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男孩的憂傷閱讀答案

  我的視線忽然就模糊了,然後,我伸出手輕輕擁抱了兒子。我很慚愧,我在這一刻看到了我的愛是多麼自私和狹隘,已經是成年人、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對於善良的感知,還不如一個十三歲的男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參考閱讀!

  《十三歲男孩的憂傷》文章閱讀:

  十三歲男孩的憂傷

  玲瓏

  ①兒子桑巖和同學去爬山,出了點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醫院治療。

  ②這是桑巖長這麼大,第一次因受傷住院,看望的人絡繹不jüé,帶著各種營養品和水果。我和老公每天也輪流值班陪著他,每天想辦法給他做可口的飯菜。

  ③家境富足,這個時候更想讓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顧。

  ④那天中午,我開了車帶著從家裡煲的冬瓜排骨湯趕到醫院時,病房裡靜悄悄的,桑巖旁邊的病床空空蕩蕩的,只有桑巖在,老公在我快到時趕回公司去處理工作了。

  ⑤我把冒著熱氣的排骨盛出來,這是桑巖從小最愛吃的,每天都吃不厭。但這次,他卻並沒有表現出我熟悉的熱情來,只是一眼,然後說:“媽,以後你別給我送飯了,我想吃醫院的飯菜。”“怎麼了?”我有些詫異,“醫院的飯菜怎麼會可口呢?做得那麼粗糙簡單。”

  ⑥桑巖卻並不回答我,又說:“你也別讓那麼多叔叔阿姨帶著東西來看我了,好嗎?”

  ⑦我有些愣怔,看著他——我在這個十三歲男孩的眼睛裡,看到了一些柔軟的憂傷。

  ⑧我輕輕問他:“告訴媽媽,為什麼呀?”

  ⑨桑巖猶豫了一下,轉過身指指旁邊的床位:“因為我不想讓那個哥哥心裡難受。”

  ⑩桑巖旁邊的床位,有個比桑巖大兩三歲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經住院半個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巖為什麼會這麼說。於是我問:“哥哥為什麼會難過?”

  11“因為……”桑巖說,“你知道嗎?他沒有媽媽,他爸爸在工地上班,都沒有時間照顧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輪流來陪他,但是沒有人給他帶好吃的,他只能吃醫院的飯。媽媽你看,他的櫃子裡面都是空的,連一盒牛奶都沒有,可是你們什麼都給我買,他,心裡一定會難受的。以後我和他一起吃醫院的飯,我陪著他,他就不難過了……”

  12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軟起來,因這個十三歲男孩的善良——這些天,我只顧著他,心疼著他的傷,擔心著他的恢復,全力以赴地照顧他,卻忽視了他旁邊那個跟著父親在工地上受傷的少年,忽視了他的處境、他的感受。我忽視了我們對桑巖如此豐富的寵愛,會讓同樣在病痛中孤單的男孩更加孤單,或者會自卑、傷感……桑巖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這樣的感受。

  13可是,我還是不願意為此委屈兒子。於是我說:“那以後我多做一些,你和那個哥哥一起吃好嗎? 你的那些東西,也可以分一些給哥哥……”

  14“不好。”桑巖打斷我,“媽媽,這樣他會覺得我們是可憐他,我不想那樣做,如果是我,我也不會要別人可憐。媽,你就讓我吃醫院的飯吧,挺好的。”

  15我的視線忽然就模糊了,然後,我伸出手輕輕擁抱了兒子。我很慚愧,我在這一刻看到了我的愛是多麼自私和狹隘,已經是成年人、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對於善良的感知,還不如一個十三歲的男孩。

  16桑巖還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諳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17那麼,我有什麼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十三歲男孩的憂傷》閱讀題:

  小題1:根據拼音寫漢字。

  絡繹不jüé ***2分***

  小題2:第④段劃線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題3:文中桑巖的言行導致“我”心理變化的過程是 —— —— 。***每空填兩個字***。***6分***

  小題4:文章第7、第12、第15段反覆提到“十三歲男孩”,請從結構和內容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小題5:結合全文來看,下列句子最不適合填在第16段的橫線上的一項是*** ******4分***

  A.不在病痛面前炫耀健康,不在貧窮面前顯示富有。

  B.在一頓簡陋的飯菜面前,隱藏碗中的美味和豐盛。

  C.關注細節體察別人感受,將心比心給人一份尊重。

  D.樂善好施甘於奉獻自己,一腔熱忱樂於成全他人。

  小題6:請從下列兩題中任選一題***1***第二天開飯時,鄰床哥哥發現桑巖和他一樣在吃醫院的飯,他會怎麼想?請以第一人稱寫一段鄰床哥哥的心理描寫。

  ***2***讀了這篇文章,有人認為桑巖改吃醫院的飯照顧到了鄰床哥哥的自尊,也有人認為桑巖的行為反而可能更傷害鄰床哥哥的自尊。請說說你的觀點和理由。

  我選做_____題作答***80字左右******8分***

  《十三歲男孩的憂傷》閱讀題答案:

  小題1:絕

  小題2:環境營造安靜的氛圍,為下文桑巖和媽媽的談話的情節作鋪墊。

  小題3:詫異感動慚愧

  小題4:結構:貫穿全文的線索,呼應標題;內容:寫出一個十三歲男孩的憂傷源於他的善良,強調了一個未成年人對善良的感知勝於成年人,突出了善良就是對他人的理解與尊重的中心。

  小題5:D

  小題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