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做職場主人

  如今社會發展迅速,很多人都被工作壓成了心理奴隸,從而失去自我。然後我們更應該要好好反思自己的一些狀態,要翻身做職場的主人,那麼如何做職場的主人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做職場主人的方法

  一、提高工作效率

  1、工作計劃

  每日為自己指定一個工作計劃,做一個工作列表,把每日需要做的具體工作按照輕重緩急排列,另外相似的工作最好排在一起,便於思維,先處理緊急的工作,在處理重要的工作,最後處理簡單、緩慢的工作。指定工作計劃每日的工作才有方向,才不走冤枉路,馬裝車好不如方向對,沒有方向瞎忙活,才努力也是枉然。

  2、集中精力

  工作時一定要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工作,避免分心,要學會善於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且是做好這件事。工作切忌不能三心二意,那樣只會撿了芝麻掉了西瓜,甚至哪件事都做不好,讓別人否定你的能力。

  3、簡化工作

  將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不是本事,將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才是能耐。當工作象山一樣隊在面前,不要硬頭皮幹,那樣根本做不好。首要的任務就是將工作簡化,當面前的大山被你簡化成小山丘,是不是豁然開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經常充電

  多學習知識,尤其是專業知識,只有不斷更新知識,不斷學習,才能更有效的應對日新月異的職場問題,處理高難度的工作難題,才能比別人更優秀,才能提高工作的應對能力,比別人更有效率。

  5、加強時間意識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時間不能消費,也不能買賣。工作時一定要有時間意識,消耗時間就是消耗青春,虛度光陰連工作都做不好更談不上效率,沒有人會賞識這種人。

  二、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1、瞭解你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地認識自身的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對自我及環境的瞭解越透徹,越能做好職業生涯設計。因為職業生涯設計的目的不只是協助你達到和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也是幫助你真正瞭解自己。你需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並做自我評估。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思維方法、道德水準以及社會中的自我等內容。詳細估量內外環境的優勢與限制設計出自己的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通過對自己以往的經歷及經驗的分析,找出自己的專業特長與興趣點,這是職業設計的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往往認為選擇最熱門的職業就意味著對自己最有前途,專家提醒:選擇職業重要的是能正確地分析自己,找到自己最適合做的專業,然後努力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

  2、清楚目標,明確夢想,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每個人眼前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至少在你本人看來是偉大的。沒有切實可行的目標作驅動力,人們是很容易對現狀妥協的。制定自己的職業目標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只要考慮一下你希望在多少年之內達到什麼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往回算就可以了。目標的設定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資訊為依據。通常目標分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有效的生涯設計需要切實可行的目標,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猶豫和干擾,全心致力於目標的實現。

  3、制訂行動方案,你的職業正在幫助你實現人生的最終目標嗎?你是否有一種途徑可以讓你現有的職業與你的人生基本目標相一致?正如一場戰役、一場足球比賽都需要確定作戰方案一樣,有效的生涯設計也需要有確實能夠執行的生涯策略方案,這些具體的且可行性較強的行動方案會幫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實現目標。

  職場的奴隸的型別

  1、“別人怎樣想”的奴隸

  這種“心理奴隸”最普通,對創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壞性,多見於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說話,別人就會認為我愛出風頭”、“我做那件事,別人會嘲笑我”……這種“別人”式的想法使之成為“別人”思維的奴隸。大部分這種“心理奴隸”還會去傾聽不夠資格的人的忠告,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創造力。

  對策:

  ①如果你在模仿他人之後能感覺到快樂,不妨盡力去模仿。否則,你就應該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②理智地面對別人的另眼相看、批評指責,因為職位越高,被人當作閒談物件的機會也越多,被批評的機會也越多。

  ③與敢作敢為、樂於助人、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2、“註定失敗”的奴隸

  這種型別的“心理奴隸”缺乏自我意識,認為自己很渺小,無法真正看清自己。他們經常抱怨“我沒有好機會”、“我將會失敗”、“周圍的人都在跟我作對”、“領導沒有看重我”……其實,思考本身就能左右事情發展,當一個人想要怎樣時,他就真會變成那樣。

  對策:

  ①經常使用良好的、積極的、建設性的語彙暗示自己,就會增強自信心。平時儘量從“為什麼能做到”方面著想,而不應圍繞“為什麼無法做到”打轉。

  ②腦子裡經常想著“我將要成功”、“我是一位勝利者”,這會增強必勝的信念,並努力尋找各種“有助於成功”的方法。

  3、“為時太晚”的奴隸

  這種“心理奴隸”通常認為在某一年齡階段時就應當做某事情。比如有的認為自己錯過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現在進退維谷、騎虎難下,只得聽天由命。有的認為自己26歲已經太大了無法再進大學深造,有的認為自己40歲了,無法再婚。

  對策:

  ①不要理會年齡的限制,並從生活中尋找鮮活的榜樣。

  ②不能苟且偷安。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向著自己的理想努力。

  4、“安全感”的奴隸

  許多人寧願吃“大鍋飯”也不願改革,這就是典型的“安全感”奴隸。缺乏想象能力是“安全感”奴隸共同的心理特徵。其實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人類生存、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奮鬥、不斷消除不安全感的過程。

  對策:

  ①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

  ②因為有風險才會有攀登,有困難才會有突破,有壓力才會有奮起,有風浪才會有搏擊。因此要學會面對種種困難和罕見、未知的事物。

  5、“過去錯誤”的奴隸

  心靈被過去的失敗創傷所控制,害怕任何新的嘗試是其主要特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們因失敗而灰心喪氣,不懂得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過去錯誤”的奴隸會損害人的探索能力,讓人裹足不前。

  對策:

  ①將失敗看成一種投資,就不覺得是損失了。有人說愛迪生為了造出第一個實用的電燈泡失敗了9999次,但他本人則認為自己發現了9999種無法適用的方法。

  ②如果能及時覺察出錯誤,那根本就不能算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