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命題規律

  根據幾年來高考形式的進行,考生應該總結一下政治試題考試的規矩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全國Ⅰ卷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特點

  1、 試題突出反映時代熱點,緊密結合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注重考察學科主幹知識和基礎知識,注重主幹知識的拓展和引申。堅持能力立意為主,注重考查學生資訊提取與加工、知識調動與運用、現象描述與解釋、問題分析和探究以及論證等能力。試題突出對考生核心素養的考察,比如對經濟學部分的推理能力、政治學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哲學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生活的人文素養能力的考察。

  2、 從選擇題來看,試題組合中有4道經濟題、3道政治題、1道文化題、4道哲學題,總分值為48分。題型多樣化,有體現判斷類、計算類、目的類、影象類、傳導型、意義類、啟示類、原因類等,並且,組合式選擇題數量越來越多。主觀題背景材料以文字為主,有兩個大題共5個小題,總分值為52分。其中,第38題是經濟和政治的組合,第39題是文化和哲學的組合。第39題的第3小問是開放性試題,佔4分。

  3、從2016年高考各模組的分值統計來看,經濟生活比重最高,為30分,政治生活分值為24分,文化生活比重最低,為14分,哲學所佔分值為28分,開放性試題所佔分值為4分。

  解題技巧

  1、答題時間:12道選擇題爭取在15分鐘內完成,要達到這一速度,就要重視平時的限時訓練,力爭做到一分鐘做一道題。政治主觀題除最後一道開放性試題外,每道題力爭8分鐘內完成。政治這一科做題總用時儘量控制在50分鐘以內。

  2、答題順序:建議按題號順序答題,從選擇到主觀題一路做下來。特別要提醒的是,第39題的開放性設問雖然只有4分,卻是在所有主觀題中得分率最高的,而且難度小,花時少,必須優先拿下這個題。

  3、選擇題要熟練運用好“四排”法,即排誤***選肢觀點本身錯誤***、排重***選肢意思與題幹簡單重複***、排異***選肢與題意無關***、排大***選肢內涵和外延大於題幹***。

  4、主觀題要拿高分,有兩大方法。

  方法一:注意對主觀題設問進行歸類梳理

  “是什麼”型別。通常包括現象題和體現題:“為什麼”型別。通常包括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意義:“怎樣做”型別。如何做,採取哪些措施,有什麼啟示。“看法、認識、評價”型別。具體答題要求可參考《優化設計》一輪複習用書的方法專題,抓住相關題型的解答要領。

  方法二:掌握“三步走”的基本解題路徑

  一審。先審設問後審材料。通過審設問要弄清知識範圍、問題角度、主體、客體是什麼以及是否要求結合材料、結合哪個材料。審材料時既要分析又要綜合,在劃分層次基礎上,把握材料中心思想。

  二聯。聯想與該題設問、材料相關的概念、觀點、原理和其他基礎知識,力爭全面準確。

  三答。 整理答題思路,一定要列簡要的提綱,要根據試題的分值猜測答案要點可能有幾個,同時要確定採用演繹式***從原理入手結合材料說明***還是採用歸納式***從材料分析到概括原理***的答題方法。組織答案時,書寫要整潔,邏輯要嚴謹,層次要清楚。恰當使用學科術語和時政語言。

  高考政治複習學法指導

  1、認真聽講,做好筆記。上課專心致志地聽取教師對於各個知識點的講述、分析,注意力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聽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重點。做好課堂筆記,隨時記錄下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重點,邊聽邊記,既可以加深對於課本內容的理解,又可以為課後的複習做準備。倘若不注意聽講,又不做筆記,課堂效率肯定是不高的,並且,浪費的時間、精力無法挽回。

  2、夯實基礎,善於總結。那些學得好的同學總在試圖找尋知識間的關聯,而學得慢的同學卻往往只會死記硬背。只有不斷總結,才能不斷進步。不僅要做到知識線索清晰,關鍵知識點也必須掌握到位,並能圍繞核心知識點適度延伸發散。學完一框、一課、一單元、一本書後,要及時構建知識體系,使知識的脈絡一目瞭然。

  3、重視模考,積累經驗。通過高考真題演練、高考模擬考試,特別是研究高考試題參考答案,可以更好地把握命題思路,掌握表述方法、提煉關鍵資訊點,從而提升解題能力和水平。

  4、聯絡實際,關注時政。時事素材引入是高考政治命題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重大政策方針或事件的原因、措施、意義,以及相關的時政語言描述,近年來直接出現在題肢或答案中。對國家層面重大戰略的時政,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