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禮閱讀題答案

  成年禮對於個人、家族和國家都發揮著特定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成年禮》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成年禮》閱讀原文:

  古代漢族成年禮源自上古成丁禮,發展至周代時已經擺脫了以考驗為目的的嚴酷形式,而成為一種強調青年社會責任和賦予青年人權利的彬彬之禮。成年禮又有男女之分和階層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較完整的歷史記載為《儀禮·士冠禮》中周代士人階層的成年禮,有些文獻中對士人以上的貴族階層的成年禮也有零星記載,但庶人之成年禮則因“禮不下庶人”之故沒有記載。

  《禮記·曲禮上》中雲“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階層男子二十歲時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禮有一系列儀式化過程,先要佔筮確定行禮日期、選擇負責加冠的主賓和贊冠者。加冠當日,主人要在廟堂準備禮器、酒筵,並於門外,三揖三讓,親迎賓客。儀式開始,由主賓和贊冠者為冠者行三加冠之禮,初加緇布冠,再加皮弁,後加爵弁,同時頌 念不同的祝辭。冠禮畢,冠者要拜見母親。回來後再由主賓為其命字,有了字後再出見鄉鄰與尊長。此時主人則以酒筵招待賓客,然後送賓,以後還要派人給主賓贈送俎肉,這樣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禮。在這個莊重繁複的儀式中,冠者經過一系列顯性的儀容改變和新的

  禮儀知識的習得;親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賦予的諸多權利和責任,此後,冠者就有了祭祀神靈、出征、婚娶以及承擔其他社會事物的資格。

  女子笄禮在儀式上則要簡略得多,並且甫一出現,就是與女子出嫁緊密相連的。《禮記·曲禮上》雲“女子許嫁,笄而字”。許嫁的年齡一般為十五歲,儀式主要是結髮戴簪和命字。女子從此不再被稱呼以小名,而開啟了“待字閨中”的人生新階段。即使未許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禮,只不過儀式更簡單一些,“年二十而笄,禮之,婦人執其禮”。正因為笄禮與許嫁的結合,使其與冠禮相比在儀式上保持了更強的穩定性,而男子冠禮的某些儀式則隨著社會結構改變和歷史變遷發生了,重大變異。

  古代漢族成年禮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著髮式的改變是成年的身體標識;命字則是人際交往中的成年標識,從此同輩之間便以字相稱,而在人際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視為不敬。

  成年禮對於個人、家族和國家都發揮著特定的作用。於個人,成年禮是個體生命歷程中的特殊時刻,能促使一個人真正從身心發生改變,是入的生命轉換和身份轉換的特定標記。於家族,成年禮的舉行不僅意味著接納一個新的事務參與者,同時也是接納一個風險分擔者和利益分配者。於國家,接納一個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會成員以後,也多了一個各種賦稅和雜役的承擔者。可見,成年禮所蘊含的功能意義牽涉到社會的不同層面,因而在人類社會.中至今猶存。

  《成年禮》閱讀題目:

  5.下列對文中“成年禮”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成年禮最初以考驗為目的,到周代轉變成一種以強調社會責任和賦予權利為目的的儀式。

  B.成年禮是士人階層年輕人的專屬禮儀,是男子可以承擔社會事務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標誌。

  C.成年禮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後同輩之間便以字相稱,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D.成年禮是一個人生命轉換和身份轉換的特定標記,對於所在的家族和國家也有特定作用。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古人對男子成年禮相當重視,會在男子二十歲生日時安排一系列繁複隆重的儀式,這些儀式還會隨社會歷史的改變而改變。

  B.主人在儀式前要準備禮器酒筵,於門外三揖三讓親迎賓客,然後招待客人,給每位客人贈送俎肉,這樣才算完成整套禮儀。

  C.女子成年禮稱為笄禮,一般在十五歲時與許嫁同時舉行,跟男子的冠禮相比,儀式簡略穩定得多,主要是結髮戴簪及命字。

  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舉行笄禮都是個體生命歷程中的特殊時刻,是男子成年的身體標識,也是女子人際交往中的成年標識。

  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冠禮中先後加緇布冠、皮弁、爵弁,代表著長輩對冠者的不同祝願,也使其感受成年的諸多權利和責任。

  B.人們可根據一個人的衣著髮式來判斷他是否具備了祭祀神靈、出征、婚娶以及承擔其他社會事務的資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禮後就都開啟了人生的新階段,她們從此足不出戶,一心一意於閨中等待出嫁。

  D.一個人成年之後,既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利益,也必須擔負起應該承擔的各種責任,當今社會依然如此。

  《成年禮》閱讀答案:

  5.B

  6.C

  7.C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成年禮》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相信這些對你會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