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教師職稱論文格式要求範文

  教師是大海里的一葉扁舟,能夠抵禦洶湧的波濤,讓人們抵達豐收的彼岸;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一個數學教師的教學感悟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學會與學生相處的技巧,包括要學會“包裝”自己、給學生講故事、猜謎語、關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學生如何愛自己等。同時,教師還應該學會傳授知識的技巧,包括對學生要有具體的要求、對學生書寫從嚴要求、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注意及時歸納總結、注意建立數學思考模式、教學中注意多采用專項訓練、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與策略、解決學困生的問題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相處技巧;傳授知識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5***06-0064-03

  [作者簡介]薛本蘭***1965―***,女,大專,江蘇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學教師。

  數學知識本身邏輯性很強,有時顯得比較嚴謹抽象,會讓學生望而生畏。而且,數學知識的教學,不管是概念法則,還是運算定律、性質,大都會顯得單調、枯燥、乏味。如果教師只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或只是按照教案刻板地帶著學生走完整個教學過程,那麼,我們的數學課堂必然會死氣沉沉,使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無法彰顯數學知識本身所具備的重要價值。

  做任何事都是有技巧的,那麼,我們數學教師教育教學的技巧又是什麼呢?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教學技巧作了最好的詮釋:“我是這樣理解教育技巧的,教育者與自己的教育物件的每次接觸,歸根結底是為了激勵對方的內心活動。”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感悟到: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如果能夠時時注意運用一些教育教學技巧,那麼,數學課堂就會變得生機盎然、活力無限,展現出獨特魅力,學生就會愛上數學課,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會取得成功。下面筆者將從兩大方面談一談數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技巧。

  一、數學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技巧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以前筆者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是教書是為了育人,我們在教書的同時要注意育人,至於是先教書還是先育人從沒有深入地思考過。現在,筆者堅定地認為要教書必須先育人,育人之後再教書會使教學事半功倍,更容易走向成功。而要育人則必須先有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這裡就不得不談師生相處的技巧了。

  ***一***要學會“包裝”自己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只要教師與學生共處,那麼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出現在學生面前時,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形象。筆者認為至少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每天要把自己收拾得乾淨整潔,穿著要得體大方;第二,教師每天要有好的精神面貌,或是溫柔美麗,或是和藹可親,或是精力充沛、活力四射,或是積極向上、正義陽光;第三,與學生共處時,要讓學生感到教師對所教的學科特別在行,知識淵博,讓學生從心底佩服教師。

  ***二***給學生講故事、猜謎語

  故事、謎語是學生喜歡的,因此,不論是在與學生的平時相處中,還是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運用這兩者。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講一些故事,比如童話故事、神話故事、益智故事、偵探故事,甚至可以是教師自己童年時候的故事,可以利用課前或課後5分鐘的時間去講,不需要花太多時間。那種認為數學教師只負責教數學,給學生講故事、猜謎語是語文教師的事情的想法是錯誤的。數學教師經常給學生講各種各樣的故事,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教師,對教師“言聽計從”,從而產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

  ***三***關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教師要想取得學生的信賴,就必須瞭解他們,要經常與他們聊天,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瞭解他們的興趣所在。那麼,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哪裡來呢?除了與學生聊天以外,教師還應該多上網搜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在與學生交談時便會如魚得水。當學生遇到困惑或者糾結的問題時,便會從教師這裡找到答案,壓抑的內心也會得到釋放,他們就會覺得教師是他們的良師益友,教育自然就會產生。這樣教師就能跟學生打成一片,自然就能充分地發揮主導作用了。

  ***四***教學生如何愛自己

  學生是否懂得愛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的行為習慣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習慣,左右著他們的情緒,控制著他們的思想,決定著他們做人做事的態度,對他們的學習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教師每天都要藉機對學生反覆強調:把自己打扮得乾淨整潔,這是愛自己;每天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認真按時完成作業,這也是愛自己;幫助別人也是愛自己,因為只有給別人幫助,別人才會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我們;說髒話是自毀形象,跟人打架那是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這是傷害自己。這一點在教學中是可以很輕易做到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這一點。

  以上四點,絕不只是班主任要操心的事情,而需要數學教師和其他任課教師共同努力,否則我們的教學一定會失敗。

  二、數學教師傳授知識的技巧

  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時,除了要向其他學科教師一樣,要認真鑽研教材,全面瞭解學生外,還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筆者認為下面幾方面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對學生要有具體的要求

  通過多年的教學筆者發現: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時,很多時候會不知所措。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沒有給出具體的要求。所以,每學期開學或接手新的班級時,在進行教學之前,筆者會一一列出具體的要求並向學生說明,比如上課時,筆者要求學生必須抱臂坐正,上身筆直,眼睛要緊緊跟隨教師,這樣的坐姿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有利於學生身體的成長。又比如在閱讀數學問題時,筆者要求學生至少反覆讀三遍,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筆者要求要反覆讀五六遍。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學生在腦中才能產生自己的理解。再比如當課堂上筆者提出問題時,筆者要求每個學生必須思考出結果,無論正確與否都要向同學和教師彙報。   ***二***對學生書寫從嚴要求

  有的數學教師,特別是剛走上教學崗位的教師總認為抓學生書寫是語文教師的事情。其實不然,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人靜下心來去思考,需要深入到知識裡面去潛心研究。如果學生能認真書寫作業,字跡工整漂亮,並注意排版的美觀,那長此以往,學生對待數學的態度就會端正,思考數學問題時就能夠靜下心來,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是有幫助的。

  ***三***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不僅能引領學生深入學習,而且有利於緩解學生學習中的疲勞和辛苦。數學知識邏輯性太強,小學生難以對它產生興趣。因此,我們可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來引領學生學習數學,可以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擺擂臺賽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數學教師還要注重運用語言引導和激勵學生,如:“數學知識像迷一樣,裡面藏著很多祕密,只要你肯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你一定會發現無窮的奧祕。”“其實解決數學問題就像偵探破案,題目中給我們的條件和問題就是留給我們的蛛絲馬跡。尤其是問題,既是我們破案的目標,又是我們破案的線索,我們要把它們充分運用起來。”很多時候學生就是被這樣的語言激發出了鬥志,從而攻破了數學難題。學生在取得一次次成功之後,學習數學的興趣會大大增強。

  ***四***注意及時歸納總結

  我們很多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時都做到了重點、難點突出,關鍵處點撥得巧妙,對新知識的講解也很透徹,但很多時候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及時歸納總結。這樣會使學生對前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停留在零散、沒有條理的狀態,學到的知識就很容易遺忘。因此,學生學完重要的知識點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前面的知識進行及時歸納總結。可以用“回憶一下我們剛才的學習,你領悟到了什麼”“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現了什麼重要的結論或規律”“請你把剛才的解題過程總結一下:先要怎麼樣,再怎麼樣,最後怎麼樣”等問題引導學生及時回顧反思並歸納總結。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是系統的、牢固的,在學習上就會有所長進,運用知識時就會得心應手。

  ***五***注意建立數學思考模式

  通過多年的教學,筆者發現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計算題的學習上都會感覺很容易,這與計算題有固定的套路、固定的模式,有確定的運算定律、運算性質有關。我們可以把這些套路、運算定律及性質統稱為數學思考模式。

  筆者認為,各種平面圖形的計算公式、立體圖形表面積或體積的計算公式,還有我們在數學課上探索發現的一條條重要規律、得出的一個個重要結論、積累的一個個解題方法都可稱為數學思考模式。如果教師在平時的數學中注意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這些數學思考模式,幫助學生積累這些數學思考模式,那麼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看得清問題的本質,從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順利地解決各種數學問題。

  ***六***教學中注意多采用專項訓練

  數學知識邏輯性非常強,一環扣一環,如果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哪個環節沒有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夠徹底,那麼學生就難以真正理解知識。這時,我們可採用專項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修補知識缺陷和知識漏洞。專項訓練即單一知識點的訓練,也可稱作單項訓練。其實,學生學習的每個新知識點都需要進行專項訓練,這樣學生才能快速地理解掌握每個新知識點,並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尤其是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出現思維障礙的地方,更是需要進行專項訓練。另外,如果遇到綜合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或理解難度較大的數學問題,我們要把這些數學知識分解成一個個單一的知識點,讓學生逐一進行專項訓練,而後再綜合起來。這樣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學習起來會更容易。

  ***七***教給學生解題的方法與策略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結合一個個具體的實際問題,教給學生一些解題的方法與策略,那麼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思考分析就有了依據,解題就會容易許多。

  不同應用題的結構特徵是不同的,隨之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也有各自特點。比如,學生遇到一般的普通應用題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用“綜合法”***從已知條件出發去找解題方法***和“分析法”***從要求的問題出發去找解題方法***解題;如果遇到行程問題或者單純讀題不能理解題意、不能理清數量關係的問題,我們就可以讓學生用“圖解法”解題***用畫線段圖或示意圖的方法,把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表示出來,使隱蔽的抽象的數量關係具體化、形象化***;如果遇到雞兔同籠問題或者一個總量中包含著兩個未知數量的問題,可以教學生採用假設與替換的策略,變兩種未知量為一種未知量解題;有些應用題往往需要從題目敘述的最後結果出發,一步一步倒著往前推,直至推出答案,我們可教學生用“倒推還原法”解題;更多時候,我們要教學生運用轉化的策略,把複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把不熟悉的問題轉化成熟悉的問題,把不會做的問題轉化成會做的問題去解決。學生一旦掌握了多種解題的方法與策略,就能夠輕鬆、獨立地攻破一個個數學難題。

  ***八***解決學困生的問題

  學困生學習上的困難是多方面造成的,他們往往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聽教師講課也總是心不在焉,而且不肯動腦筋,不肯做作業,思想和行為上都有惰性。要想改變他們,不可能僅僅通過與他們談幾次心,或者採取一兩個措施,就能立刻奏效。教師要在他們上課、作業時,不厭其煩地全程給予跟蹤關注,可把他們的座位安排在最前面,並注意經常調整他們的座位,以便監督他們的行為,方便指導他們的學習。對於學困生的作業除了必須面批之外,還必須再抽出時間把他們集中起來輔導,及時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幫助他們弄懂當天所學的知識。另外,學困生的思維往往比較僵化,他們解決問題往往都是靠模仿、靠記憶來完成的,所以在對差生進行訓練時,可採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或者變式練習,以訓練他們的思維,增強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只要長期堅持下去,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甚至是行為習慣都會有可喜的變化。

  教無止境。教育教學的技巧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始終懷著高度的責任心和無限的愛心,時時處處做個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學生的心自然就會因你而動,學生的心自然就會跟著你走。當你有無數的教育教學技巧在心中時,那你就一定會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贏得教學上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楊高全,李學全.對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7***1***.

  [2] 李光樹.試論小學數學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J].課程・教材・教法,2001***1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