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築設計研究畢業論文範文

  在“綠色建築”設計中,目前由於注重地域條件和客觀環境不夠,實際不節能的“節能建築”和盲目累加新技術的“綠色建築”並不少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小型建築設計教學改革探討 》

  摘要:小型建築設計課程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不可或缺的一門建築設計課程,它同時也是建築學專業的入門必修課。同一門課在兩個不同的專業中的教學目標必然各有側重。建築學的教學內容並沒有根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特點進行調整。因此我們考慮重新設計該課程的教學。以下是調整思路後對小型建築設計教學改革做的一些嘗試。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小型建築設計;教學改革

  一、小型建築設計課程的特點

  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小型建築設計課程起到一個聯絡室內設計課程和景觀設計課程的作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其他研究內容***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可以說都是圍繞著建築這個主體展開的,該課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1.綜合性與複雜性。每一個建築的設計都是一個綜合系統的設計,都已包含建築的多方面的基本問題。文丘裡在《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一書中指出:今天,即使一座單一的房屋在單一的環境中,其設計要求、結構、機械裝置和建築形式就會遇到各種以前難以想象的衝突。撇開這些問題不談,單是根據建築室內空間的邏輯關係來安排空間的秩序,對學生來說就是一個難點。而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以上這些問題交錯在一起,它們之間是一種動態的關係,不可以分解開而逐個解決,設計不是直線發展的,沒有特定目標,所有的問題是限制也是機遇,掌握所有條件的預期結果,平衡各方面的要求與問題,並突出與眾不同之處。因此,建築設計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並且比較複雜的課程。

  2.邏輯性的思維方式。建築設計在空間佈置方面要更多地考慮各空間的邏輯關係。比如:餐廳與廚房應該緊密相連,多層建築的衛生間的垂直位置應該在相同的範圍,不同功能的房間對採光的要求不同,其安排的朝向也就不同,等等。

  3.理性與感性結合、空間的邏輯關係的分析是用理性思維,通過理性的分析確定空間平面佈局。建築的造型設計是形象思維,建築外觀可以反映建築內部格局,也可以不反映內部空間。雖然我們常說建築真正用到的是它的內部空間,正如老子所言:“當其無,有室之用”,但建築的外觀也是建築設計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希望“美”的建築的外型與合理的內部空間相得益彰。“美”又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形式美的法則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界限,設計中也很難以理性的分析得出一個“美”的樣式。所以,如何在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之間轉換,並將二者合二為一,是設計構思中要注意的問題。

  二、小型建築設計課程面臨的問題

  1.教學內容的問題。一般建築設計教學是按建築學專業的目標,要求學生完成一個獨體的小住宅,做到方案階段。對建築面積、功能、造型、圖紙規範、作業數量等有詳細要求,整體教學重結果,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工整的繪圖和手工模型的製作。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研究內容基本是圍繞著建築展開的,建築室內環境是室內設計的範疇,建築外環境即景觀設計的研究範疇。作為第一個專業設計課題,小型建築設計的教學目標定位是決定該課程教學思路的關鍵。既然環境藝術設計研究內容是圍繞建築展開的,建築在其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中介或紐帶。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了解建築設計的入門知識和基本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同樣是以建築設計為題,環境藝術專業與建築專業的教學目標必然有差異,其差異是由專業特點所決定的。建築學專業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業主的需求、場所的特點;②建築功能;③空間安排;④外部造型;⑤材料與結構等。由於建築學專業在該課程前後有相應的配合課程***結構、材料學等***,所以一個小型建築課程可以要求面面俱到,一次不能解決的問題還可以在後繼課題中再次研究,以培養一個專業建築師。環境藝術專業開設本課題的目的是以此讓學生建立起組織安排空間的能力。以建築專業的目標去要求環境藝術專業的教學就會有偏頗。另外,環境藝術專業的學生沒有建築設計專業的理論基礎,之後也沒有後繼的相應課程,四年裡只有一次這樣的建築設計課程,如果按建築專業的目標去教,就會讓這個課與整個教學體系脫節,課程對環境藝術專業的作用就被弱化了。

  2.教學模式的問題。《小型建築設計》雖然只是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個很小的專題課程,但它在環藝專業的人才培養中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專題,但它同樣涉及到了設計的其他因素,如歷史、地理、人文以及哲學等。而現有課程的教學模式比較重視學生設計中的功能佈局與使用以及製圖的完整性與規範,而對培養學生設計資訊的採集、設計概念的產生與思考、思維的活躍性上重視不夠。其結果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設計方案的單一化、思維的僵硬、對設計的理解過於簡單和膚淺,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及設計圖形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等方面的問題。

  3.教學方法的問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基本以灌輸式的教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提出設計中要注意的重點,然後學生就開始著手設計繪圖,教師再在這個過程中提出修改意見並讓學生完善。課程結束時,多數學生的作業成績令人滿意。但在此後的設計課程中,學生卻表現出對設計的認知度較差、對設計沒有概念、創新意識相對較弱、缺乏創造性、思維侷限性強等特點。

  三、教學內容調整的基本思路

  1.修訂教學大綱,突出重點目標。首先是要明確環藝專業中該課程的目標,明確了目標,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對於之前完全模仿建築專業的教學大綱該做相應的修改,突出本課程的教學重點。其一是住宅建築空間組合的理性分析與佈置,空間的平面和垂直佈局安排,空間的尺度、空間流線、空間主次、秩序、空間的分隔與聯通等這些是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另外還有空間的大小與人的心理感受涉及環境心理學的問題,以及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成果的利用。其二是小型建築的外部造型手法的學習與構思推演。至於其他的相關部分,不是本專業的教學重點,暫且放在一邊。通過一系列的考察、分析,讓學生真正開始對設計構思有初步的概念,能理性地去尋找問題,主動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材方面可以選擇《建築空間組合論》、《建築語彙》、《建築設計方略———形式的分析》、《建築形式的邏輯概念》這幾本書作為主要教學參考書目,另外再準備一些建築設計案例的資料作為補充。

  2.解讀大師作品,引導學生從案例中找方法。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小型建築課程時間太短。學生是剛接觸建築設計,畢竟沒有設計的經驗,自身對建築設計中要面臨的問題考慮的深度以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有限。第一次方案的結果常常是功能上有諸多問題,顧此失彼,並且造型比較簡陋,學生自己也不滿意。初學者一開始就要自己創造出平面佈局合理且造型美觀的建築造型的確有難度,教師的引導很關鍵。首先學生要注意的是方法論的問題,即以什麼樣的方法論來解決相應的設計問題。學生現在沒有經驗,那就要從設計史中的著名案例中去找方法,解讀大師作品是很好的方法。我們選取現當代建築代表人物,從柯布西耶到哈迪德,對他們的一系列經典的小型建築作品展開分析,通過找尋他們的建築思想作品的發展軌跡,試圖建立一個我們對建築基本判斷的平臺。全面瞭解和把握建築大師們的建築思想和他們的作品、他們的建築特點和語言手法,這些能幫助我們構建發現和解決設計問題的思維方式。這方面的參考書有《大師作品分析———解讀建築》系列。

  3.加強設計思維訓練,提高學生分析能力。針對環藝學生的特點,我們對我院的小型建築設計課程教學重新進行了設計。課程時間為三週:第一週學習大師。大師作品分析,通過平面、立面、剖面分析建築空間關係。教師以設計大師案例的形式來引導學生了解和認知小型建築設計的方法和步驟,瞭解大師對於設計的認識和感受,瞭解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認識和理解了大師的作品後,讓學生以3~4人為一組,自行選擇一個著名設計師的作品,分別從設計背景、設計思想、空間組織、材料運用等方面蒐集資料並分析和闡述作品的內涵。這個步驟可以使學生掌握自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自行分析更加深入地瞭解大師在創作過程中的思想活動,也可以從中驗證前一階段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第二週思考。建築空間安排的思路與住宅設計規範解讀,根據設計任務書,完成小別墅的三個方案的設計草圖與空間分析圖。此階段讓學生以個人為單位,尋找三個不同大師的不同作品,以繪圖的形式來了解和分析作品的設計意圖,瞭解空間、造型、材料、環境等因素對於設計作品的影響。通過已存在的作品逆向分析空間的組織和功能分割槽的佈置,為下一階段自行設計奠定認識基礎。從培養和啟發學生的設計概念入手,使學生儘可能多地去尋找靈感,發掘靈感的來源,可以先從基本的幾何形體元素入手,通過平面構成中的加減、疊加、拼接等手法來自由組合空間的佈局,也可以從功能出發,先行建立各個功能空間的位置及大小,再從各功能空間之間的連線組合得到一個空間的佈局。平面佈局成立後,再由平面佈局推導空間立體佈局。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由平面向立體空間發展,這樣可以使第一次接觸設計的學生更容易上手。第三週推敲與設計表達。教師協助學生從三個草案中選出最有自己特點的方案,重點分析,將其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並用圖紙準確表達其設計意圖。

  四、多種教學方法的嘗試和探索

  隨著社會的發展設計形式的不斷更新,迫切需要我們對現有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打破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創造出新的多形式的互動教學模式,小型建築設計課程的多種教學模式就是以培養學生在設計中開拓創造性思維能力為目的,採取課堂教學學習、圖文資料學習和實踐學習形式,將理論與實踐、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調查與分析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的思維模式,從而在實際的設計活動中更為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切實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作者:葉硯蕆 單位: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傅禕.建築的開始———小型建築設計課程[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2][美]羅伯特•文丘裡.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篇二

  《 建築設計問題分析與解決對策 》

  摘要:基於建築設計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基本要求,從建築設計、節能環保設計、建築裝飾設計三方面,分析了目前建築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提高建築專案的整體設計水平。

  關鍵詞:建築設計,節能環保,建築裝飾,優化設計

  建築設計工作作為建築專案實施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其設計的好壞對於建築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目前,我國建築設計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建築設計過度追求立面效果、建設節能環保設計未結合實際情況、建築設計與裝飾設計未統籌協調等問題。建築設計不僅包括建築立面的設計,還包括建築內部空間的設計,建築外部環境的設計,建築設計應該從建築整體的全域性設計出發,在建築設計過程中任何一方面考慮不足,都將影響著建築的成本和使用質量,因此需要特別對建築設計過程進行全域性整體化考慮,採取有效的設計方法,消除一些不利影響因素來解決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建築設計的基本要求

  國務院最新提出建築設計八字方針,為“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因此需要對建築設計過程進行相關要求。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考慮到建築的具體使用功能,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對建築物功能的基本要求,這就要對建築的平面佈置,流線組織,室內的光環境,聲環境進行統一的優化設計,同時要考慮到人體工程學和環境行為學,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使建築達到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其次建築設計應該考慮到總體規劃性要求,單體建築作為總體規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脫離不了社會大環境,因此,建築的設計過程應該根據周圍的環境以及國家政府的相關要求,不能做出違背法律法規的設計,要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考慮到原有建築的狀況,道路的走向,基地面積的大小,建築的間距、日照、通風,以及城市綠化等等問題,來滿足總體規劃的基本要求。然後在建築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建築空間組合特點,選擇合理的結構、裝置佈置方案,目的是在滿足建築安全適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源浪費,減少投資。建築設計應該考慮到建築施工成本以及投資預算,建築設計的使用要求和技術措施要和相應的造價、建築標準統一起來。再次,在建築設計過程中,結合建築單體和總體使用要求,對於建築使用的材料裝置工藝等也要進行選擇,滿足可持續發展環境下綠色建築的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要求,儘量選取綠色環保的建築材料,選擇適合建築實際情況的裝置工藝措施來達到綠色建築的要求。最後,建築設計還應該考慮到建築的美觀性要求,建築是社會的物質和文化財富,在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處於社會中還應該考慮到建築的美觀性要求,因為美觀的建築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們的心情更加愉悅,工作和生活更加舒心。

  2建築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建築設計存在的問題

  建築設計過度追求立面效果,由於我國建築行業發展的特殊國情,形成了建築市場的非常快的節奏,再加上行業及市場體制不夠完善,導致建築設計方案階段以立面圖是否美觀做定論,忽視了建築體型組合與結構形式選用是否合理、建築平面佈局與周圍環境和建築是否協調和統一、建築內部空間尺度是否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建築內部房間的通風和採光是否被建築體型和周圍建築所限制和干擾,建築立面體型下的裝置和管線佈置是否合理,建築立面是否與綠色建築節能要求相符合,建築立面材料及構造在施工和使用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諸多因素,導致後期設計實施中經常出現分割槽不夠合理、流線不盡合理、造價偏高,使用過程中內部聲光環境不合理、細部構造處理不到位,材料工藝出現安全隱患等諸多問題,對建築的設計建造和使用維護產生了一系列影響。

  2.2建築節能環保設計存在的問題

  建築節能環保設計是建築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可持續發展的主題下,設計綠色建築已經成為今後設計的發展方向,但是在目前的建築節能環保設計中,普遍存在未考慮實際情況,為滿足規範或規定要求,選用不適用的工藝和裝置,如為達到立面效果選用了能耗高的圍護結構或工藝設施,對用水量很小的建築設計選用中水回收設施,對降雨量很小的地區設計雨水收集系統,對嚴寒地區選用全玻璃幕牆等,既增加了建築前期的投資,又對後期使用和維護帶來了負擔,造成了對資源和能源的浪費,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相違背,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築要求。

  2.3建築裝飾設計存在的問題

  由於我國的國情和建築業發展的特殊環境,導致現階段建築設計和建築裝飾設計是兩個獨立的設計階段,建築的內部空間使用和建築結構裝置電氣設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同一個建築的建築和裝飾設計由不同的設計單位在不同的時間段完成,造成了裝飾設計與前期施工圖設計的許多脫節和不合理現象,主要容易出現的問題包括:裝飾設計變更了原有建築的平面佈局,使用功能,牆體分隔,甚至影響了原有建築結構構件受力分佈,其還變更了原有建築採暖系統或通風系統等裝置工藝、電氣線路及開關燈具,造成的結果是影響了原有建築的平面流線和功能組成,影響了原有建築的防火和疏散,影響了原有建築的結構安全,影響了原有建築的裝置和工藝佈置,影響了原有建築的電氣安全和照明使用,最終對建築的功能使用、建築防火、安全疏散、建築結構耐久性、建築裝置的合理佈置、建築電氣的正確使用造成了相關的許多問題,同時造成了建築的返工和二次投入,對資金和資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

  3建築設計過程的優化改進對策

  3.1建築設計優化

  針對於當前我國建築設計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應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提高建築設計行業道德水平,避免不正當競爭,對前期設計階段制定統一的時間要求和技術標準,在方案設計階段加強建築的結構佈置及形式、裝置工藝及選型等相關穿插設計的優化審查,同時不斷的提高設計人員各方面的設計能力和認識,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增加對建築內部空間的聲環境和光環境設計,對室內空間的尺度按照人體工程學和環境行為學進行綜合考慮,為使用者創造一個舒適自然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對建築材料的選用要因地制宜的選用合理經濟適用的材料,不能盲目的採用新材料新工藝,同時對建築細部的構造安全性進行必要的論證,挑選出最合理的設計方案,不給建築後期使用和維護留下安全隱患。

  3.2建築節能環保設計優化

  對於建築節能環保的設計,除了認真執行節能規範的要求外,筆者認為公共建築要合理選擇外牆窗戶的形式和大小,避免能耗增加能源浪費,建築能耗指標應進行模擬驗證,避免盲目套用修改指標,造成設計和實際不符。建築的綠色環保設計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選用投入小收益大的節能環保工藝措施,避免選用與當地的氣候環境不適應,與廠區的生產工藝不匹配,與建築的使用功能不能很好結合的綠色建築措施。同時不能盲目注重追求綠色建築的星級而流於形式化,使許多裝置在實際使用中成為擺設,造成資源和能源的二次浪費,與綠色建築的大原則相違背。

  3.3建築裝飾設計問題優化

  建築設計施工一體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國家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法規,其中建築設計一體化包括了建築設計和建築裝飾設計,一體化設計後避免了建築設計和裝飾設計無法結合的許多問題,同時保證了建築設計、裝飾設計與施工的協調統一,對原有的設計意圖,平面佈局,流線組織都能很好的保留和實現,對建築結構、建築裝置工藝、建築管線、建築標誌與建築裝修能夠統一考慮,既保證了建築功能完整,結構安全,裝飾美觀,又避免了裝飾過程中的各種返工,對人力、物力、財力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實現造價成本的優化,對提高建築的整體適用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專業化、一體化的設計,建築對於建築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建築設計從業人員應該重視建築設計工作、完善行業標準、提高綜合設計能力、重視綠色建築設計、逐步推進建築設計一體化,通過合理有效的對策來解決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建築專案的整體質量,最終實現我國建築設計行業的健康、完美髮展,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提供空間物質上的保證。

  作者:曹建峰 單位:大同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參考文獻:

  [1]張立勇.淺談建築設計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3***:75.

  [2]連妤莉.淺談建築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建築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4***:33.

  [3]曾慶華.關於綠色建築設計問題的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9***:196.

  篇三

  《 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築設計探討 》

  1前言

  自然環境問題是當前人類發展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當前人類的發展進步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自然環境,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人類愛護家園、愛護環境。所以說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發展道路上的重要難題,人類要將身邊的各個領域方面與生態環境相結合,做到環境能源的節約節省,建築設計就要結合當前生態文明,實現建築與生態環境的一體化,運用生態技術進行建築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建築建設水平,還能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

  2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築設計的主要內容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然而在人類發展進步的今天卻在不斷的破壞生態環境,可以說我們當前身邊的一切都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得來的。由於人類發展建設需要大量資源,大自然成為了人類伸手不斷索取的資源庫,近年來自然環境越來越差,地球上許多的自然資源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短缺,目前自然生態系統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人類的生活,人類未來的建設發展必須要考慮到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威脅,要將人類自身的發展和自然環境緊密的聯絡在一起,所以說,加強對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是當前建築設計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人類未來的建築設計任務一定要以環保為主要宗旨進行設計,本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經濟,在生態文明視域下進行建築設計。

  3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築設計三大型別

  3.1節地節能建築主要介紹

  當前的生態綠色建築中存在一種“節地節能建築”很是流行,顧名思義,這種建築的建築理念就是在建築建設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節省資源,並實現物質材料的二次利用。節地節能建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面的體現,將廢舊的材料回收進行二次加工再次用於建築建設,在建築建設的過程中設計留出清潔能源設施安放處,例如:太陽能熱水裝置的安置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浪費,也可以降低建築的建造成本,不僅為建築的建造過程節省了財力,更重要的是為生態環境的建設貢獻了一份力。所以說節地節能建築是當前生態文明視域下的主流建築設計,在自然環境極其惡劣的今天,節地節能建築的大量建設無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施手段。

  3.2生物建築主要介紹

  生物建築也是生態綠色建築的一種典型,這種建築型別主要是將整個建築看作一個生物有機體,同時這種生物建築相比較於傳統的建築模式有著巨大的優勢,在建築過程中生物建築更為重視建築材料的選擇,通常在生物建築建造時,會採取更將生態化的建築材料,也會採用更為生態化的建築模式。同時生物建築更加看重居住者與生態自然的聯絡與接觸,居住者的日常活動不僅僅侷限於建築之中,生物建築將建築與自然融合為一個整體,生物建築更加側重居住者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活體驗,將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更為密切,通過生物建築可以使居住者增加與自然的接觸機會,共創一個和諧的自然環境。

  3.3自維持建築主要介紹

  自維持建築是一種超前的建築思維的結晶,但當前自維持建築僅侷限在設計階段,並不能完全的實現建築的建造。自維持建築是這三種建築型別中最貼近生態文明要求的建築模式,整個建築切斷了外部對建築的能源供應,建築內部能源一切來自於自然界,所有建築內部需要的能源全部靠生態系統進行提供。自維持建築可以依靠自然界帶來的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等能源。在能源應用的同時完成建築內部廢物的迴圈利用。這需要自維持建築形成一個獨立有封閉的迴圈系統,這就需要很高的建築成本作為代價,同時也需要更高的技術手段作為技術支出。因此當前時代下這種建築模式的實現還存在很大的難度,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這種建築模式也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

  4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築設計技術手段

  4.1能源選取利用技術

  能源選取利用技術是當前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築設計的主要實現技術,能源選取利用技術的實現關係到建築物的生命力。生態系統中存在的自然資源可以利用到生態建築的各個領域中,所以能源的選取工作變得十分重要,大部分的自然能源在建築的建造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在建築中發揮著採暖、乾燥、降溫的重要作用,在建築上安裝太陽能的收集裝置可以儲存部分太陽能,使太陽能源能夠為建築貢獻能量。同理地熱能源是北方建築冬季裡不可或缺的能源,這種能源也是一種十分清潔的能源,對能源的選取關乎到建築物未來的使用情況,所以能源選取利用技術是當前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築設計實現的重要手段。

  4.2生態綠色建築技術

  生態綠色建築技術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結合多方面知識理論的綜合技術,生態綠色建築技術需要對天氣、生物物種、能源迴圈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有較深的瞭解,總的來說生態綠色建築技術在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築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技術的使用階段也需要有較強的技術專業性才能夠將生態綠色建築技術融入到建築建造中去,當前生態綠色建築技術的應用不僅僅能夠做到建築的節能工作,更加能夠推動建築的生態化建設,這種技術在建築設計上的應用,使得建築能夠更好的與生態自然相融合,同時生態綠色技術也能夠在效能上提升建築水平,增強建築強度、提高建築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都是生態綠色建築技術的主要特點。

  4.3建築迴圈利用技術

  建築的迴圈利用技術是建築本身從材料、能源的迴圈利用角度出發所產生的一項生態化技術,每一個建築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期限,建築本身有著自己的壽命與使用週期。在建築無法再投入使用後廢舊建築如何處理已經成為當前建築設計的一大難題,當前對於廢舊建築的處理主要傾向對廢舊材料進行回收、迴圈利用,這種舊式材料的二次利用不僅能夠很好的解決廢舊材料的存放問題,還能在新的建築建造過程中提供大量的建築材料,更好的完成建築的資源節省,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建築物的建造成本。所以說,當前建築設計過程中,建築迴圈利用技術應該被重視並投入到建築的建設中去。

  5結語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一直都不被人們所重視,直到生態環境出現了危機,人類終於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但幸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生態環境建設在近幾年的努力下已經初步得到了改善,所以說在滿足人類需求發展的同時,不能忘記自然環境的保護工作。對人類居住的建築設計也是同樣,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建築型別也要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選取合適的生態技術,這樣才能保證建築物能夠與生態環境相結合,達到建築設計的最終目的,以生態環保技術來實現人類的日常需求,保證生態環境的建設,只有改善了建築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一現狀,才能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彥輝 單位:黑龍江省冶金設計規劃院

  參考文獻:

  [1]鄧明波,徐佩瑛.論生態文明的倫理內涵體系與科學發展觀[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66***1***:12~15.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