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高三勵志故事

  高三這個時期,作為學子的一個轉折點,是至關重要的。高三,決定了十二年來的努力學習的成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說到拒絕高考,他應該算得上韓寒的前輩。

  據說他是因為覺得自已思維太發散完全不能適應考試而堅決不參加高考,而後又因為賭氣說不參加高考也要混出點樣子來給拋棄他的女朋友看,就開始了寫作。

  鄭淵潔與張藝謀現在都是功成名就的人,很難說兩人誰對社會的貢獻更大,不過張藝謀拍出紅高梁的時候正是我只識看鄭淵潔的年紀,如果單就這一點來說,我還是投鄭淵潔一票。

  而且,鄭淵潔這件事是真挺有意思:

  他拒絕高考。他的兒子也沒經歷過高考,而是在老爸編織的童話故事裡成長了。鄭淵潔甚至不讓自己的孩子去學校受教育,他親自編寫了50萬字的教材,自己給孩子上課。有趣的是,也許是由於逆反心理,鄭淵潔的小女兒卻因為喜歡學校而上了學。對此鄭淵潔說,要是將來女兒參加高考,他也會和別的考生父母一樣:“等閨女高考的時候,我就在在考場外等著,手裡拎著一桶王八湯。”

  篇2

  古希臘的大家蘇格拉底在臨終前有一個不小的遺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裡沒能給他尋找到一個最優秀的閉門弟子。

  事情是這樣的:蘇格拉底在風燭殘年之際,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時看來很不錯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說:“我的蠟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那位助手趕忙說,“您的思想光輝是得很好地傳承下去……”

  “可是,”蘇格拉底慢悠悠地說:“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承傳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直到目前我還未見到,你幫我尋找和發掘一位好嗎?”

  篇3

  高考考了三年,終上北大。前日下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用自己高考實戰經歷鼓勵高三學子:大考在即,要學會自我鼓勵。

  俞敏洪坦言,從小學到大學,從未考過全班前20名,但憑藉“自我鼓勵”考上北大。從33分到90分自我鼓勵考上了北大

  很多人知道作為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參加過三次高考,但曾拖後腿的竟是他現在的強項—英語。俞敏洪說,第一次參加高考,英語只考了33分。在復讀班,英語基礎差,從未得到老師的鼓勵,強大的“自我鼓勵功能”支撐他挺到最後。

  第二年高考,英語成績55分,雖比前一次有進步,但總分不高仍落榜。在一片質疑聲中,俞敏洪堅持再讀一個高三。當年暑假,俞敏洪報了一個英語補習班。有了前兩年的積累,加上最後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語得了90分,最終被北大錄取。對於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而言,俞敏洪說: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沒有人鼓勵,就自我鼓勵。”

  篇4

  一天,獅子來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謝你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如此強大無比的力氣,讓我有足夠的能力統治整座森林。”

  天神聽了,微笑地問:“但是這不是你今天來找我的目的吧!看起來你似乎為了某事而困擾呢!”

  獅子輕輕吼了一聲,說:“天神真是瞭解我啊!我今天來的確是有事相求。因為儘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天亮的時候,我總是會被雞叫聲給吵醒。神啊!祈求您,不要讓雞在天亮時叫了!”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的。”

  獅子跑到湖邊找到大象,看到大象正在氣呼呼地直跺腳。

  獅子問大象:“你幹嘛發這麼大的脾氣?”

  大象拼命搖晃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鑽進我的耳朵裡,我都快癢死了。”

  獅子離開了大象,心裡暗自想著:“原來體型這麼巨大的大象,還會怕那麼瘦小的蚊子,那我還有什麼好抱怨呢”畢竟雞鳴也不過一天一次,而蚊子卻是無時無刻地騷擾著大象。這樣想來,我可比他幸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