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管理論文

  高校圖書館是我國公共教育和服務領域十分重要的物質資源,其主要功能是蒐集、整理、收藏大量的圖書館文獻資料,方便學生和教師借閱和閱讀,從而改進社會大眾的意識形態。下文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歡迎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的創新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不斷髮展,圖書館作為高職院校建設的標誌,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高職院校師生獲取和接受最新專業知識的第二課堂。為了讓圖書館更好的服務於廣大高職院校師生,圖書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必須要與時俱進,使文獻資料得到優化配置,發揮最大作用。

  一、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的弊端

  ***一***圖書館管理模式上的陳舊

  經調查對比可知:在現在高校的管理模式中,對於圖書館的採購經費大部分都是用來購買紙質文獻,這是滿足圖書館館藏圖書量的需要,也是高校負責人對於圖書館人員考核的重要指標,而對於圖書館調研經費和服務經費的投入卻少之又少。

  當然很多高校圖書館從業人員在管理過程中,還是採取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只注重於圖書的管理,而缺少了對於讀者的關注,這就是圖書管理中最大的錯誤:本末倒置。讀者在借閱圖書受到了很多的限制,造成了圖書館資源的浪費。陳舊的圖書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資訊時代下的高校圖書管理要求。

  ***二***管理人員自身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中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對於本質工作的理解還比較傳統,圖書管專業人員自身的素質更是參差不齊。圖書管理從業人員中,圖書館專業人員比例比較小,精通計算機的人員也不多,掌握外語的人就更少,這導致圖書館館內的資料庫建設工作、外文文獻分類等工作上受到很大影響,也是導致圖書管理與服務落後的原因。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的創新思路

  ***一***突破傳統管理理念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服務是以規範讀者的行為為出發點,被動的接受一對一的管理方式,並保管好館藏文獻資料,這對於圖書官員而言有太多的約束,不利於創造性的進行圖書館管理工作,但是資訊時代的圖書館要求與時俱進,要不斷有新概念、新知識和新技術,這也是吸引讀者群體的核心,是高校圖書管理的發展趨勢所致。

  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併成功的應用到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這就要求圖書管理員也要不斷改變以適應時代變化。在適應的基礎上,改革圖書管理工作中陳舊的管理方式,在工作中加強以人為主的人才培養和工作態度,在面對工作中的新問題、新趨勢時,要以圖書館的發展為目標,對工作方式方法進行迅速、準確的調整和創新,來適應未來圖書館發展的需要和要求。

  ***二***改變傳統的手工管理

  大多數的高校圖書館管理手段還是比較傳統的,即採用“採、分、編、典、流”五大手工流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量的資訊庫讓圖書管理員不堪重負,事實證明,人工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對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的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在圖書館管理中開始採用資訊化管理模式。為了使資訊化管理模式更好的運用在圖書館工作中,就必須在圖書館的硬體和軟體上進行升級和革新,使圖書館管理實現自動化以及圖書館網路化管理等等。在圖書管理員自身素質方面也要進一步加強,培養高素質的圖書管理員,增強其對館藏文獻的加工、檢索等能力,能夠快速、準確得將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挖掘出來,更好的服務全校師生。

  ***三***更新傳統的服務方式

  資訊化時代,圖書館服務方式由傳統的“藏書―借書―還書”的固定服務方式轉化成為利用各種檢索尋找文獻資料的個性化服務,這一改變提高了讀者的滿意度,但高校圖書館服務方式絕不可能止步於此。鑑於圖書館資訊資源的有效性對教學以及學生自學方面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圖書館可以採取活動或者講座形式向在校師生推廣和介紹資訊檢索知識和檢索方法,提高在校師生對於文獻資料的利用率,真正更新傳統的服務方式。

  三、開展圖書館創新工作的方向性問題

  ***一***切勿“盲目跟風”

  每一所高校裡的圖書館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以及環境、文化賦予它的內涵,所以一定要結合自身院校的實際情況和特色進行創新,找到適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盲目跟風的結果只能是“邯鄲學步”,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忌“一把手”管理

  人多力量大。在圖書館整體的管理創新中,管理者應該集思廣益,聽取百家之言,多聽取基層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避免決策上的失誤。

  ***三***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高校改革圖書館管理的核心,在開展圖書館創新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最大化的發揮讀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讀者參與其中,才能更好的服務於讀者。

  四、結語

  總之,在資訊化不斷髮展的當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的發展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管理理念。未來,高校圖書館將向著資源型、智慧化和人性化的方向探索,高校圖書館也將在校園文化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篇2

  試談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發展途徑

  高校圖書館是我國公共教育和服務領域十分重要的物質資源,其主要功能是蒐集、整理、收藏大量的圖書館文獻資料,方便學生和教師借閱和閱讀,從而改進社會大眾的意識形態。進入新世紀以後,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和進步,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資訊化程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社會已經逐漸步入到了資訊化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在不斷增多。在這種形勢之下,高校圖書館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和進步,要想更好的發揮自身的藏書優勢,不斷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改革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結合作者實際的工作經驗就創新圖書館管理途徑進行分析,希望本次討論能對同行的工作有一定的助益。

  一、圖書館管理創新的意義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進步的驅動力,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資訊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其對各個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工作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需要及時的轉變管理意識,變革管理制度,這對於圖書館的管理同樣十分重要。首先,對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是深化圖書館改革的內在需求。面對新形勢,圖書館在經營和發展過程中要想更好的實現自身的價值,就必須對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在工作中不斷探究,創新出更加完善的圖書館管理制度;其次,創新管理是迎接知識經濟時代挑戰的外在需要,時代的發展使人們對資訊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網際網路的應用和發展,使得人們獲取資訊的途徑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就打破了過去圖書館一館獨大的局面,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圖書館要想更好的發展和進步,就必須對以往僵化的管理模式和制度進行創新和改革,為讀者提供更加全面和豐富圖書館服務內容。

  二、創新圖書館管理體系的途徑

  1.在服務方式上進行創新

  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都比較單一,通常情況下都是按照學生和教師的需求去尋找圖書資源,這種服務模式的存在導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很難滿足當今讀者快節奏生活的需求。我們要想圖書館能夠得到長遠有效的發展,首先應該對圖書館服務的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建立一個全新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以此來滿足時代發展對圖書館服務模式提出的新要求。現階段,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服務過程中已經意識到了傳統服務模式所帶來的缺陷,正在改革服務模式,以一種全新的圖書館服務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求。比較有效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一種是藉助網際網路和計算機建立了圖書館圖書資源檢索模式,一種是實現圖書館之間的遠端資源共享模式,最後一種就是在積極的建立數字圖書館,實現圖書資源的數字化。通過建立全新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也極大點的提高了圖書館在管理方面工作效率。

  2.在規章制度建設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以人為本”的思想符合圖書館事業的科學發展觀。高校圖書館要從傳統的以“物”或以“書”為主體,向以“人”為主體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和服務轉變;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和服務理念。確立讀者的主體地位,維護和實現讀者的利益和需求,實行高效、便捷的服務;提倡讀者主動參與精神,鼓勵師生和圖書館員工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讓師生們參與到圖書館管理與決策中。強調平等和愛心,將師生視為朋友,熱情地為師生提供一流的服務。這樣不僅加強了圖書館與師生的交流和溝通,改進了工作方式同時也增進了相互理解,提高了工作效率。

  3.轉變觀念,開拓創新

  思想意識的解放和觀念的轉變會使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這種理念的驅使下,高校圖書館一是可以嘗試在計算機網路環境下,以計算機管理為手段,只在圖書館的主出***設立一個用以對讀者實行管理和出、入館手續辦理借閱手續的所。由此可見,圖書館在管理與服務中充分體現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發人的熱忱,滿足人的合理需求,完善人的個性,充分體現人的勞動價值,實現人的預定目標。思想意識的解放和觀念的轉變換回的將是開拓創新的思維和實實在在的具體舉動。正是有了思想意識的解放、觀念的轉變,才有了樹立“讀者第一”的思想,要有熱情的服務態度,才有了圖書館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不斷加強,體現了尊重人、關心人、培育人,激發人的激情,尊重人的個性,滿足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合理要求的夙願。

  結語

  總之,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我們迎接挑戰和機遇,就必須科學的對圖書館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和創新,只有保證圖書館有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才能保證圖書館的各項工作滿足學生和教師多樣化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