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鯽魚怎麼養不死

  ?你可知道?那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

  1、養魚先養水。自來水至少要晾晒一天,待水中氯化物揮發以後再用。水溫要與缸內水溫相同方可換,否則照成金鯽的應激反應,這樣會生病甚至死亡。可在水中放入200萬分之一的粗鹽,利於減少病害發生。

  2、餵食不可太多,不然會增加排洩量和餌料的剩餘。這樣水質容易敗壞,導致硝酸鹽增多,細菌大量繁殖後水體溶氧量減少,從而使金魚中毒、缺氧。餵食掌握寧少勿多的原則,每次餵食魚蟲或顆粒飼料的量以5分鐘內吃光為好。一天一到兩次,或隨氣溫下降適當減少次數。

  3、缸內金魚密度不可過大,否則會因為缺氧魚“浮頭”死亡,最好添置增氧泵和水迴圈系統。

  4、每次換水量以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為好。千萬不要一下子換光,水壓、水溫不穩定很容易照成死亡。

  5、最好喂活的魚蟲、紅線蟲和顆粒飼料,輔以洗淨剁細的菜葉,這樣不容易汙染水質。

  6、有條件半陰半陽環境置放,陽光可是金鯽增色、殺菌。過多光照會使水中藻類繁殖過快,水體發綠難清理,夜間會跟金鯽爭奪氧氣。

  紅鯽魚的池養技術

  紅鯽魚是人工選育而成的一個鯽魚品種,市場前景廣闊。下面我們將池塘主養紅鯽技術介紹給大家:

  池塘條件

  養殖紅鯽的池塘,塘口面積一般要求5-8畝,池深2.8-3.0米,池壁坡度1:2.5-3.0,有效蓄水深度2-2.5米。高產精養池塘需配備增氧機械,功率為1.5千瓦/3-5畝。

  魚種放養

  魚種放養前,應對所選池塘進行藥物清塘,以殺滅病原及敵害生物。為了提高養殖成活率與上市規格,應提倡魚種冬放。放養密度一般為每千克30-50尾的魚種每畝放1000-1500尾,另搭配鰱、鱅***4:1***春片魚種,每畝放250-300尾。魚種放養時,用3%的食鹽水和10×10-6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混和浸浴10-15分鐘。

  餌料投喂

  主養紅鯽的池塘,所投餌料蛋白含量要求在30%以上,日投飼率:4-5月份為1-1.5%,6-8月份為2.5-6%,9-10月份為2-1.5%,其中,6-8月份可適量投喂一些青綠飼料。餌料應實行定點投喂,每口池塘可設食臺3-5個。日投餌1-2次,具體投喂量,根據天氣和魚的實際吃食情況靈活掌握,一般以第2次投喂前略有剩餘為宜。

  管水防病

  生產季節,定期加、換新水對紅鯽的生長十分必要。一般夏季每10-15天加註新水1次。每次加換新水量為20-50釐米。換水時,採取先排後進,即先從塘底排水,再向塘面加水,加換水應選擇晴好中午進行。同時,堅持晴天中午正常開機1-2小時。水質管理,除了把好魚種下池前的藥浴關外,養殖期間每10-15天全池潑灑強氯精1次;用藥濃度為0.2×10-6-0.3×10-6。高溫季節在飼料中新增克暴靈等內服藥物,劑量為每日每1000公斤魚用藥100克,每月1-2次,每次連用3-5天,可有效地預防腸炎病、出血病等暴發性疾病。

  紅鯽魚常見疾病與預防 

     紅鯽魚在生長季節,其比較容易產生一些疾病,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可每隔10-15天,可給紅鯽魚進行換水一次,同時可利用一些魚類專門消毒的其器具進行消毒,以保證其更好的生存,同時,在高溫季節中,可在餌料正新增克暴靈等內服藥物,劑量為每日每1000公斤魚用藥100克,每月1-2次,每次連用3-5天,可有效地預防腸炎病、出血病等暴發性疾病。

  一般紅鯽魚發生疾時,切不可亂用藥,因為紅鯽魚比較敏感,以免用錯藥造成紅鯽魚的死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