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青花瓷閱讀答案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宣德青花瓷》閱讀材料

  ①明代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明代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製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被稱為中國青花瓷器的典範。《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②宣德青花燒造數量上也是空前的,據《大明會典》記載,宣德八年***1433***,朝廷一次就下達了要景德鎮燒造龍鳳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的任務,其中青花佔大多數,由此可見其燒造規模、數量之大。產品不僅供宮廷之需,而且也作為商品大量行銷海外,以及對國外入貢者的答贈,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見證。

  ③當時宣德皇帝和皇后對藝術品具有濃厚的興趣,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手工藝術方面的發展,除了瓷器外,宣德朝的銅器、雕漆及織繡等,俱也成就輝煌。

  ④宣德青花常見的有:盤***敞口、撇口、折沿、菱花口***,碗***撇口、花口、墩式、雞心式、合碗、臥足碗、十稜高足碗***,瓶***梅瓶、玉壺春瓶、膽瓶、貫耳瓶、四方委角瓶、天球瓶***,罐***蟋蟀罐、蓋罐、出戟蓋罐***,花盆***海棠式花口盆、八稜花盆、四方花盆***,壺***梨形壺、執壺、茶壺、僧帽壺***,洗***花口洗、臥足洗、菱花式洗***,硯滴,花澆,缽,盒,三足爐,八方燭臺等。除此之外,當時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許多造型模仿西亞地區的金銀器和陶器,如花澆、魚簍尊、盤座、折沿盆等。整體風格是雄偉渾厚,莊重古樸,大件器皿增多,均為分段粘接而成,胎體厚,製作非常規整,比例協調,沒有變形現象,大盤底足淺,足下部內斂。小件器物造型精緻細巧,厚薄適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藝術風采。

  ⑤胎體精密細膩,胎質潔白,大盤、大罐多是無釉細砂底,足邊有火石紅斑點。中小件器物是釉底。釉麵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稱“亮青釉”。有模仿橘皮紋,但沒有開片,釉中氣泡密集,大小不一。青花用料有進口、國產兩種,往往是根據紋飾的不同而決定使用哪種鈷料描繪哪個部位的紋飾。從宮中傳世品來看,以進口料描繪為主。這種進口青料來自波斯,叫蘇麻離青***亦稱蘇泥勃青***。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與國產料不同的是,含鐵量特別高,含錳量低,所以呈色深沉濃豔,有著自然暈散的藝術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出現銀黑色結晶斑點,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用手撫摸釉面凹凸不平,用這種青料描繪的紋飾具有中國畫的水墨韻味,被視為無法模仿的特色。

  ⑥宣德青花紋飾上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徵,改變了元代青花層次繁密的佈局風格及粗獷的畫法,裝飾上漸趨疏朗,規矩中富於變化。注重從自然界選取素材。植物紋有:纏枝蓮、番蓮、束蓮、枇杷紋、牡丹花、菊花、梔子花、百合、靈芝、牽牛花、石榴、荔枝、海棠花、山茶花、寶相花、射干花、松竹梅、葡萄、瓜果、桃、西瓜等。最常見的是以茶花、菊花、牡丹、蓮花組合描繪在一起。纏枝蓮花在宣德青花瓷中也較為多見。描繪非常流暢,自由活潑,畫法佈局多樣,講究變化,顯示了當時裝飾藝術的高超。動物紋有:龍***團龍、海水龍、龍穿蓮、龍穿花***、鳳、魚、麻雀、海獸、獅子等。宣德龍紋描繪在明代最富有生氣,龍首威武昂揚,龍身舒展修長,矯健勇猛,體現宮廷龍紋的威懾感。人物紋,由於受青花原料易暈散的限制,燒造的不是很多。主要有:仕女、吹簫引鳳、嬰戲圖,仕女常是和庭園樓閣組合描畫在一起,如仕女遊園、賞月、拜月等。海水紋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現,也最為擅長,多是用作輔助紋飾,採用寫實手法描繪,海水起伏翻騰,洶湧澎湃,有氣勢。另外梵文、藏文也開始出現於青花瓷器上。綜觀宣德青花紋飾,其取材範圍廣泛,繪畫講究氣勢壯闊,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⑦名聲顯赫的宣德官窯青花,作為宮廷用瓷和精美的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一直被後人推崇。自明成化朝開始到晚清民國均大量仿製,最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二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如不仔細對比辨別,極易混淆。

  ***選自《文史知識》01.1,有刪改***

  《宣德青花瓷》閱讀題目

  小題1:.宣德青花瓷器,之所以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第④⑤兩段,分別從□□和□□兩方面,介紹了宣德青花瓷器的藝術風采和特色。

  小題3:.宣德青花瓷器紋飾的特點,具體表現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對全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 *** ***

  A.中國曆代的青花瓷器,是中國瓷器的典範。

  B.用進口青料描繪的紋飾,具有中國畫的水墨韻味。

  C.宣德青花的紋飾比元代紋飾,由繁密變為疏朗。

  D.宣德官窯燒製的青花瓷器,是專為宮廷提供的用瓷。

  E.明代青花瓷上的龍紋描繪,數宣德年間的最富有生氣。

  F.康、雍兩朝仿製的青花瓷水平很高,不易辨別真偽。

  小題5:.從全文內容看,青花瓷器在明代得以極大發展的原因,除了帝王的“濃厚興趣”外,還有哪些原因?請逐條寫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德青花瓷》閱讀答案

  小題1:.①明代青花瓷器的燒製技術達到了最高峰;②宣德青花瓷器的燒造數量是空前的***4分,各2分***

  小題2:..造型;用釉***用料*** ***2分,各1分***

  小題3:.注重從自然界選取素材;描繪流暢,畫法佈局講究變化***4分,各2分***

  小題4:.A、D***4分,各2分***

  小題5:.①受西亞地區文化的影響,豐富了瓷器的造型;②青花瓷器作為商品大量行銷海外,促進生產;③運用從波斯進口的青料,形成特殊藝術效果,提升了品位***4分,每小點1分,通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