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方法有哪些

  華爾街流傳的一句話:“要在市場中準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飛刀更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基金定投的相關方法,歡迎閱讀。

  基金定投一般流程

  1確定理財需求計劃,以及計劃的時間期限,這一點很重要。

  2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偏好,並確定投資組合。

  3根據個人的收入支出情況,確定每期投資的金額。

  可以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對夫婦計劃為其兒子建立一個教育基金,假設兒子剛上小學,投資年限為16年,已經決定投資華夏基金旗下的華夏成長證券投資基金,期望年收益率為10%,每期扣款500元,申購費率為1.8%,收費方式為前端收費,將這些資訊輸入華夏基金公司提供的定期定額投資計算器,可以得出到期收益為134984.26元,期間申購總費用1728.00元,到期本利和230984.26元,這樣一筆錢,應該可抵孩子讀大學和研究生的費用。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定期定額投資將小錢變大錢和複利效應的威力。

  最後,還有一些注意事項要提醒您,與一般申購一樣,基金定投申購需遵循“未知價”和“金額申購”的原則。“未知價”是指投資人辦理基金定投申購業務後,以實際扣款當日的基金份額淨值為基準進行計算。

  基金定投並不影響正常的申購贖回,您在辦理定投業務的同時,如果還有閒錢需要投資,完全可以繼續申購。扣款日一般應設在每月的1號到28號之間,因為,因為二月份沒有29號這一天。

  基金定投四大誤區

  基金定投就是投資者定期通常是每個月投入固定金額委託銀行劃帳購買指定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具有“長期投資攤低成本、積少成多複利增值、定時扣款省心省力”這三大獨特優勢。雖然每月定期購買基金的資金一般不多,但如果選擇業績良好的基金長期堅持下來,累加的本金投入和複利效應可以造就可觀的財富積累。

  由於基金定投固有的優點,非常適合有遠期財務規劃的人,例如購房、子女教育、養老等。對於許多已經參加或者準備參加基金定投計劃的投資者來說,僅知道基金定投“三大優勢”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瞭解基金定投“四大誤區”,以免定投操作不當遭受損失。

  誤區一、因恐懼而暫停

  基金投資首先必須堅持長期投資理念。基金的特點是集合投資、專家理財,優秀的股票型基金往往能夠獲得與大盤同步甚至超越大盤平均水平收益。據Lipper和Bloomberg資料,從1983年到2003年這二十年間,美國股市經歷了1987年10月因過度採用“電腦程式化”交易引發的非理性崩盤、1990年的波斯灣戰爭、2001年紐約911恐怖襲擊等重大事件的衝擊,但美國股票型基金仍然取得較為理想的長期收益,年均收益率達到10.3%,遠遠高出年均約5.6%的通貨膨脹率,為投資人帶來了可觀的回報。因此,基金是適合長期投資的工具。

  但是,當市場出現暫時下跌時,基金淨值往往也會暫時地縮水,許多投資者因恐懼在下跌時停止了定投甚至贖回基金。其實,投資者只要堅持基金定投,就有機會在低位買到更多基金份額;長期堅持下來,平均成本自然會降低下來,從而無懼市場漲跌,最終獲得不錯的收益。

  誤區二、因上漲而贖回

  一些客戶在定投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基金淨值上漲,擔心市場反轉而選擇了中途贖回,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與其當初進行基金定投的初衷相違背的。事實上,許多人蔘加基金定投的原因是由於個人沒有能力判斷市場漲跌,因此必須藉助定投來分享市場的平均收益。而一旦因淨值上漲而贖回,實際上就是人為對股市漲跌進行了判斷,從而再次陷入了“短視投資”的陷阱。

  基金定投如同財富之旅上的長途列車,只有坐到終點通常堅持5年以上,才能有最大機會完成財富之旅,達到實現“購房、子女教育、養老”等事先規劃的理財目標。

  誤區三、選錯定投品種

  一些投資者對基金型別和風險收益特徵缺乏瞭解,以為所有型別的基金都能夠定投,從而選擇了錯誤的基金進行定投。事實上定投平均成本、控制風險的功能不是對所有的基金都適合,債券型基金和貨市場基金是收益一般較穩定,波動不大,定投沒有優勢。而股票型基金長期收益相對較高、波動較大,更加適合基金定投。

  誤區四、對未來現金需求估計不足

  許多投資者對自己未來的財務缺乏規劃,尤其是對未來現金的需求估計不足,或者將過高比例的資金進行房地產、實業等投資,一旦現金流出現緊張,可能中斷基金定投的投資。由於基金定投是一種長期投資方式,中途下車可能離目標還有很遠,尤其是股市有漲有跌,如果在股市低潮時急需用錢,就可能“被迫下車”而遭遇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