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勵志故事短篇

  高三的學生建議有空的時候多看些勵志的故事來鼓勵自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三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高三勵志故事:折磨你的那些貴人

  作者:黃鳳初

  折磨你的人是引路的,他磨鍊你的意志,吃苦流汗不怕難,堅持打拼走正道,培養你步步成長。國家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樑深諳箇中道理。

  劉國樑進入國家乒乓球隊,在蔡振華教練的嚴格監管下,兢兢業業,刻苦訓練,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受過師父的折磨、敲打、修理,才逐漸成長,奪得了各類大賽的冠軍,成為中國乒壇第一個大滿貫得主。擔任主教練後,更是細心琢磨,精心設計,培養後學,讓運動員個個能打善戰,他又獲得最佳教練的殊榮。他說:“師父把我從不懂事的運動員培養到主教練,總是折磨我,告訴我響鼓還需重錘。”劉國樑榮獲2009CCTV年度風雲人物最佳教練,發表感言時,激動地說:“我感謝兩種人,第一種,折磨我的人;第二種,被我折磨的人。”

  專欄作家雷明,當年在電視媒體已小有名氣。一次,他給一家時尚雜誌寫稿,和他接洽的是年輕的編輯艾麗。艾麗沒有在意他的名氣,只是對事不對人,一次又一次地對雷明的稿子提出修改意見,一次又一次地讓雷明修改。面對艾麗毫不客氣的批評和修改意見,雷明前後修改了7次,有時甚至是夜以繼日地受折磨,但他沒有絲毫厭煩,更沒有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他認為自己雖然是一個電視媒體人,但是,在時尚媒體界卻是新人,艾麗雖然年輕,卻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她這樣折磨我,是磨鍊我,幫助我飛躍,進入新的境界。雷明終於打造出了在時尚媒體界的第一篇好作品。雜誌社的主編看到這篇作品,驚喜不已,立刻聯絡了雷明,以當時業內最高的稿酬邀請他在該雜誌上開設專欄。果然,雷明的事業又開拓出一片新天地。折磨你的人是擺渡的,他磨鍊你的毅力,助你開拓新的天地。

  別看黃渤已是影帝,10多年前,他還是個為溫飽打拼的北漂。折磨他的是管虎。黃渤相貌不怎麼樣,可管虎不以貌取人,卻看中他這塊未雕琢的好料。在拍《鬥牛》時,安排黃渤出任主演。還忽悠他說一個半月拍完,牛都訓練得只差會說話了。黃渤喜出望外,可被忽悠上了賊船,等待他的卻是各種各樣的折磨。一張永遠洗不乾淨的臉,滿口大黃牙,無比凌亂的頭髮,破舊的棉襖,每天都和一條倔牛朝夕相處。這些倒還能忍受,更難熬的是管虎的多方刁難,每個鏡頭都要拍一百多條,反覆蹂躪,一個鏡頭拍七八十遍的比比皆是,最多的拍了138遍。結果4個月才拍完,黃渤幾乎到達崩潰的邊緣。管虎說:“我就是看中了他身上那股比牛還牛的倔勁。”黃渤卻說:“導演折磨出了我身上這股韌勁。”黃渤登上第46屆臺灣影視金馬獎領獎臺,成為大器晚成的“影帝”。他感慨地說:“管虎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折磨你的人是琢玉的,他磨鍊你的韌勁,讓你去除瑕疵,保留精華,成為精品。

  折磨你的人總是在幫助你,因為,折磨是一座熔爐,烈火煉真金。與這樣的人為友,總是能煉成你堅韌的意志,煉就你高尚的品質。

  高三勵志故事:註定飛翔

  我從此知道,我所面對的一切都不是選擇,而是命定。像物種起源的法則,所有的生命都必須從水開始;像泥土裡生長的蚯蚓,它只能在潮溼的泥土裡像根一樣地尋找生命。我也同樣,那個叫“慕雲峰”的人,他在我生命中的出現,註定了我停止不輟的高考之路。

  一切都要從我的第二次高考落榜開始說起。得知分數那天,天空很蒼白,純淨成一個空洞。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沒有表現得太過於傷痛,因為從我感觸到成績單上那個分數的氣息開始,我已明白,再一次,我對上大學所寄寓的努力連同希望都已擲為烏有。對於這個問題,我備感千萬分的無奈和絕望:為什麼有的人只要考一次就考上了大學,而我考了兩次卻還是沒考上?隨後,我毅然絕然地離開了學校,輟止了十多年來的讀書生涯,進了郊區的一家小鋼鐵廠,在電爐車間當了一名電工,開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是誰說過,上帝不會特別寵愛你,也不會絕情地拋棄你?因為既沒學過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也沒工作經驗,最初,我在鋼鐵廠做的是最簡單也是最累的工作,扛機器配件、搬電纜……這些讓我獲取的報酬是一日果腹的三餐和15元人民幣。大概是高考的兩次失敗對我侵蝕太深的緣故,數月的付出讓我手捧幾張紙幣時,我竟然在心裡蓄滿了感動。

  那感動帶著一種悲哀的幸福溢滿了心胸。之後,在日復一日的勞碌中,我越來越安於這種自感幸福但其實是少得可憐的所得,隨著時間的推移,夢想一天天地在卑微中萎縮,我不敢再衍生什麼勃勃野心,因為對於兩次高考都失敗了的我來說,願望的美好只會加劇我靈魂的痛苦。於是,在混混噩噩的日子裡,我安於現狀踽踽爬行。

  鋼鐵廠車間裡的那些與我共事的工友,有很多是同我相等年紀的小青年,由於家境貧寒以及其他種種原因,他們有些初中剛畢業連高中都還沒上就出來打工養家餬口了。因為聽說我是惟一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每每閒聊之時,這些人總會興致勃勃地問我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問題,諸如複習苦不苦、考大學難不難之類……說實在的,我一點也不願意和他們再談及這事,復讀了兩次,當我再回想起這兩年所走過的路時,我的心總是被一種帶有血腥的味道所充滿,那些見縫插針的念頭即便是在睡夢中都要攪得你戰戰兢兢,那些驚恐的眼神,那些小心翼翼呵護著生怕被破碎其實早已是破碎了的自信心,有時,就是站在最明媚的陽光下,還是可以無比清晰地看見壓在自己身上那塊巨大的陰影……當我把這一切半明不白地都告知他們時,有的兄弟會拍一下我的肩膀以表對我的同情,有的會嘆一口氣以示對自己沒讀高中的僥倖,而我的嘴裡這時也會頓時湧上一股濃濃的苦味,為了不讓他們看出我的不輕鬆和不愉快,每次在應付完這事後我只牽強地笑了笑,掉頭就走。

  有一個人,在大夥都為我那艱澀的、不堪回首的高考經歷而鳴不平時,他總是站在一旁淡淡地笑著,向我投來一絲不一樣的目光,那目光裡既沒有同情,也沒有僥倖,這個人就是“書袋子”慕雲峰。大夥管這個二十上下的年輕人叫“書袋子”,那是因為他一天都晚,只要是沒活幹的時候就總會捧起一本書來看。我不知道那些書對他來說何以有著這麼大的吸引力,起初我想或者也只有是些武俠、言情之類才會這樣的。大概是過了兩個多月後的一天晌午,吃完飯後我在宿舍裡閒著沒事幹,想著要找點什麼東西來消遣消遣,當我從慕雲峰的枕頭底下抄出一本名為《高考複習總攻略》的書時候,我簡直傻了眼,“怎麼,你想自學考高考?”

  “書袋子”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輕輕地說:“是的。”

  “可是你知道嗎?這很難,我考了兩次都還沒……”

  “我考了三次了。”他笑了笑,豎起三根手指,然後像個沒事人似的捧起一本書又看起來。

  自從得知“書袋子”有著和我一樣的高考經歷時,我便和他變得很親密了。慕雲峰告訴我說他是從安徽的一個小山村出來的,自從第一次高考落榜後就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曾經輾轉在好幾個城市求生,在工地裡做過民工,跟別人賣過盜版光碟,還當過飯館裡的服務員……在陌生的城市裡尋找著最簡單的生存,露宿街頭、忍受飢餓,可這些都沒什麼,最讓他不堪容忍的是來自城市人的鄙視和辱罵,慕雲峰說自己就是沒辦法承受這些才決意要上大學的,如果不能尋找出路對這樣的生活“突圍”,就永遠只能承受來自它的荼毒和抽打。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在童年時我玩弄過的一條蚯蚓,不管我怎麼肆意地捏弄它、摔打它,它都默然接受,即使把它掐成兩段,但還是依然在頑強地探尋著各自生命的方向。而慕雲峰就是那條蚯蚓,雖然很疼,也流血,但仍倔強地尋找著屬於自己生命的方向。

  一次,我和慕雲峰坐在工廠外的沙灘上晾太陽,我問他:“你說為什麼有的人只要考一次就考上了大學,而像我們,一樣認真地學習,最後為什麼,卻總是沒考上呢?”慕雲峰迴過頭來望了我一眼,很溫和地笑了笑,然後指著前方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時。小灰雀總能迅速地起飛,它們拍打兩下翅膀就飛入了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它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它們。”慕雲峰的話,刀鋒一樣直刺我心底最疼痛的地方,剎那間,我禁不住淚流滿面。那夜我久久地坐在窗前,月光下的海鷗,它們的羽翼映出異樣美麗的光輝。

  2003年11月13日,那天下了好大的一場雪,很多工友在做完了自己的活後都提前下班回宿舍燒爐子取暖去了,整個車間只剩下極少的幾個人。慕雲峰到開著的軌機上修一根電纜,突然,只聽到他淒厲的一陣叫喊,原來,他被軋機輪子扯住了棉衣,等我聞聲衝過去的時候,他的一條胳膊飛出來,接著另一條,然後是腦袋和一條腿……我嚇呆了,眼睜睜地看著軋機就這麼把一個活生生的人給軋死,這時候車間裡靜得可怕,所有的人都愣住了,我只聽得到自己的耳朵在“嗡嗡嗡”地作響……

  慕雲峰走了,在生命通往死亡的路途上,一個21歲的小青年懷抱著他未能完成的心願離開了人世。當我為“書袋子”清理他的遺物時,從他床下放衣物的一隻小木箱裡看到一篇他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文章,文章是方方正正地折起來放在一隻白信封裡的,我開啟來看,那上面報道的是一個在廣東的打工妹通過自學,歷經四次高考終於考上中山大學法學系的故事。那一瞬間,我的眼淚狂湧而出,這……這也曾是我的夢想啊!

  “如果不能尋找出路對這樣的生活‘突圍’,就永遠只能承受來自它的荼毒和抽打”——至此我才從慕雲峰的話裡深感到,安於現狀,它會用看似溫和而實則冷酷的方式耗盡我的一生,木然於對夢想的追求,我則要在它的股掌間承受這場平庸睏乏的人生苦役。慕雲峰的死帶給我的影響是巨大的。2004年初冬,我終於決定重回到我的起點,再一次選擇了對高考的“突圍”。

  現在我再也不必擔心我能不能考上大學了,我也再沒有去追問那個曾經我為之深深困擾的問題,因為去年,我已經憑著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我所夢寐以求的華東理工大學,一償我多年來的夙願。2005年暑假回家,我的母校請我給我的師弟、師妹們作一個報告,我給他們講了這段長達三年的高考經歷,和一個名叫“慕雲峰”的人的故事。

  高三勵志故事:我的高三交響曲

  高三不能用語文老師教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來解釋,也不能用英語老師說的What和How來翻譯,更不像數學老師說的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那麼簡單……

  我們猶如蛹中之蝶,為展翅高飛作最後的掙扎,無奈、喜悅、痛苦、興奮交織成一張張無形的網,我們比以前安靜了,可青春活力依舊,我們仍有很多話想說。

  小星星變奏曲:地球圍繞太陽轉,我們圍繞試卷轉

  早已習慣了在堆積如山的習題中埋頭奮戰,如果哪天不做習題就會覺得手癢癢,要是別人每天都做而自己不做便有損失慘重之感,總想萬一考試時剛好考到這些題目呢?其實誰都知道題目是永遠做不完的,可大家還是幻想著這就是高考試卷……

  從月考到週考再到每天一套試卷,大家一看到試卷就頭疼!而老師平時灌輸的大道理則像一劑“強效止痛藥”,大家服下之後就開始提筆開戰。不想考大學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我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學生,可我們也有一個大學夢。叛逆的我們就這樣變成了聽話的考試機器人,還是全自動的呢!

  地球圍繞太陽轉是自然規律,我們圍繞試卷轉雖說心甘情願,可能更多的是無奈,高考那條獨木橋,沒練得過硬本領,誰想粉身碎骨葬身深淵?

  我們總自慰說現在多苦點以後就不苦了,就委屈一下繞試卷多轉幾圈吧……

  幽默曲:海水不可“都涼”,“拍馬屁”也要集中精力

  在學校裡,各科成績都優秀的同學叫“資本家”,有幾科突出的叫“地主”,只有一科不錯或者成績平平的叫“平民”。

  大家像魚一樣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速度有快有慢,並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是塊學習的好料。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他為你關了一扇門,定會在另一個角落為你開啟一扇窗。

  既然不能每門功課都優秀,為何不讓其中一科突出一些呢?

  有的文科生數學不好就主攻英語,為了訓練語感,每天早晨不讀到口乾舌燥嘴抽筋是不會甘心的。拍了英語幾個月的馬屁,成績自然提高不少,面部肌肉也發達了,想想人家容易嗎?

  最後他們的數學和英語成績分別在地球的南北兩極,形成極大的反差,文綜成績則在赤道與迴歸線之間徘徊。有時他們也發發牢騷,歷史不就是從猿變成人嗎?做不成“資本家”,也要活出個“平民”的樣嘛!

  即興幻想曲:現代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跟不上應試的節拍

  輕柔的風在悅耳的校園歌曲裡穿行,拉開新一天的帷幕,有同學在晨曦中學習,也有校園裡的“小情侶”在聊天……

  十七八歲的我們有著青春期的懵懂、幻想與叛逆,有時也想嚐嚐甜蜜的滋味,戀愛早已不是我們所避諱的話題。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傳為佳話,而現代高中生所謂的“愛情”,也許只是對異性一種單純的喜歡,弄不好就是在上演一出荒誕的戲劇,青春是一種無法被證實的自負,現代版的“梁祝”浪費的何止是時間?

  高三是個關鍵時期,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終究還是個錯誤。談戀愛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我們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對於這份短暫的幸福,有多少人承擔得起?又有多少人敢去承擔?真正的幸福,應該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不然被推進補習大軍,又得多熬一年……

  匈牙利狂想曲: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付出不一定會有收穫,但我們能從中感悟許多……

  學習從來都是苦的,如果學業是一朵蓮花,最令人欣慰的回報一定是那清苦的蓮心,一直苦到心裡,才有那朵美麗綻放的蓮花。

  我們懷揣著大學的夢想在高三奮戰,這段日子有歡笑,有淚水,也有無奈,相信苦盡甘來。努力了,不管什麼結果都不會讓我們遺憾,正如泰戈爾所言:“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通往夢想的道路定是崎嶇不平的,與同學一起努力,似乎有一種強大的凝聚力推動我們前進,在這段旅途中,我們會變得更加成熟與堅強。

  高三再高,也總要被我們踩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