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友善的短文章

  友善是指團結,和睦,互相幫助。友善是光明與和平的使者:友善使你有更多的好友;友善使你更喜歡樂於助人。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說說友善

  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孟子則強調與人為善,友善既是高尚的個人美德,也是重要的公民道德規範,它所包涵的理解、寬容、團結、互助,不僅讓人與人之間充滿溫馨,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石。

  “橋”的作用是連通雙方,使兩岸的交往不再存在障礙:“心橋”是連通的則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使心與心達到交流、理解和溝通。只有這樣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心靈的距離。

  一個友善的人,總是以真誠的微笑示人,以陽光的心態看人,以發自內心的行為助人。友善的人,心地光明,行為坦蕩,與人相處融洽,不嫉妒,不仇視,不攀比,修養不需鞭策,給予不求回報。反之,不友善的人,常常心地狹隘、對人常懷敵意,這種人往往睚眥必報,嫉恨強於自己的人,歧視弱於自己的人,甚至惡意侵害他人。

  人的社會屬性,註定了每個人都處在與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關係中。個人不但要處理自己複雜的情緒,還要處理各種關係,要與他人交往。以何種心境,何種形式與人交往,也許不能影響一個人的人生長度,但可以影響到他的人生寬度。

  總而言之,友善是善解人意的姿態與方式,從好的方面來理解別人意思,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徒增敵意。友善的人在別人遭遇到困難時總是伸出一隻手,對人的一個微笑,不苛求,不強加,與人為善,表明一個人的心胸寬廣,體現一個人精神的純淨與高尚。

  那麼,做人應該懷有一顆友善之心的人怎樣去踐行呢?個人理解認為主要有以下六點:

  懷有一顆友善之心的人,應該做到友好真誠。處世待人最重要的一個字是"誠"。古人所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至理名言。活著就要真誠。真誠是向世人敞開的心扉,是高尚者心底堅貞不移的節操,體現的是一種道德素養和氣節修煉。以誠待人,將使自己魅力無窮,會在人們心靈之間架起信賴之橋。真誠能夠換來真誠。真誠待人並不是為了要別人也以真誠回報,如果動機是以自己的真誠換回別人的報答,這本身已經不夠真誠,因為真誠不該含有任何雜質。真誠不是智謀,但它常常放射出比智謀更誘人的光澤,有許多費盡千辛萬苦辦不成的事情,靠真誠就能夠辦好。社會需要真誠,人們渴望真誠,真誠的力量強大無比。如果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多一份熱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真誠,少一份虛偽,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那麼我們的家庭更溫馨,鄰里更和諧,社會更溫暖,生活更美好。

  懷有一顆友善之心的人,應該增進和諧相處。“友善”不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技巧,而是人際之間為了實現善價值的相互促進和幫助。中國人對於"和合"文化的崇尚由來已久,有關這方面的理論闡述更是博大精深,在重溫傳統文化的精華時,我們不難發現,先賢哲人在講到和諧時,講自我的和諧。修身養性向來是中國人處理人際關係、解決人我矛盾的立足點。“反求諸己”是我們實現與這個世界和諧統一的基本思維方式。自我和諧實質上是自己內心和諧。自己內心和諧,就能做到守正心靈,認知健全,演好角色,控制情緒,心無旁騖,難不倒,誇不倒,誘不倒,不斷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追求內心和諧,是人生的課題和使命,也是應盡的社會責任。很多人出問題,究其根由是他們思想先出了問題,是自己的身、心、靈、神不再和諧所致。自我和諧實在是一種心靈美,是內外兼修的美,是外在與內心統一的美,是生命中的真正珍品。

  懷有一顆友善之心的人,應該堅持與人為善。堅持與人為善:善良是立身處世之寶,待人處世一個可貴的品質是與人為善。與人為善在人際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善良就是懷有一顆仁慈之心,擁有一種寬廣的胸懷。善良中也蘊涵著一份責任。善良源於高尚的道德,是智者心靈深處的一種溝通,是仁者內心世界裡一片廣闊的視野。有了善良這一寶貴情操,行動就有了指南,人生槓桿就有了支點。“善言良語三冬暖,惡言冷語六月寒。”善言是善心的流露,善良的人必然以善言待人。應該講,人性中有善也有惡,善良的人將人性惡的部分壓縮到連自己都無法察覺的程度。所以,善良不是一種願望,而是一種能力,一種能洞察並抑制惡的能力。道家的始祖老子說“上善若水”,就是說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現在是市場經濟,紅塵滾滾,有人便認為與人為善的精神原則已經陳舊得失去了光澤。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社會需要善良,人民需要善良,自己也需要善良。我們要牢記老祖宗“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的叮囑,並深思之,體會之,踐行之,使善良成為一種永恆的心態,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境界。

  懷有一顆友善之心的人,應該保持心平氣和。友善,是一個人更好的容入社會的前提:愛群、利群、樂群,是社會風氣良好的重要標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友善的人總是心平氣和的與別人探討問題,友善是在別人遭遇到困難時你伸出的一隻手,友善是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友善是“送溫暖”的舉措。友善的人,意味著關愛他人,不苛求於人,不強加於人,進而有助於人。它表明了一個人胸懷的寬廣,體現一個人精神境界的純淨高尚。由此可見,友善是光明與和平的使者心態平和與人交往的時候不可急躁,當心情不好或者有煩心事的時候要及時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帶著情緒和他人交往,以免情緒失控傷及他人,造成誤解。要有一顆平常心,當能做到泰然處之的時候,很多原本棘手的事就會變得豁然開朗。

  懷有一顆友善之心的人,應該注重設身處地。既然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就不要渴求或強迫別人與自己完全一樣,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等強加於別人身上,讓別人完全符合自己的意願。首先,友善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友善是建立在主體的平等地位之上的,友善的雙方都擁有共同的要求,彼此間有著同樣的願望。其次,友善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善不是一種偶然的情緒,而是一種穩定的道德聯絡。在這種聯絡之中,公民之間真誠相待,建立互愛互信的倫理秩序。再次,友善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友善雖然不以互利為前提,但是在友善的聯絡中,人與人之間進一步鞏固了互助的關係。在人與人之間互助中,大家都平等相待,沒有任何人與人之間因為給與幫助或者接受幫助而處於人格的優先或者弱勢地位。

  懷有一顆友善之心的人,應該懷有寬闊胸懷。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就是退一步。有位哲人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岩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涯。只要寬以待人,就能與鄰里和睦相處,就會出現“近鄰”勝過“遠親”的局面。能夠容得下別人和你不同的地方,世上人與人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對於自己與別人的做事說話的不同或想法的差異卻很容易讓自己對別人產生片面消極的看法,因而心胸寬大意味著要能夠發現不同尊重不同。人是需要關愛,需要關懷,需要友好的微笑,更需要理解、寬容和尊重。相處時需要包容,爭吵時需要溝通,孤獨時需要人陪,難過時需要安慰,生氣時需要冷靜。宰相肚裡能撐船。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心與心的溝通,是理解之後的善意行動。“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多想別人的處境,多體諒別人的難處,多關心體諒他人。

  文/羅文博

  篇2:友善

  於是太陽躲進了雲層裡,風就開始吹了起來,越吹越大,大道成了一場颶風,但是風吹得越急,老人就把衣服裹得越緊。

  最終,風還是放棄了。太陽從雲層裡走出來,對著老人開始燦爛的微笑,不久老人開始出汗,然後脫掉大衣。太陽對風說:“你看,溫和與友善,比憤怒和暴力更有威力。”

  --------題記

  這個故事令人恍然大悟,生活中的待人處事就像照鏡子一樣,只有你以友善待人,別人才會友善待你。“友善”和“溫和”就如一個快樂的人照鏡子一樣;而“憤怒”與“暴力”就若一個沮喪的人照鏡子,前者會使你備嘗幸福的滋味,而後者只會讓你遠離幸福的港灣。所以往往,“友善”與“溫和”比“憤怒和暴力”更有威力。 正是太陽懂得了友善,所以才取得了成功。

  當友善注滿你的心靈時,你會驚奇的發現:生活中,友善的影子就在我們身邊徘徊。我曾多少次的在公共汽車上聽到一聲聲溫暖的“到這裡來坐吧”,一句句踩到別人腳後充滿歉意的“對不起。”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次小小的退讓。這些都是無微不至的友善。歌德曾經說過:“友善是交際中最大的祕密。”當你掌握住友善大門的鑰匙時,你就等於打開了成功的大門。

  朋友,樂於奉獻你的友善吧,那麼你的天空從此燦爛無比。

  朋友,樂於奉獻你的友善吧,那麼你的生活從此有滋有味。

  朋友,樂於奉獻你的友善吧,那麼你的生活將會煥發五彩光芒。

  友善就像春天的雨露,滋潤萬物生長;友善就像夏天的風,悶熱中帶來一絲清涼;友善就像秋天的落葉,為融洽的世界更添一份美麗;友善就像冬天的一杯熱茶,讓暖暖的溫馨融入心房。

  篇3:友善

  友善是指團結,和睦,互相幫助。友善是光明與和平的使者:友善使你有更多的好友;友善使你更喜歡樂於助人。對你的朋友好,即使是一個微笑,你的朋友也會記在心裡。你對朋友友善,朋友也會對你好。這不僅會讓你對現實滿懷自信,也會讓你更珍惜的朋友。

  以前,我總是以為友善的意義就是無時無刻在一起。後來,我才知道我錯了。我有個朋友和我很要好,而且我們又是鄰居。一次,我借她的試卷改正一道題,她卻沒好氣地說:“你都錯了,我還能對?”我很生氣地想:什麼好朋友?一點也不團結。後來我才知道那題她真的錯了。從那起,我才明白,友善並不是天天在一起,應該是對朋友的一份理解與信任。

  我有個特要好的朋友。我和她總是在一起,一起吃飯,學習,談心。我們從來沒吵過架,感情好如親姐妹。每次她表演時,我都會認真地看著,為她鼓掌,她也一直對我笑。我的心裡感到很溫暖,很甜蜜,就得她是舞臺上最亮的一顆星星。這使我感受到,友善還是對朋友的支援和照顧。

  友善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友善也不止是友情之間的,我曾真切的感受過。

  一次,我推著自信車在路上走著,沒有注意到路邊的行人。一不小心,劃破了一位老奶奶的褲子。我一時不知所措,想著身上還有十幾塊錢就給她吧。沒等我開口,她淡淡一笑,說:“對不起呀,小姑娘,瞧我這年紀,走路也不當心,別在意阿。”說完就走了。我站在那,呆呆地望著。。。。。。

  我們班還有一個男生,非常的調皮,又愛罵人,我們都討厭他。一次放學回家,他在路上捏了一個女生,結果那人用石頭砸他,他的臉上起了個像桔子般的大包,還縫了幾針。後來我們班舉行了捐款活動,我也捐了十塊。***雖然它經常罵我,成了我的仇家***然後又派人去看望他,還有的同學帶了水果去。這時,我被感動了,友善更應該的是幫助和寬恕,無論他人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對他友善不是嗎?

  願友善的血液在我們的身體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