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政局實習心得_財政局見習體會

  實習一直是高校實踐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對高校學生,尤其是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專業知識的鞏固和運用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帶來的在財政局實習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在財政局實習心得篇一

  財政局的機關幹部都很隨和,我剛去財政局的時候,就感到了單位長輩那種熱情。任科長細心的講解一些來財政局裡實習的要求,讓我們有困難就找他。我被分配到機關黨辦,辦公室的郭書記給了我一本《銅川市財政局機關管理制度彙編》,郭書記是我的指導老師,我基本能理解此舉的用心良苦,意在培養我的規則意識。郭書記為人謙和熱情,也很照顧我,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事的經驗。覺得我們這些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是單位長輩們就當我們是孩子一樣,指導和照顧我們。我們經常聊一些當前的時事新聞,也算互相學習吧。

  其實我在機關見習主要就是幾件事情:看資料,送資料,列印和影印資料,整理資料,這是個人感性的理解。一段時間後,也就基本明白了自己的任務。整體上的工作也就是:1、協助科室整理資料,收發檔案,接聽電話,以及書寫一些非核心材料;2、銅川市上半年督查報告的部分編排整理修改;3、協助科室整理編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材料;4、臨時性的任務,如配鑰匙,取送東西等。在這些小任務中逐漸學到了許多程式性的知識。來財政局後,每天都會逐條記下今天做了什麼事,什麼資料,領導交代的任務有無完成,雖然大部分時間沒有重要的事情,也算是每天對自己的一個總結。財政局的機關幹部都是民主平易的作風和態度,完全沒有盛氣凌人以領導自居。反觀諸己,卻自意時不時有些唐突冒昧,深感歉意。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工作閒暇間翻閱了《銅川財政》,《銅川市財政局機關管理制度彙編》,《財政補貼政策彙編》,《當代陝西》,《陝西日報》,《銅川日報》,《陝北觀察》,《三農週刊》,《三秦新視野》,《銅川地稅文苑》,《西部財會》,《銅川財政文學》,《中國財政》,《中國財經報》,《銅川市財政系統“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喜迎集中採訪活動資料彙編》,《公務支出管理制度選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資料彙編》等和財政乃至陝西整體省情的相關資料,學到很多東西,有許多政策性理論性知識與當前的財政動態,也有讓我驚訝的前輩們的經歷,老練和文學素養。特別是看到郭秀明同志一些資料,深受感動鼓舞,其光榮事蹟言行,可謂不朽,讓人高山仰止。

  通過翻閱資料和觀察,大致瞭解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情況。巨集觀層面,如考核監督機制之運作,分稅制,審計制度,過渡戶,轉移支付,公車改革,廉政建設等,從規則和操作上,有了一些更深入的瞭解。大致瞭解到銅川乃至國家的財政狀況,公務員的處境問題,西部地區發展的問題。銅川新區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城大而人少,經濟還不活躍。如何發展新區經濟,吸引常居人口,提高內生髮展動力,是目前所要考慮的關鍵。此外,銅川民生政策有很多特色之處:如銅川民生支出比例較大;購買公共文化演出服務;三農方面“糧食補貼”、“地膜玉米補貼”、“農機具補貼”等53項、“一卡通”兌付制度等,不勝列舉。

  機關的工作其實繁瑣又複雜,不是想象的都是些所謂的大事機要,大多數是一些簡單卻又需要謹慎的小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失誤。如有一次我在協助郭書記組織一個上半年督查報告,由於自己缺乏經驗和細心,就出現了一些問題。

  公務員位處其間,受到工作性質的限制,畢竟感同身受者少而誤解者多,僅此而已。這種滋味,實為當局者清而旁觀者迷了。應該看到,政府在轉型,服務態度在改變,從報到之前政府的親切簡訊,到現在辦公室裡的微笑服務,處處彰顯。機關工作此時脫去了神祕的面紗,而真實且充分的展現在我的眼前。身處其中,才能品嚐箇中滋味。

  鄭板橋詩寫的好:“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如今時移世易,那種封建給予式的“關懷”縱然已經落伍,但是作為公務人員,人民公僕,還是更需要時刻為人民群眾著想,解決實際問題。

  在財政局實習心得篇二

  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同時也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今年暑假我在新密市財政局進行了短期的實習,短短半個月的寶貴實習經驗和感觸足以成為我邁入社會的一筆寶貴財富。

  河南省新密市財政局是該市一切政府機關、行政企事業單位的主要財政收支預算核算機構,主要業務包括:貫徹執行黨和國家財政工作的方針、政策,編制全市財政規劃和財政收支預、決算,籌集、調撥和管理資金,監督和指導個部分的財務活動。具體說來有,為中小學校學費、職工工資預算核算、各類費用支出審批、核算及調撥款項,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工資核算預算工作、職工福利保障級單位運作中需要的支出預算核算工作,徵稅收入上報上繳資金調動等工作。

  單位領導將我安排在核算中心,核算中心一共7組,各自分擔著不同的工作。而我所在的這組主要工作是給市委5大領導班子,分別給政府辦公室、市委辦公室\人大、政協、審計局\組織部辦公室\宣傳部、紀檢委、統戰部、衛生局\教育局\建委、綜合執法、物價局、計生局\市委車隊\財政局等1xxxx的各項核算工作,實行統一核算制度。剛來的幾天接觸的就是1月末工資核算及各項消費支出稽核工作,這個工作主要是對工作中需要的一系列消費支出進行審批核算。剛開始幾天我只能幫忙做一些傳送單據、影印打字、做表格、找領導蓋章的輔助性工作,隨著對業務的慢慢熟悉和春節臨近工作日益繁瑣,我也開始做一些基礎的核算工作。短短二十天的實習讓我收穫頗豐,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工作中團隊工作意識很重要,這裡的團隊意識不僅是指合作團結,更主要的是把整個工作看做一個鏈條,而自己的工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節。剛開始做預算的時候單位的前輩們就一再叮囑說核算工作是最繁瑣的,不容任何紕漏和滯後,因為不但要儘早做好預算,還要積極向上級彙報工作程序,不耽誤各個單位的工作程序,因此春節前夕單位的同志們各個都很忙碌,老是忙得頭昏腦脹的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工作對於整個大局來說是多麼重要。其次,工作不分輕重,小事情也有大學問。就拿找領導蓋章來說,雖然僅僅是跑腿活,卻要求我必須懂得如何更好的與領導溝通,這是基本的職場禮儀,還要求我能夠更清晰完整地表達審批專案單位等等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實踐結合理論才能達到效率最大化。隨著遞業務的逐漸熟悉和春節前夕業務的增多,我開始接觸一些基礎的核算工作,第一天由於對核算技巧和Word以及表格製作知識的生疏,導致我影響了整個組的工作程序。晚上回到家,我翻出大一的基礎會計和計算機基礎課本,溫習了這些知識,以後的幾天學以致用慢慢熟練起來,終於順利結算完了各單位工資預算沒有拖組裡後腿。第四,我新瞭解到了在課本上沒有學到的東西:績效評價。績效評價是財政改革的一個亮點,與審計不同。它在事前,事中和時候都有評價,側重對資金使用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評價,就是所謂的3E原則。資料後,才體會到政府部門對資金的利用率是如此的低,每年全國的“三公費用”總數高達9,000億元***難怪人們對公務員頗有看法***。這個數字是一個什麼概念呢?9,000億元接近2005年財政收入3萬億元的1/3;是中央財政2005年用於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總支出1,168億元的3倍;是用於“三農”支出2,975億元的3倍……可以說,建立績效評價體系是必需的!從納稅人的角度上看,這也是幫助納稅人監督資金流向的好方法。財政資源來源於納稅人的貢獻,納稅人對這些資金的用途和效果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績效評價使財政管理從注重資金投入的管理轉向注重對支出效果的管理。它主要包括3點:1、以致出效果為物件2、以“公眾”受益為目標3、引入成本概念

  根據這半個月實習的所見所聞,結合大二上學期學習的專業課程財政學,對於財政專業知識也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轉變財政職能是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面對2 1世紀新的挑戰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 ,我國的財政職能還明視訊記憶體在著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 :財政職能的界定還不夠明確和規範 ,財政支出的結構和順序還應進一步調整 ,有些重點方面還要突出和加強。一些應由企業、個人或社會其他方面承擔的職責 ,財政還未完全放開 ,還在過多過細參與微觀經濟活動和某些事務性管理。而本應由財政代表國家、政府參與分配、管理的領域卻又未能有效地負起責任。各地和某些行業不同程度的“亂收費”,不僅造成財力分散 ,而且還是貪汙浪費、導致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加之 ,財政支出結構不盡合理 ,有些該辦的事沒錢辦 ,不該管的事管多了 ,致使久已存在的矛盾更加難以解決。因此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 ,振興國家財政 ,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快財政職能的轉變。

  二十天的財政局實習使我有所見,有所,有所想,有所悟,有所得,這些不僅鞏固了我的專業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為畢業後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了基礎,也時刻提醒我學習需結合實踐才能牢固,必將成為我以後求知生涯中的一筆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