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不忘初心的思修論文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是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新形勢下所提出的新的思想理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哲學思考》

  【摘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是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新形勢下所提出的新的思想理論,堅持並貫徹這一理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助力。本文將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意義上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進行解讀,解讀的目的不僅僅為了學術需要,更是對理解這一思想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實踐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總結並闡發了關於中國共產黨在當前形勢下的責任與貢獻,並在大會上提出了“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共產黨人新要求。

  指出,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程序,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程序中,中國共產黨人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有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偉大的歷史貢獻。指出,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一思想是中國共產黨自以後所提出的又一新的戰略理念,這是繼“四個全面”與“五大發展理念”之後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階段形式下的新發現,又一次彰顯了共產黨人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行動準則。同時,也是針對當前形勢下部分黨員在作風與行動上的不規範、在思想和生活中的不成熟現象提出新的要求,是全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行動指南,是凝聚全體黨員思想共識的理論武器,是實現兩個一百年重要目標的重要助力。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思想進行解讀,對深刻理解、學習並貫徹這一思想,對認真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加強全黨、全社會的堅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社會意義與實踐意義。

  在馬克思早期哲學著作《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通過物質的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的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馬克思運用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來說明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理論本身不能對實踐有影響,理論必須通過實踐才能產生作用。因此,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解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具有理論與實踐的意義。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任何一個事物的矛盾本身又有其特殊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共性與個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一般性和個別性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而“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這正是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辯證原理。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一種普遍真理,它可以和不同的國家的具體問題相結合,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歷史與特點,中國的實際同樣屬於矛盾的特殊方,因此,結合中國實際,運用馬克思普遍真理觀,集中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哲學原理。

  共產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佔有重大地位,其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就是向共產主義邁進。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說:“在共產主義社會裡,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範圍,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我有可能隨我自己的心願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但並不因此就使我成為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者批判者。”提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牢記我們黨從成立起就把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確定為自己的綱領,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鬥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這正是對馬克思哲學中共產主義的繼承與發揚,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標,同時也是每一個共產黨員應該牢記的理念,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新事物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發展的前進方向,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中國共產黨是全世界最大的政黨,其理論制度擁有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並結合馬克思主義思想提出的新理論,新道路。這個理論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它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實踐中將領導中國不斷前行。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力推進全面建設成小康社會程序,不斷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推向前進。”在這裡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兩個整體特徵:聯絡與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堅持建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這一總佈局,將“五位一體”與“四個全面”聯絡在一起,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共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而努力。

  指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於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從馬克思主義否定之否定的規律看,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要求。改革就是要否定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舊事物,推出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和人民利益的新事物。因此,要全面深化改革,既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又符合人民的利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特點是實踐,而實踐的主體則是人民群眾。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恩格斯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根本觀點和根本路線是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就要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強同各國的友好往來,同各國人民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向前進。”這是對唯物史觀的對應,是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寫照。

  列寧說:“可以把辯證法簡要地規定為關於對立面的統一的學說。這樣就會抓住辯證法的核心。”對立與同一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就是要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強同各國的友好往來,同各國人民一道,不斷把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向前進。”在這裡,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保持友好往來就是矛盾的對立與同一的關係。各國間既有利益的關聯,又有矛盾的衝突,合理解決矛盾的對立面。將矛盾的對立面轉向矛盾的同一性,既符合矛盾一方的利益,又符合矛盾雙方的利益,積極促成各國之間合作共贏,共同促進全人類的進步與發展。

  在矛盾的同一性與鬥爭性規律之外,還有矛盾的一個相關規律。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唯物辯證法規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發展方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擔任著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這一角色。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的執政黨,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了95年的風雨歷程,雖然在此過程中取得了無與倫比的輝煌,但目前仍然曾在一些問題。因此,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重整黨紀黨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著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著力增強抵禦風險和拒腐防變的能力,不斷把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向前推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最後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用於變革、用於創新,繼續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案卷。只有堅持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才能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實現中國夢。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95年的風雨歷程已然過去,中華民族未來的中國夢將如何繼續,我們拭目以待。

  註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33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5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32頁.

  [4]《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12頁.

  作者簡介

  騫真,哈爾濱師範大學,學院:政治與行政學院,專業:馬克思主義哲學,年級:2015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