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暴見孟子文言文閱讀答案

  《莊暴見孟子》是《孟子》中的經典段落,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下》,內容以莊暴和孟子的對話為形式,闡述孟子想要告訴君主仁君應“與民同樂”、實行“仁政”的基本儒家思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莊暴見孟子》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莊暴見孟子》閱讀原文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今之樂由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莊暴見孟子》閱讀題目

  10.對下面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王語暴以好樂  語:告訴。

  B.直好世俗之樂耳 直:只是。

  C.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蹙:收緊。

  D.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王:諸侯王。

  11.下列句子按句式特點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暴見於王 ②王嘗語莊子以好樂 ③不若與眾 ④今王田獵於此

  ⑤何以能鼓樂也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12.下列對原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文中這樣寫的作用是用莊暴不懂得音樂與政事的關係,說明音樂在政事上的重要性。

  B.聽了孟子的問話“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時,“王變乎色”。“王變乎色”的原因是為自己不喜歡先王之樂而愛好世俗之樂而羞愧。

  C.孟子說:“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今之樂由古之樂也。”“今之樂由古之樂也”,在孟子看來,其問題不在愛好新樂或古樂,在於能否施行仁政。

  D.孟子由欣賞音樂推及歡樂,技巧十分高明。“臣請為王言樂。”這裡的“樂”當解釋為“快樂”,而不能解釋為“音樂”,是因為“言樂”的內容包括兩個:一是王鼓樂,二是田獵。這兩件事,都歸結到是否與民同樂。

  《莊暴見孟子》閱讀答案

  10.D項,王,名詞用作動詞,稱成就王業。

  11. D***①為被動句;②④為狀語後置句;③是省句;⑤⑥是賓語前置。 ***

  12.A項以莊暴無言以對齊王,說明此論題的難度,反襯孟子論辯藝術的高明,製造議論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