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思量閱讀題及答案

  《紙上思量》的作者是朱以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紙上思量》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紙上思量》閱讀原文

  ①把一張六尺宣紙徐徐展開,鋪在寬大的案上。兩邊用厚重的鎮紙壓住,紙面一下子就平整起來。我的心情也隨之漸漸平靜,眼前宛若出現一片素淡的曠野、一片晴朗的天幕、一片水波不興的寬闊河面。

  ②真的要下筆,我反而謹慎了。對如此精良的雪一般的宣紙我一直心存鄭重。有好幾次,柔軟的羊毫在硯邊濡染了潤澤的墨汁,我提了起來,躊躇再三,還是把筆擱下了,那個時刻似乎還未到來。

  ③通常我不是這樣。平時用廉價的宣紙練字,廢紙千萬,每一張都線上條的縱橫交錯中默契淋漓,寫到密不容針方才放棄。無數的廉價宣紙訓練出了一個人的膽量,還有手上準確精到的技巧。那些附庸風雅的人,他們對於宣紙輕慢、漠視的眼神,我是一直【耿耿於懷】的。上乘***chéng***的宣紙,遭逢了沒有技巧儲備、沒有性情濡養的拙***zhuó***劣書手。他們不管不顧,一筆下去,肯定不行,揉搓丟棄;再來一張,還是不行。結局是可望而知的。這種人永遠都無法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書法家,他們不惜紙,更不善用紙,只是以蹂躪糟蹋紙為快意。

  ④少年學書,成年以後把筆揮毫成為我的專業,更成為精神上的倚重。我經常把自己關在書房內,把玩古帖,獨自書寫。書法給予我的快樂就是這種獨立性,可以避免受人牽絆***pàn***,也不必遷就他人,享受孤獨之趣,因此才得筆無凝滯、圓融無痕。琴師撫琴與書法家動筆極為相似。白居易在《夜琴》中說:“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正是在自弄自罷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懷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撫琴和揮毫都有一種蕭疏感,他們甚至【相輔相成】。秋風黃葉,林壑清肅,這邊琴師彈的是《漁樵問答》《平沙落雁》,清逸的琴聲汨汨而出,沖和疏淡。那邊的書家靜聽中凝神絕慮,墨香氤氳,填詞抒懷,筆底清曠飄逸。秋色點染,琴音筆調都附著了蕭疏淡遠的韻味。琴聲隨風而逝,而形於紙上的暈化之痕,卻可以留存下來,成為一次雅集的印跡。

  ⑤少年時我曾想改學繪畫,色澤斑斕的畫面,那麼富貴、冶豔,整個世界就像浸在繽紛的春光裡。人進中年,浮豔心思已漸消遁,對於色調的喜愛也重新規劃分野。一個人不可能長期面對喧鬧的視覺物件,就像我們不敢長久仰望熾熱的驕陽。而皎潔的月光,它的澹泊之色,讓人可以長久注目,感受到它的親和與撫慰。相比於泥金、泥銀、大紅鑲嵌龍鳳紋路的宣紙,我更喜歡素潔如雪的玉版宣,它驅逐了富貴、妖嬈的氣息,顯得孤寂、清寒。

  ⑥一個喜好在白宣紙上馳騁的人,他的目光是平靜安詳的。素淨潔白的紙,冰冷細膩的硯,竹木與毛羽製成的筆,汲日月精華的松枝燒製成的墨,都是純樸之物。書法家以此為己所用,天長日久,也如這些自然之物,質樸渾成。

  ⑦西晉時期人們爭相傳抄左思的《三都賦》,以致紙價上漲,留下了“洛陽紙貴”的佳話。那是一個歡欣鼓舞令人感動的場面,人人以筆墨相見,在宣紙上寄寓情懷。那是一個生活節奏徐緩的時代,是一個在紙面上刻畫性靈的時代。宣紙的使用率達到極致的時候,城市安靜下來,人人行止優雅,他們在一點一劃的講究中,心性被磨洗得從容安閒。而在物品包裝越來越華麗、文化作秀現象【層出不窮】的現在,古雅素淨的宣紙日漸陌生,樸實無華的筆墨淡出人們的生活,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方式來逼近心靈的深處。

  ⑧愛紙惜紙,算起來也是我四十歲以後的事。“惜墨如金”,也就是惜紙如金,每一次下筆都像是舉辦一個莊重的儀式。書寫之前,研墨以使心靜,焚香以使室清,沐浴更衣以使神清氣爽。此時,下筆的氛圍形成,自然筆隨心動。那些“書法表演”,是今人惡作。應景而表演,筆在手中,動作很大,口中有聲,這是很不敬畏的。書法本是寂寞之道,運用在人聲鼎沸的娛樂場景裡,博人一粲,“表演者”毫無矜持,隨便而輕率,內心不復清靜。現如今,還有多少人在效古人之行,恪守筆墨之道呢?

  ⑨提按快慢,縱斂卷舒,紙上的動作都是一些懷舊的影子,我的內心還停留在對古雅的喜好上。我喜歡收藏各式各樣淡雅的信箋***jiān***。白色的箋上,淺淺地浮動著異獸、雲水、鐘鼎、瓦當的紋路,逗引我書寫。在各類書寫中,寫信札最沒有負擔,筆提起來,文思湧出,於是疾疾向前。文詞錯了,就圈起來,或者塗抹一下,只求一個隨意。若把信寫得筆筆不爽,在我看來已失天趣。今天,人們愛發***,用筆墨寫信的人越來越少,許多精美的宣紙信箋,擱在櫃檯上【無聲無臭】,漸漸蒙上了塵泥。

  ⑩又是一個夜晚來臨,春日將過,初夏將至,空氣中瀰漫著滋潤清新的氣息。我照例在案上鋪開一張白宣,書房似乎一下子亮堂許多,四周岑寂了下去。我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心動時刻。

  《紙上思量》閱讀題目

  19.文中加點字的字形和注音都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濡染 上乘***chéng***

  B.凝滯 拙***zhuó***劣

  C.斑斕 牽絆***pàn***

  D.安詳 信箋***jiān***

  20.下列詞語中的“爽”與第⑨段“筆筆不爽”之“爽”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爽約 B.直爽 C.神清氣爽 D.屢試不爽

  21.文中【 】內的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耿耿於懷 B.相輔相成 C.層出不窮 D.無聲無臭

  22.下列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所寫作者的想象,既折射出他的心境,又暗示了他追求的精神境界。

  B.作者認為筆墨紙硯自然純樸,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書法家的心性、氣質。

  C.作者的內心停留在對古雅之物的懷舊上,所以對今人不恪守筆墨之道心懷不滿。

  D.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營造了寧靜的氛圍,表現出作者對書法創作的莊重的態度。

  23.在文中第④段,作者為什麼要著意描寫琴師撫琴?請簡要作答。***4分***

  24.作者的“紙上思量”包含著他對書法藝術的人士思考和情感態度,請結合文章內容加以 分析。***6分***

  《紙上思量》閱讀答案

  19.***2分***C

  20.***3分***D

  21.***3分***D

  22.***3分***C

  23.***4分***作者認為琴師撫琴和書家揮毫都有一種蕭疏感***琴師撫琴的沖和疏淡映襯書家揮毫的清曠飄逸******1分***,以琴聲隨風而逝來反襯書法可以留存的魅力***1分***,突出書法可以讓書家忘懷俗事,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帶給書法家自由獨立而快樂的享受、成為書法家精神上的倚重******2分***。***意思對即可***

  24.***6分******1***作者從宣紙的精良素潔感受到它的高雅、孤寂、清寒之氣***1分***,***2***認識到書法藝術能讓人精神獨立***能成為人精神的倚重******1分***,心性變得從容安閒***1分***,是寂寞之道***1分***;***3***作者認為應該恪守筆墨之道,對書法藝術懷有敬畏之心***1分***,對浮華喧囂的書法現狀,深懷憂慮***1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