快樂。朋友圈也好,微博或是其他也罷,都是一句“請組織放心”的保證。如果真的還顧及他們的話,多給他們打打電話,多見見面,每一種都會比通過朋友圈點贊來得自然。

  從前誤以為,社交媒體拉近了人的距離。現在卻發現,它把我們的真實越推越遠。破壞了溫情脈脈的交流,簡化了彼此間的體貼,我們住進了社交媒體,就像住進了一個玻璃房子,四周看到的都是拿著劇本的演員,然後我們也開始按照劇本來進行同樣的表演。

  一開始沒想過,到頭來,朋友圈弄丟了朋友。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微信朋友圈為話題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