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無形資產管理論文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等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比重迅速上升,各行各業對無形資產的管理越來越重視,無形資產的價值逐漸被體現。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加強高校無形資產管理研究

  【摘要】為了能把高校的無形資產有效地管理起來,正確核算無形資產價值,防止無形資產流失,本文就目前高校無形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對高校無形資產管理中的突出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後就高校無形資產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建議和展望。

  【關鍵詞】高校 無形資產 管理

  一、高校無形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等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比重迅速上升,各行各業對無形資產的管理越來越重視,無形資產的價值逐漸被體現。高校在實務操作中,對無形資產的界定主要依據1997年6月23日由財政部與原國家教委共同研究制定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第35條:“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體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以及其他財產權利。”高等學校是人才雲集、高新科技集中的地方,擁有大量的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型無形資產,這些無形資產都是國家投入資金,是經過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實踐而形成的,是屬於學校的智力成果,也是學校發展和成長的基礎。然而高校無形資產在管理與會計核算中一直處於薄弱環節,許多高校只有簡單登記,沒有價值核算,也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專職管理人員。要想滿足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提高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就要加強高校無形資產的管理,樹立起無形資產的價值觀念,建立一種有效的管理機制,運用法律知識,保護無形資產,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高校取得合法的經濟效益。

  二、高校無形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觀念陳舊不利於無形資產管理

  從高校資產管理者角度來說,對無形資產的認識是概念多於管理,對無形資產管理意識淡薄,重“有形”輕“無形”,在日常管理中重視有形的材料、裝置管理及其投入效益,而忽視無形的專利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的資產管理及投入效益,在每年國有資產內部清查時常常將無形資產排除在外。從科研成果發明者的角度來說,因為承擔課題、成果鑑定、論文發表、論著出版是直接與科研人員的晉職、加薪等切身利益掛鉤的。科研人員為了切身利益,不得不忙於爭取課題,一有研究成果就以論文或報告、成果鑑定等形式公開,而忽視相應的專利申請,結果被國外憑藉“申請在先”的規定而預先申請了專利所有權。

  2、管理機構分散,缺乏統一協調的管理體系

  從高校內部來看,大多數高校無形資產管理也是按照實物資產管理模式:科研處負責無形資產專利權的管理,國資處負責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等的登記管理,財務處進行無形資產的核算,而無形資產的使用或對外投資、轉讓,由產業處負責。由於無形資產涉及到許多方面、許多部門,各個部門都身兼多重工作任務,管理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協調,多方利益主體的存在又使得能轉化的無形資產產出率低,部分無形資產被閒置浪費,無法帶來應有的經濟效益,並且許多無形資產的監管處於空白狀態中,結果是侵權現象屢有發生。如擅用學校名譽謀取不義之財,對高校的聲譽產生了惡劣影響;或者外單位與個人利用學校的科研資源和條件,開發的科技成果或科技新產品不在學校登記,產權直接歸屬外單位。

  3、高校無形資產核算缺位

  由於現行會計制度只明確了高校無形資產的範圍,規定了無形資產的購入、轉讓、捐贈及投資的會計核算方法,而對自創的沒有明確的核算處理方法,再加上高校無形資產種類繁多,型別多樣,造成其價值衡量更加困難。在很多高校資產負債表上無形資產一項為零,財務上只核算無形資產產權申報登記費用計入事業支出,對無形資產不進行研發成本價值核算,也未將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出讓金確認為無形資產,從而未能正確反映無形資產價值。因此,在高校的財務管理中無形資產的價值很大程度上被忽視,如此做法不利於管理,更造成了財務資訊的失真。

  4、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手段

  2006年財政部頒佈了新的企業基本會計準則,包括修改了的無形資產準則,但沒有同步推出事業單位的會計基本準則及會計制度。許多高校自身不重視無形資產的管理,在制度建設方面也是一片空白,因為無章可循,無據可依,一旦出現問題,部門之間相互指責,推卸責任,管理者對職務發明等的侵權事件,即使知情,但因為缺少制度法規依據,無法確定產權權屬,只能睜一眼閉一隻眼。同時高校無形資產種類繁多,管理經驗落後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在日常收集和提供無形資產資訊時缺乏統一的工作標準,在日常操作中也沒有開發可供標準化管理操作的計算機管理軟體等。管理制度的缺乏,管理工具手段的落後,制約了無形資產的日常管理和監控。

  三、加強無形資產管理的對策

  1、加強宣傳,改變觀念,引起各方重視

  高校無形資產的數量、質量已經成為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也是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它關係到學校的切身利益,一項好的專利或技術,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確立起資產保護的觀念,引起各方面對無形資產的重視,是無形資產管理的開始。一方面必須要在高校教職員工和領導幹部中廣泛開展無形資產知識的學習活動和國家有關無形資產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要使大家明確高校無形資產的研製與形成大多是用教學科研經費所完成的。屬於職務發明的同有形資產一樣是重要的國有資產,一樣要加以嚴格保護和科學管理。高校員工無形資產的法律意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還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要推動無形資產轉化的獎勵機制,使無形資產的轉化效果與個人的職稱、待遇、獎勵等掛鉤,儘可能地調動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並以規章制度的形式明確發明者、單位和國家之間權利和義務關係,制定合理的利潤平衡點。

  2、明確管理體系,加強管理機構的協作配合

  無形資產管理應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管理體制。首先,應由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設立無形資產管理機構統一協調,將無形資產管理納入高校國有資產的規範管理體系之中,開發建設高校無形資產管理軟體,建立一支積極進取、高效精幹、責任心強、堅持原則、懂法律、善管理的專業隊伍,全面負責無形資產的佔有、支配、收益及處分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其次,根據無形資產的分類,確定學校無形資產歸口管理部門,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例如對無形資產科研成果專利產權等的管理,由科研處從最初的科研課題著手,對已經形成的專利權進行歸類登記管理,由財務處歸集核算,把費用支出予以資本化,記入無形資產賬戶,再納入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管理系統內備案,年底與國有資產部門核對。對那些尚未取得專利權的非專利技術等,則由科研處在科研課題完成後登記在冊,再納入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管理系統內統一管理,等以後獲得專利權、著作權或取得社會效益之時,再記入無形資產,並通報財務處進行核算入賬,由產業處負責科研成果的轉化。課題負責人將科研成果對外投資或轉讓時,必須要經過產業處及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同意,並要報經相關校級領導的批准,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做好對無形資產轉讓的價值評估工作,轉讓後應及時結算投資轉讓收入,做好無形資產賬戶衝減。這樣,經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無形資產管理機構統一協調,其他各部門明確職責,各司其職,有利於無形資產的科學化管理工作。

  最後,由校資產管理部門做好每年的無形資產內部清查工作,清除已過保護期的智慧財產權,總結當年的無形資產管理成果,獎勵在無形資產轉化方面的先進人員,落實對那些成功轉化無形資產的發明者的獎勵,形成工作報告,並對無形資產方面的工作提出改進建議。

  3、加強無形資產的核算

  為了加強高校無形資產的管理,必須對高校無形資產要素進行財務核算,運用從價值形態上反映無形資產的投入成本與回收效益之間的比較關,把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出讓金確認為無形資產。在智慧財產權成本價值核算上,先由無形資產開發人申報,然後科研處與財務處協作,設計一種一式三份的科研課題費用支出單,對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情況詳細登記,三方共同備案留底,方便將來可以及時將無形資產的費用支出轉入無形資產賬戶。對於在研製過程中的費用支出,先按普通的科研支出進行核算,將其費用計入事業支出,只有在其形成無形資產後,才可以進行資本化核算,從事業支出轉入無形資產中。無形資產投資轉讓前需要進行資產價值評估,應按評估價及時調整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無形資產投資轉讓後應及時衝減無形資產。

  4、加強高校無形資產製度建設

  鑑於高校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建議國家相關管理機構統一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引導各個高校建立各自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應由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中無形資產專職管理機構負責校無形資產管理制度的制定,由其他相關部門協作,科學化管理、保護無形資產所有者權益、防止無形資產流失。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應建立相應的產權歸屬制度、財務核算及管理制度、審計監督制度、成果考核、獎懲制度及價值評估制度等全面保護,科學管理無形資產,併成立專家小組,廣泛徵求多方意見,最終形成一套健全統一的無形資產內部控制制度。

  四、結束語

  今後高校的發展將越來越離不開對無形資產的合理利用。在高校發展過程中,通過對無形資產形成、使用、核算等資訊的蒐集分析,可以瞭解自身的科技水平,瞭解社會需求的科技發展動向,加強對外聯絡,充分發揮高校先進科技作用,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吳苓苓:從資產清查審視高校無形資產的管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6***.

  [2] 董捷:中國高校無形資產管理展望[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6***.

  [3] 秦明、閆亞梅:談高校無形資產的管理與核算[J].事業財會,1998***1***.

  [4] 王棣華:論高校無形資產的管理[J].高校教育管理,2007***11***.

  [5] 溫志強、田真:知識經濟時代高校無形資產流失問題研究[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6***3***.

  [6] 金霞、王旭:完善高校無形資產管理的思考[J].事業財會,2007 ***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