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輪複習學習方法總結

  高三物理一輪複習是打實基礎、提高解決物理問題能力的關鍵,考生要掌握複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物第一輪複習方法

  1.以教材為本,全面複習基礎知識

  要求學生全面閱讀教材,讓學生樹立“教材是最好的複習資料”的觀點,對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每個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對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逐字逐句進行理解。有意識的挖掘教材中有價值的習題、閱讀材料、思考與討論、做一做等,要掃清知識死角,把書本念厚。

  打好基礎不是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清楚高中物理力、熱、電、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運動、能量的相關問題是在不同知識背景下的同一個內容,是一個整體。

  2. 夯實基礎,落實雙基,掌握科學的解題思路

  第一輪複習中在知識內容的講解上求全和實,在學生練習題上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方法的訓練。在求解物理問題時,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思維習慣。如正確選擇研究物件及受力分析,在對狀態、過程分析時畫出狀態過程的示意圖,將抽象的文字條件形象化、具體化。為了儘可能少出錯誤,解題時可以遵循這樣的思路:畫草圖-想情景——選物件——建模型——分析狀態和過程——找規律——列方程——檢查結果。

  3. 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一步,提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應把重點放在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上。要分析並提煉出題目所給的物理過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再去找相應的物理規律、物理定理、定律解題。有些老師總是剝奪學生的思考時間,講課時喜歡代替學生審題,講解大量的題目,學生處於被動聽課的狀態。這樣的課,學生很快生厭,覺得是老生常談,沒有新鮮感,老師講過的內容“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究其原因,是學生的情緒沒被調動起來,沒有進入思考狀態,當然複習效率低,能力提高慢了。

  提高審題能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關鍵詞句的理解;

  對隱含條件的挖掘;

  對干擾因素的排除。

  4.理清和形成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的形成和系統化並非易事,在單元複習時應注意構建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同時,也有意識的讓學生了解知識間的縱橫聯絡,形成知識結構。如複習力學知識時,我是這麼做的:讓學生了解受力分析和運動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運動定律是將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聯絡起來,為解決力學問題提供了比較完整的方法,曲線運動和振動屬於運動定律的應用。瞭解動量、衝量和機械能則是從時間、空間的觀念開闢瞭解決力學問題的另外兩條途徑,提供了求解系統問題、守恆問題等更為簡便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到整個力學知識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為了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的有機整體。

  5 .注意解題的規範化訓練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而解題的落點是書寫的規範性,表達的完整性,這是提高高考成績的一種有效途徑。可是年級越高,規範化程度越低,不少學生為了節省時間,在解題時只剩下光禿禿的幾個公式和結果,題目的分析、解題的中間過程全無,這樣的狀況在高考中無疑是要吃大虧的。要求學生平時複習一定要書寫到位,解答題應該寫哪些步驟、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一步是採分點、能佔多少分,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養成良好書寫習慣訓練自己的思維習慣,做到規範性解題。

  看完後有沒有一種立刻就這麼辦的衝動呢,不妨結合孟/徐兩位老師的一輪複習課進行貫徹學習吧。

  高三物理學習方法

  一、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是在課前,獨立地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瞭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範圍和要求。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區別與聯絡,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

  二、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

  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

  三、定期整理學習筆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學習筆記要簡明、易看、一目瞭然,符合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