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論文

  心理健康是高素質人才的根本,當前,雖然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然普遍存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

  摘 要:心理健康是高素質人才的根本,當前,雖然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然普遍存在,我們應採取有效措施以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 主要根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5-0146-01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應根據大學生的自身特點來判斷,一般來說,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有和諧的人際關係;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能夠正確認識自我和接納自我;有完整的健康人格。大學生主要處於青年中期,心理髮展存在著明顯的兩面性,而且其各方面的發展也很不平衡,容易引起多種衝突與矛盾。如果這些心理矛盾得不到合理地處理和正確地引導,就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當前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原因可以歸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

  近年來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招生規模擴大、就業雙向選擇、後勤社會化改革等,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心理狀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特別是社會適應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調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中共中央、國務院也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注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表明了黨和國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堅定決心。

  二、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

  1.家庭教育缺失

  在高考升學率的壓力下,學校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只重視智力教育,忽視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忽略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多數家長在子女進入大學後就把主要的精力轉移到經濟支援上,而對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關注不夠。當代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環境,無形中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他們貪圖享受,性格孤僻,好高騖遠,適應能力差等弱點。

  2.環境適應障礙

  學習上,由於學生對大學教學方法的不適應和學習特點的不瞭解,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心理上產生壓力和不平衡感。生活上,由於沒有了父母的關心和照顧,一切都要靠自己安排,難免會感到手忙腳亂,從而產生孤獨感和寂寞感。自我評價上,到了人才濟濟的大學校園裡,有不少大學生失去了原有的優勢,當遇到考試失敗、評獎落空、競選失利等情況時,可能會產生消極、自卑的心理,表現出自我懷疑的傾向。

  3.人際關係危機

  由於從小生活在溺愛和優越的家庭環境中,在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逐漸養成了“自我中心型”的不良人格,當進入大學後,這種在家庭中的利益獨佔性和排他性被自然帶到集體生活中,人際關係的矛盾和衝突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近年來,大學生談戀愛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隨之產生的失戀、單相思、與戀人鬧矛盾等問題也越來越多,如果大學生面對這些情感上的創傷時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則很容易出現過激的應激心理反應。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的開展有利於大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成熟。高校應努力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主導、以隊伍建設為龍頭、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依託、以心理危機干預為保障、以學生自我心理保健為目標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以確保學校的安全穩定和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根據大學生心理髮展的特點,設計並開好一組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至關重要。高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正常的課程教學體系,並把它作為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通過開設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等等,使大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系統掌握心理學的有關知識,瞭解自身心理髮展的特點和規律,學會自我保健和自我調節,並在教育者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心理髮展規律,掌握必備的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在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和解決學生心理障礙時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心理素質,這要求教師不但具備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心理評估和心理測量方面的知識和有關技術,還要有積極的情感、持之以恆的毅力和寬闊的心胸。一方面使他們自覺地維護和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使他們有意識地培養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影響和教育學生。

  3.建立健全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一是要完善相關組織機構。成立由校、學院、系、學生各職能部門組成的心理危機干預機構,在師生中建立“觀察、發現――鑑別、監控――干預、處理”的網路體系。二是要完善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定期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以便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防患於未然;同時將心理危機預警機制落實到班級和寢室,把可能產生心理危機的問題與事件處理在萌芽狀態。

  高校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心理教育與學生學習、生活和活動要有機結合。我們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活動的方方面面。在整個大學階段和大學校園內外要營造一個有利於大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發展的環境和氛圍。這對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不斷提高,以適應走向社會的激烈拼搏和競爭是很有益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迫在眉睫,我們只有動員廣大社會的力量才能讓大學生在健康的心態下學習和生活,讓他們畢業以後能夠馬上適應社會需求,為社會作貢獻。

  參考文獻

  [1]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寧波大學學報2004***4***

  [2]陳學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強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

  [3]周衛海,鍾東.運用好“自己人效應”[J].政工學刊,2005***11***

  [4]朱春鷹.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1,2***

  [5]周家華,王金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6.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