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碩士畢業論文範文

  近些年來,我國的軟體工程應用開發的範圍在不斷的擴大,軟體的工程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也在不斷的提高,我國對軟體工程的開發也越來越重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軟體工程碩士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軟體工程探究式教學法研究

  摘要:《軟體工程》課程是一門以指導軟體開發和維護以及管理為主的應用型學科,而軟體開發是建立計算機應用系統的重要環節。為了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門課程,教師應該使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去引導學生進行軟體研發,按照軟體研發的基本原理讓學生親自去摸索和學習研發經驗,形成自己的開發思維,為更深入地學習和今後從事軟體工程的實踐打下紮實的基礎。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科學性系統性《軟體工程》教學

  《軟體工程》課程是軟體工程學科的一門專業課,因其具有較強的工程性和實踐應用性,於是這門課程主要講述軟體系統開發的方法、技術規範和標準以及開發工具等,並且在軟體工程學科人才培養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用科學的結構化方法進行軟體專案開發,以及應遵循的開發流程、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範非常重要。《軟體工程》因其具有較強的工程性和實踐性,教師在知識點的講授過程中不能用簡單的點對點方式進行知識灌輸,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而孤立地、片面地掌握某個原理,就可能會出現“虛有理論,缺乏實踐”的現象。其原因是很多學生死記硬背很多基本原理,一旦讓其具體應用就不知所云了。其結果是培養了許多理論具有片面性,實踐能力越來越差的學生。因此,教師如何科學的引導學生掌握《軟體工程》這門學科的開發思想才是關鍵點,首先要讓學生有清晰地認識度,《軟體工程》這門學科不是教條而是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用工具,掌握其基本原理是該課程的基礎和前提,但核心是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實踐開發的思維。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系統地介紹了探究式教學方法在《軟體工程》教學中的應用。

  一、探究式教學的基本環節

  探究教學思想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例如在中國古代的孔子“啟發式教學”,以及古希臘蘇格拉底的“產婆術”[1]。杜威倡導“智慧五步法”,主張科學教學應遵循下列基本過程[2]:***1***在情景中感到要解決某種問題的暗示;***2***明確要解決的疑問是什麼;***3***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4***推斷所定假設的內在含義;***5***在行動中檢驗假設。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在科學課中自己探索問題的學習方式[3],最大的特點是學習具有積極主動性,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大致可分為四個教學環節:第一,具有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主要培養學生觀察待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會對相關理論的分析,培養學生髮掘規律的興趣和能力。第二,確定研究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的知識,更準確的確定問題。第三,假設和邏輯推理。讓學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即提出合理的假設,在應用基本原理或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尋求問題的答案。第四,把理論結論應用於實踐。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的理論結論還需要應用到實踐中去檢驗,讓學生明白到理論很重要,實踐檢驗理論更重要。

  二、探究式教學方法在《軟體工程》中的應用

  下面以《軟體工程》課程中的軟體工程管理為例子,簡單說明這種教學模式,以下依次就是每個教學環節。

  ***一***讓學生觀察和分析待求軟體的複雜度

  例如,在一般性硬體系統中對可靠性設計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簡單即為可靠。其實,這個原則也適合應用在軟體系統中,現有的軟體複雜性度量方法非常多,其中比較著名和實用的就是McCabeQA方法,它能夠比較便捷地計算出軟體複雜度,並且可對軟體進行檢查、分析和查詢可能導致錯誤的程式碼。通過對McCabeQA方法的學習探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適合計算軟體複雜度的理論方法。

  ***二***確定研究目標———軟體工程管理的內容

  軟體工程管理的基本內容有哪些?我們的目標是逐一找出這些管理的內容,這些是我們需要探究的一個關鍵點,也是我們確定研究的目標。

  ***三***提出假設然後邏輯推理

  軟體工程管理有一個重要的內容是軟體質量評估,所以我們需要對軟體的質量作一些假設,然後在根據現實約束環節進行推理論證我們的假設是否合理。

  ***四***得出結論作用於實踐

  在步驟3的假設和推理後,我們可以得出軟體工程管理的基本準則,最後讓學生把這些準則應用到具體實際的軟體開發中去。

  ***五***經驗總結和討論

  通過實踐以後,讓同學們總結出經驗。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們不能照搬書本上的方法和原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理論融匯到實踐中去,在用實踐來指導理論。

  三、結論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為主角的“填鴨式”教學,我們應該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型教學模式。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探索真理,這才是教育理論中的探究式教學。

  參考文獻:

  [1]劉彬,李灝.孔子啟發式教學法與蘇格拉底產婆術之探源[J].中美英語教學,2006***6***:64-67.

  [2]單中惠.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0-48.

  [3]施瓦布.學科結構的概念瞿葆奎主編,李一平選編.教育學文集.課程與教材***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0-35.

  二:軟體工程人才培養專案驅動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研究和分析了軟體工程人才培養目標,針對當前軟體工程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出將專案驅動模式應用在軟體工程教學中。文章以新疆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的教改為例,探討了專案驅動模式在軟體工程教學中應用,反思了專案驅動模式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並給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軟體工程;專案驅動;工程實踐;反思

  1概述

  軟體產業作為資訊產業的核心和靈魂,是極為重要的戰略性產業,其發展水平直接關係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安全。我國政府已經明確提出了重點發展軟體產業,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資訊化的戰略目標。目前,我國軟體人才緊缺和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現有軟體人才培養存在質和量問題,不能滿足社會特別是資訊產業和軟體企業的要求。這已經成為制約軟體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從人才培養質量這個角度分析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教學計劃陳舊,課程內容與當前世界主流實踐落後脫節,學生知識體系不能適應軟體企業的需要;***2***教學側重於理論介紹,缺乏實際案例。導致軟體工程的基本原理、思想、方法和專案經驗,成為空洞的概念和教條,學生不易學習和掌握,學習興趣較低;***3***缺乏足夠的軟體工程實踐。學生對軟體工程原則和方法的理解只能來源於書本,不能掌握其精髓,無法達到預期教學目標;***4***缺乏系統的工程實踐教學方案。由此看出,現有軟體工程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軟體開發人才培養的需要。根據軟體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新疆大學軟體學院根據軟體開發產業的實際需求和國內外最新實踐經驗,對軟體工程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將專案驅動模式引入軟體工程的教學實踐活動中。

  2專案驅動模式的特點和優勢

  專案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有別於傳統教學的新型教學方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理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來驅動和維持學習者的興趣和動機。“專案驅動”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專案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注重實踐”[2]。在軟體工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軟體專案,引導學生按照軟體工程思想,對專案開發過程分解成如干階段。在專案研發過程中理解教學內容,並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將“死”的理論知識變成“活”的知識和經驗。專案驅動模式的關鍵在於“學中做、做中學”,教師的作用在引導,不斷引導學生學習理論,實踐理論,在實踐中理解理論,走“反覆迭代,螺旋式上升”的認知路線。傳統教學方式往往以教師為主體由教師進行理論講解,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的“主體性”,造成學生學表面理解,實際不理解或者不會應用。抑制了學生學習主動性,限制了學生創造性發揮,不利於鍛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專案驅動教學法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和求知慾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學生協作、溝通和團隊合作能力。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滿足當今世界軟體行業的對軟體人才的要求,才能適應當今高速發展,高度開放社會經濟發展。

  3專案驅動模式在軟體工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在軟體工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幾個規模適中,知識技能覆蓋廣的專案,要求學生按照軟體開發規範流程做出這個專案。學生分成不同專案組完成不同專案,專案組內人員分別模擬實際專案開發中的不同角色,專案完成後要進行評審和點評。

  具體實施過程如下:1***將一個班級全體分為若干個專案組,每組6-8人。專案組成員要進行角色劃分。1名專案經理,1名技術主管,2名程式設計師,1名測試工程師,1名美工,1名文件和1名配置工程師。每個人都要參與程式設計和測試工作。專案經理負責和甲方***教師***溝通客戶需求並在專案內部開發計劃和管理工作。技術主管負責系統分析和架構設計以及核心功能攻關和對專案組內部成員培訓和指導。2***教師提供軟體專案,分配或者各專案組自選題目。各組專案必須不同,以防互相抄襲。專案要規模適中,具有現實性,典型性和啟發性。專案要給出明確工期和要求。3***專案實施應在理論教學相關內容授完後進行,各組專案的實施應由學生相對獨立地完成。教師用點撥方式進行指導,不參與具體工作,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教師作為專案“甲方”,解答學生關於需求的諮詢和進行專案階段評審,推動專案的進行。4***專案實施分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架構和資料庫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和單元測試、綜合測試等階段。每個階段應按時遞交相應的設計文件。設計文件要符合軟體文件規範,要採用主流設計和開發工具完成,如UML語言、MyEclipse、Ratio⁃nalRose和PowerDesigner等。5***每個階段由教師和專案經理組成評審組進行評審。評審具體如下:每個專案組委派一名同學進行“答辯”,介紹自己專案組工作任務及內容,展示工作成果。評審組進行提問,答辯人或具體工作完成人應答。最後答辯小組給出答辯意見,對於指出的問題,專案經理應組織專案成員進行整改。最後再次評審並通過後提交當前階段所有文件然後才能進入下一階段。6***專案完成後組織驗收。各專案小組提交專案文件,文件應包括:軟體及其原始碼和設計文件、軟體部署和使用說明。然後教師和專案經理組成驗收評審組進行驗收。對於每個專案,專案經理總體介紹,技術主管介紹架構設計和主要技術。最後,老師根據評審小組意見選出最佳,並針對每個小組優缺點進行點評[3][4]。

  在專案實施中要注意到以下方面:1***專案小組人員分配要得當。要求每組中都要有不同性別,不同民族,不同能力水平學生組成.各小組實力要均衡,成員要多樣化。這樣才能模擬真實開發團隊和鍛鍊學生溝通能力。2***嚴格控制開發進度和資源分配,力求最大限度貼近實際開發。3***要嚴格按照實軟體專案模板和規範,進行文件書寫,培養學生文件編寫能力。4***教師充當甲方角色,解答關於客戶需求方面的問題。5***每個階段都要進行評審,評審成員由各專案組組長和教師擔任。這樣不僅客觀公正而且讓學生在評審中認識到自身不足和學習其他專案組的優點,在下面工作中改進和提高。

  4專案驅動模式實施的效果

  專案驅動模式在軟體工程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法雖然操作過程繁瑣複雜但效果非常顯著。自2011年新疆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課程進行教改以來,取得非常了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軟體開發能力有了顯著提高。近三年來學生在國內各種軟體設計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在各種省部級軟體設計大賽中,先後有4人獲得一等獎或第一名;8人獲得二等獎;32人獲得三等獎。在中國軟體協會和中科院軟體所主辦的首屆《中科杯全國軟體設計大賽》中有3名學生闖入決賽並獲得三等獎。維吾爾族學生吾提庫爾2012年10月參加了“中國移動MM百萬青年創業大賽全國三年總評”,他的“優件師維吾爾文手機瀏覽器”最終獲得了全國一等獎;成立了“優件師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在學院支援下多名優秀學生註冊了軟體公司,承接了多項軟體開發專案,其中“掌心科技”已成長為年營業額超過700萬的新興軟體創業公司。實踐證明,專案驅動模式在軟體工程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成功的。學生在學習中比過去表現出更高的學習熱情和更積極的學習主動性。不僅能按照軟體工程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進行軟體開發,而且專案規劃和團隊協作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5反思

  自實施軟體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以來,將“專案驅動”教學法引入到課程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究解決。

  5.1專案驅動在軟體工程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專案驅動模式在軟體工程相關課程教學中應用實施,經過4年的教學實踐發現一些問題,主要如下:1***專案的設計和選取缺乏新意、專案過難或過易、綜合性不強,任務的分解粒度存在不夠細,不均勻。2***部分教師“雙師素質”不強,掌控全域性的能力不足,工程實踐能欠缺。3***教學中教師指導作用不恰當,存在干預過多和指導太少問題。干預過多不利於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干預太少,沒有及時發現學生專案進展出現問題,導致進度遲緩或者題目走偏,沒有起到鍛鍊學生解決問題的目的。4***專案組成員分配缺乏合理性,組內成員構成缺乏多元化;小組長的領導力欠缺、工作積極性不高,小組學習氣氛不熱烈、不和諧,沒有相互合作,各忙各的,出現兩極分化嚴重。5***成績評價不當。只重視小組平均成績,不關注組員具體能力;重視明星小組,忽視平凡小組傾向,造成部分學生積極性受挫。

  5.2完善專案驅動教學模式的措施

  針對專案驅動在軟體工程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改進措施:課程教學結束後,組織教師對專案進行討論,按照知識點覆蓋和難度值對現有題目進行評估,更新三分之題目,對保留題目難度做出調整,任務分解粒度保持一致。組織教師短期外出進修,引入軟體公司擔任客座教師改善和提高教師“雙師”素質。加強教師和專案組溝通,每週定時討論,持續關注各專案組進度和狀況,及時解決存在問題。對專案組成員分配採用學生自由選擇和老師干預相結合方式保持人員能力,男女比例和民族比例。對專案經理進行培訓,明確任務,安排不同同學定期彙報,專案組成員參加討論來解決學習氣氛不熱烈,參與度不高的問題。成績評價中,對專案組組員進行績效考核,考核由經理和組員共同開展。[5]

  6結束語

  專案驅動模式在軟體工程教學中的應用,其實質就是通過專案開發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軟體工程的基本理論、技術和方法。在專案實踐中學生通過參與軟體開發的全過程,不僅鍛鍊和培養了需求分析能力、系統設計能力、編碼能力、測試和維護能力、文件書寫能力,而且也鍛鍊了在專案開發中溝通、協作和專案管理的能力。我們在實施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不斷調整、優化,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其優勢,對培養高素質軟體開發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海藩.軟體工程導論[M].5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2-5.

  [2]李偉波.專案驅動式的“軟體工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9,139***8***:45-46

  [3]舒新峰,陳莉君.“軟體工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89***4***:59-60

  [4]張奇.專案驅動式教學在《管理資訊系統》中的應用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7,151***5***:874-875.

  [5]王玲.“專案驅動”教學法在高校室內設計專業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