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錢鍾書先生的交往閱讀答案

  這篇《與錢鍾書先生的交往》作者與錢鍾書先生交往的過程中,瞭解到錢鍾書先生為人謙遜,他關心晚輩,沒有學者的架子。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與錢鍾書先生的交往閱讀材料

  20世紀80年代,聽聞大多數外國友人到中國來有三個願望:一是登長城,二是遊故宮,三是見見錢鍾書。但是見錢鍾書先生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錢先生晚年閉門謝客,養病讀書,辭掉許多社會職務,不出席任何會議,不僅外國人見他很難,就是天天在北京的中國人也很難見到他。而我卻有數次機會拜訪並與先生深談,實為榮幸。

  錢先生以他的兩部學術鉅著《談藝錄》《管錐編》,以及長篇小說《圍城》、短篇小說集《人、獸、鬼》、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奠定了他在中國當代文壇的地位,成為中外公認的大學者和大作家。稱他為當代文壇的泰斗級人物,實不為過分。國內外對於錢先生的研究也已發展為一門專門的學問“錢學”,文化藝術出版社還不定期地出版著《錢鍾書研究》叢刊。

  1987年4月27日我第一次拜訪錢鍾書先生是貿然而去的,事先沒有聯絡。因為聽說他恃才傲世,杜門謝客,不接受任何採訪,如果事先打招呼,十之八九要被拒之門外。

  那是一個暮春的下午,當我忐忑不安地按響南沙溝錢先生寓所的門鈴時,一個高亮的聲音從裡面傳出來:“來了!”門隨之被開啟,一個在心目中已很熟悉卻又陌生的錢先生出現在眼前: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一身駝色中式褲褂;眼鏡片後機敏的雙眸閃著探尋的目光,淺淺的笑意浮在脣邊,一副樂觀、大度、瀟灑、睿智的樣子。

  當我說明來意,老人不緊不慢地說:“今天不行,我這兒有外賓,明天下午吧。不要採訪,咱們隨便聊聊可以。”他的聲音高昂,顯得底氣很足。沒想到仰慕已久的先生這麼痛快地與我約定時間,雖說不讓採訪,但總算有個長談的機會。

  第二天下午我如約而至,這次開門的是楊絳先生。她面板很白,略顯清瘦,表情平易,十分儒雅,也是淺淺的笑意浮在脣邊,但說話聲音卻較錢先生要低八度了。錢先生微笑著從內室走出,山南海北地同我聊起來。聽說我是北京大學畢業的,就詢問起北大的老教授馮友蘭、吳組緗、季羨林等人的情況,我一一作答。開始我還有點拘束,後來見他不拘形跡,談笑風生,我也逐漸變得自然了。

  這時楊先生為我端上一杯茶,我連連道謝。

  在和煦的陽光下,觀賞著客廳裡的一幅清人吳大澂的篆書對聯,品味著楊絳先生烹製的香茗***這使我想到了她的《將飲茶》***,我與先生相對而坐,相視而笑。

  那天錢鍾書先生與我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涉及文學藝術和人生、社會。錢先生談鋒甚健,出語機智幽默,對晚生後輩循循善誘,使我受益匪淺。我們還在一起合了影。回來後我將與先生的合影放大兩張,一張貼在白紙上。“錢先生一再叮囑我,不要宣傳他,不要寫他,談話內容不可向外傳播”。

  這年10月我的美學著作《朱光潛宗白華論》在香港出版,1988年初我給錢先生郵去一冊並附信請求指教。書寄出後,我想先生那麼忙,大概不會給我什麼迴音。沒想到3月卻收到他的親筆回信,用鋼筆書寫:

  士方同志:

  來函奉悉。我去年八月即患病,迄今尚未痊癒,春節前再出院回家,遵醫囑謝客謝事。尊著早收到,未能及時答謝,抱歉!數月來函件書刊寄來者,債臺高築,尚無精力一一處理。乞諒我老病幸甚!我對朱、宗二先生著作,涉獵甚少,實恐無發言權也!草此,即致

  敬禮!

  錢鍾書

  3月6日

  錢先生抱病覆信,以禮相待,實事求是和謙遜的態度令我感動!

  1988年11月23日,我與錢先生又有過一次長談,那也是一個下午,在錢先生寓中。

  那天我叩門後,出來的仍是楊絳先生,她對我的突然造訪似有擋駕之意:“錢先生病了,正吃中藥呢。”正在進退兩難之際,不想錢先生循聲出來,一看是我,就善解人意地打破尷尬:“不是那麼回事,請進!”

  賓主落座後,錢先生解釋說:“我很長時間開會都不去,不見客,你今天來是‘甕中捉鱉’。”他大笑。我也笑,在笑聲中我剛才那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了。

  他繼續緩緩地告訴我:“我今年初住院做了手術,後來吃西藥殺菌,把腸子中的菌全殺了,肚子老瀉,沒法吃飯,現在吃中藥。”他拿起一杯中藥邊喝邊說:“一天兩次。但是夜裡尿頻,要起來好幾次,覺怎麼睡?”“當然有些事還是推不掉,我現在還任社科院副院長,他們說外事活動需要我。”

  說到興奮處,先生開懷大笑,眼睛眯成一條線,一條腿架到另一條腿上,一隻手不停地做著各種手勢,優哉遊哉!瀟灑極了!卻並不讓人感到放縱無度。

  他談了對另外一些名人的印象和看法,毫不隱晦自己的觀點,十分直率。他談到歷史學家黎澍先生,對黎先生十分推崇,他說,這幾年老朋友、老同志故去的很多,他一般的追悼會都不參加,唯獨參加了黎澍先生的追悼會。這一切使我看到一個真實的敢說敢怒敢恨敢愛的錢先生。

  先生生前不讓我寫他,現在我忍不住還是寫了他!好在我談及先生的成就也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我想,先生地下有知,當不會怪罪於我吧!

  ***摘自《名人傳記》,有刪改***

  【相關連結】

  錢鍾書,出生於江蘇無錫,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圍城》與《管錐編》是錢鍾書先生的兩部代表作品,也成就了他崇高的學術地位。錢鍾書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被譽為是“博學鴻儒”、“文化崑崙”。 ——《吳越文化的一個縮影》

  與錢鍾書先生的交往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錢先生一再叮囑“我”,不要宣傳他,不要寫他,談話內容不可向外傳播,是因為錢先生不喜歡被打攪。

  B.作者綜合運用了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將錢鍾書先生的大家風範表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C.作者曾聽聞錢鍾書先生恃才傲物,杜門謝客,不接受任何採訪。而作者的第二次拜訪經歷,就粉碎了這樣的謠言。

  D.在作者拜訪的過程中曾連續出現“矛盾”的局面:一次是“外賓矛盾”,一次是“生病矛盾”,然而作者兩次貿然拜訪都見到了錢先生,也進而突出了錢先生的人品。

  E.文章以“交往”命名,具體表現在兩次拜訪和一次書信往來。在多個細節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學者形象。

  ***2***文中的錢鍾書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3***文章開篇表述外國友人到中國來的三個願望,有什麼作用?***6分***

  ***4***近代學者評價錢鍾書先生為“思維灑脫高於天,行事謙遜重於地”。可以說,“謙遜低調”是錢老的為人準則。結合文章,聯絡實際,談談你對“謙遜低調”的看法。***8分***

  

  ***1***D,3分;E,2分;B,1分

  ***A選項中錢先生的叮囑體現的是為人行事低調,而不能單單理解為不喜歡被打攪,因為在後文中,錢先生對“我”還是很熱心接待的;B選項中的“心理描寫”,在文中體現得不明顯;C不單是第二次經歷,第一次拜訪就粉碎了謠言***

  ***2***①為人低調,謙虛謹慎。一再叮囑,不要宣傳,談話內容不要向外傳播。

  ②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對“我”的登門拜訪表現出了很好的接納態度。

  ③幽默風趣,胸懷寬闊。“甕中捉鱉”展現了錢先生的胸懷氣度。對人生的討論,展現了他的大度。

  ④以禮相待,直率求是。帶著病體,認真寫信回覆“我”,也毫不隱晦自己的觀點。

  ⑤頗有學識與成就。有各類成名著作,國內外對他有專門的研究。

  ***6分。答出三點即可,其它角度合理亦可***

  ***3******6分***結構方面:統領全文,為下文彰顯錢先生的風範做鋪墊。

  內容方面:以外國友人的願望,側面烘托錢先生的影響***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表現出錢先生的地位之高,名氣之大,也表現出“我”對錢先生的尊敬。

  ***4***示例1:錢先生說不要宣傳,不要傳播,那是一份安心做學問,安心成事業的姿態。***2分***

  低下頭,並不是畏懼風霜雨露,而是要誠誠懇懇地走好自己做學問的路。***2分***

  錢先生謙遜低調的人格為他贏得了更多的尊重。***2分***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也應當有此胸懷。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懂得低頭,懂得接受,這才是生命的本真姿態,也更有利於我們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業,才有機會收穫成功。***2分***

  示例2:我認為“謙遜低調”是我們每個人應具備的品德,做到“謙遜低調”可以讓心靈寧靜、沉潛,更好地為學、做事。

  ***總談看法2分,可寫“謙遜低調”的內涵或意義等***

  ①錢鍾書先生低調做人,晚年閉門謝客,一再叮囑作者“不要宣傳他,不要寫他。”而且拒絕一切採訪,體現了他謙遜低調的處事原則,正是秉承這一原則,錢先生才成為文壇泰斗級人物,為人所稱讚敬仰。

  ②錢鍾書先生為人謙遜,他關心晚輩,沒有學者的架子,曾謙遜真誠地說“我對宗、朱二先生涉獵甚少,無發言權”表明錢老謙虛謹慎,不恃才傲物。在病中仍給作者回信,以禮相待,謙遜平和。

  ***以上兩點為結合文字談錢先生在“謙遜低調”方面的具體表現,內容豐富準確可得4分,單薄酌情扣分***

  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謙遜做人,低調做事,如錢先生一樣,成就斐然而不自傲,地位崇高而不張揚,這才是生命的本真姿態,也更有利於我們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業,才有機會收穫成功。

  ***聯絡現實生活談“謙遜低調”的意義2分,僅寫一句話等論述不充分的給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