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入草地的紀念碑閱讀答案

  隱入草地的紀念碑——越戰紀念碑,它令人震撼的不是它的高度。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隱入草地的紀念碑》閱讀材料

  華盛頓廣場的那塊綠地,周圍有國會山、白宮、林肯紀念堂,而其中最成功的建築當數越戰紀念碑。我在國內時已不止一次看過它的照片,但身臨現場還是感到震撼。令人震撼的不是它的高度,恰恰相反,它打破了以往紀念碑以高度取勝的常規。準確地說,它僅僅是一堵低矮的長牆,起始處稍高出兩米,然後以緩慢的坡度逐漸低落下去,末端隱入遠方的草地,漸趨消失。

  與其說它是一座紀念碑,不如說是眾平民發一聲喊,把一座虛擬的紀念碑推倒,就讓它如長龍橫臥,永遠做反戰控訴。它的牆面是黑色大理石,以統一的印刷體字母鐫刻著全體越戰死亡軍人的姓名,從到士兵,不分軍階,以出生年代分割槽,再以姓氏第一字母為順序。在紀念牆開始的這一端,隔著一塊草地,先是一座越戰老兵銅塑像:三個衣衫襤褸的士兵,其中一位還是黑人,似乎剛從越南叢林中跋涉而出,筋疲力盡,猛然看到遠處有一堵死難戰友的長牆以及長牆下游走的鮮活人群,一時驚愕,隨後即露出悲傷,那份悲傷永遠凍結在那尊銅像上。順著他們的目光往前走,跨過那片草地,走近紀念牆,順著牆走,走過成千上萬死難者,牆越來越低,逐漸沒入草地,最後一排士兵的姓名消失在草根深處……

  此時,你還會了解中國漢字與西文字母的一大差別。

  漢字的象形特徵成全了一門叫做“書法”的藝術,西方人很難理解為什麼僅僅是把字寫好就能成為藝術家,而且是以字計價,日進斗金。每有紀念性建築落成,往往是中國文人和政要賣弄他們書法的機會。凡是有紀念碑的地方,首先吸引人的是紀念碑上的書法與落款,而真正應該紀念的死者姓名,卻被那些龍飛鳳舞的鎦金字跡掩蓋。西文由字母構成,太乏味,留不下讓文人構思起落間架的餘地。每到這種時候,他們往往很尷尬,因為拿得出手的只有千篇一律的印刷體。不料這樣一來反是死者幸運,凸顯了誰才是被紀念的主體。

  單調的白牆,單調的印刷體,黑壓壓一片!中國人在這種場合的心理期待,是要看到某文人某政要的鎦金題詞的,一看沒有,就可能嘀咕“乘興而來,敗興而去”。然而仔細一想,還有什麼比死者本身更值得凸顯的?只有這樣,才能直逼生命尊嚴,才能喚起活人對死者的敬重。我也是到那一刻才頓悟,在這種地方,死者進入永恆的平等,如有等差,只能表現於一點:已逝者比苟活者尊貴,比文人尊貴,比政要尊貴。書法再美,也不能到他們的頭上來賣弄。

  活著的人到那堵牆下表達他們的哀思,常見的是鮮花。但在那一天,我還看到另—些東西,有老軍人坐輪椅而來,只在昔日戰友的名下放上一罐啤酒和一對舊軍靴,相對茫然;有妻子在亡夫名下襬著一封信,信口封著,無誰觸動;還有一對青年男女尋找到一位死者的姓名,正在用鉛筆白紙臨拓那組印刷字母,也沒有人打攪他們。人慢慢走動起來,你會領悟到設計者在那麼多的建築材料中,為何獨重黑色的大理石。那黑色的石頭是有靈性的,它能反光,藍天白雲,芳草碧地,還有川流不息的行人,都被它收攝於內。黑色長牆如黑色鏡廊,活著的人在流動,疊映在死者的姓名行列裡,形成生與死的對話。

  ***選自《雜文選刊》2008年10期***

  《隱入草地的紀念碑》閱讀題目

  17、文章說越戰紀念碑“令人震撼的不是它的高度”,那麼“令人震撼的”是什麼呢?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18、本文寫越戰紀念碑,為什麼要寫到“一座越戰老兵銅塑像”?***4分***

  19、請說說“此時,你還會了解中國漢字與西文字母的一大差別”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20、文末“形成生與死的對話”一句中“對話”的含義是什麼?***3分***

  《隱入草地的紀念碑》閱讀答案

  17、①它打破了以往紀念碑以高度取勝的常規,僅是低矮長牆,且逐漸低落以至隱入草地。②它是眾平民吶喊著推倒一座虛擬的紀念碑,永遠作反戰控訴。③牆面是黑色大理石,以統一的印刷體字母鐫刻著全體越戰死亡軍人的姓名,不分軍階,體現平等,凸顯死者價值,直逼生命尊嚴,喚起對死者的敬重。④流動的活人疊映在死者姓名行列裡,形成了生與死的對話。***可按文章思路進行分析,從其形體、色彩、文字及周圍環境背景等角度進行思考。答出任意3點給滿分***

  18、①它與越戰紀念牆互相呼應映襯,成為一個整體;***2分***②表現受戰爭戕害的越戰士兵永遠凍結於臉於心的悲傷;***1分***③表達作者的反戰思想***1分***

  19、面對越戰紀念牌,我們會了解到:

  中國的紀念性建築使文人或政要們有了賣弄書法的機會,以致本應成為紀念主體的死難者的姓名被龍飛鳳舞的餾金字跡掩蓋;***2分***而西方紀念碑是單調的印刷體,凸顯了死者的主體地位,體現了生命的平等與尊嚴,能喚起活人對死者的尊重。***2分***

  20、①活人對死者的紀念,死者對生者的警示;***1分***②活人面對戰爭給生者和死者帶來的身心戕害,反思戰爭,呼籲和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