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員工心理健康的論文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員工心理及生理上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影響著員工的生存乃至生命。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員工心理健康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重視員工心理健康》

  摘 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員工心理及生理上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影響著員工的生存乃至生命,在新的形勢下注重個人心理健康,建立企業對員工的心理干預機制,適時調整心理狀態,勢在必行。社會、企業要主動干預心理救治,進行心理救助。對企業員工個人心理健康和企業干預員工心理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企業員工;心理幹部機制;心理健康

  1 企業員工與心理健康

  深圳富士康公司連續發生員工跳樓事件,引起人們的驚歎,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現有的12起跳樓事件中,20歲左右的90後佔近一半,其他的都是80後。他們有的是婚戀和情感上遇到挫折;有的是家庭出現變故情緒低落;有的是精神異常導致悲劇。這反映出賴以支撐富士康帝國的新生代90後打工者已經發生了深刻的心理和生理變化。

  事件不僅僅是富士康一家企業的問題,事件折射出外來打工者社會權益、生活權益的欠債已到了不得不還的時候。同時,暴露的更是中國舊有經濟增長模式與新生代勞工之間的格格不入。就其原因,深圳市社會科學院院長樂正分析,這些剛踏入社會又背井離鄉的孩子,一旦出現精神困惑,在陌生的環境下又不知該向誰傾訴,這時如果整個社會的心理調適機制沒有適時跟進,很容易出現問題,而深圳市總工會在對富士康墜樓事件調查後,批評富士康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

  我國新生代農民工多為80後、90後,他們實際上已經不是農民工,他們本身已經成為中國新一代產業工人的主體。這些新生代農民工對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制度和方式方法有要求變革的強烈衝動,同時,只是因為現在體制的問題,他們在就業、福利、孩子的教育以及住宅的問題上,比城市居民有更多的煩惱,對他們來說,他們的出路要狹窄得多,當他們在企業當中,或者在人際關係當中遇到了一些波折的時候,當狹窄的出路在他們眼裡變成死路的時候,就會導致一連串的悲劇。個人在社會裡應有很多層的關係,並且成為一張網。但是在一些企業,員工除了生產線外,幾乎沒有其他的集體關係,僅此單一的社會關係,使他們每個人都成了一個孤立的點。永無休止的面對機器後,一旦遇到難以承受的焦慮與壓力,最容易走向極端。“自殺可能跟很多原因都有關,但一定是綜合力量作用的結果”。長期從事社會心理諮詢工作的孫淇老師認為,初到陌生的城市打工,工作壓力大、身體出現狀況,再碰到婚戀問題,在沒有得到社會幫助的時候,人的心理極可能出現偏差,沒有相應的心理撫慰的時候,那些沉澱下來的深層次的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會跳出來,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使只是一根稻草,力量也足以讓人崩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適應新的環境,改進思想工作方法,注重員工心理健康,做員工的心理疏導工作,進行心理干預、心理治療。

  2 個人心理健康

  人生的成敗取決於很多種因素,心態又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積極的心態促使你走向成功的巔峰,消極的心態則將你推向失敗的深淵,心態決定人生的成敗,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它會使你充滿自信,積極的心態可以使你贏得幸福,積極的心態可以幫助你創造財富,積極的心態促進你正常地思考問題,積極的心態可以使你激勵自己和他人,面對人生的挫折,消除心理障礙,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每一件事,便可獲得充實向上的人生。成也心態,敗也心態。個人心理健康關鍵要把握兩個方面的問題:***1***不要認為活得太累。人之所以痛苦,在於永不知足,索取太多甚至是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因為自己的內心填不滿,才時常感覺活得太累。活得太累,實際是隻因索要太多。貪婪是一種誘惑,讓我們不知疲倦地爬向那沒有止境的深淵。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千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在生活中,有很多我們無法掌握和改變的客觀事實存在,如果是好事,我們就會十分開心,但如果遇到了不好的事,我們就會倍受打擊,意志消沉。但聰明的人不會讓事情左右自己,雖然心情受事情的影響,但是它畢竟是主觀的,是可以被我們的意志所支配的。任何事情的本身都沒有快樂和痛苦之分,快樂和痛苦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感受,心態影響著人的情緒和意志,心態決定著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品質。永遠保持好的心態,哪怕遇到困境和失敗,我們都要正視它們,有一句話說得好,“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只要善於運用良好的心態去對待我們的生活,相信任何逆境你都能從中突圍。用坦然的心態去面對事實,讓自己的心情時刻保持輕鬆愉悅。“知足者常樂”嘛!如果知道自己無法改變現狀,那為何不改變自己的心情呢?***2***信心是化危機為機遇的動力。有人說自信來源於成功的暗示,自卑來源於失敗的暗示。當我們面對危機時,一開始就認定自己一定會在危機中失敗,那表明你已經失去了信心。一旦喪失這個能讓你奮進的東西,那你所面對的危機是很難有改觀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一定有可能比現實中的自己更偉大些,只是缺乏一種不懈努力的自信罷了。”所以信心是改變自己和危機的關鍵和動力,抓住信心,你就能在危機中抓住那條機遇之繩。

  3 企業對員工心理干預

  關注員工心理健康,是企業思想工作的重要環節。企業因人而存在,人是企業的創業之本和發展之源,員工是企業的第一財富,企業管理人性化是人本主義管理理念的重要體現。在一些國外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可謂非常人性化。提倡個性,營造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氛圍,強調個人的重要性,強調更為輕鬆的公共空間,更強烈的視覺享受,以美觀和娛樂因素來促進創新性和協作能力。企業應不斷適應新的環境開展員工思想工作,重視員工心理健康,進行員工心理干預和疏導。特別是當眾多員工心理出現偏差時,企業就更應該及時加以調整和改變,不斷適應這種變化,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從企業環境來看,心理干預可從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環境、個人業績幾個方面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提倡目標管理和提高工作吸引力的軟管理方式,形成平等、相互尊重的勞動關係,通過工作流程設計辦法,如工作崗位輪換、工作崗位增添更多的責任、降低工作的專業化程度,給員工增加更多性質不同的工作,使員工的工作富有靈活性和吸引力。在員工個人環境方面,應從關心員工個人溫暖著手,瞭解員工在婚姻、家庭、住房、子女上學等方面的狀況,幫助解決個人的實際困難,認真對待員工的述求,掌握其心理狀態,及時疏導在個人問題上的心理障礙。要建立健全工會、共青團組織,有必要也可建立同鄉會、同學會等組織,完善必要的娛樂場所,開展各種各樣的有益身心的健康的娛樂、連心活動,在員工心靈中建立起親情、友情觀念,引導員工主動關愛他人。

  參考文獻

  [1]魏傑.中國企業戰略創新[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6.

  [2]塗志勇.博弈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張馳.命運學[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4]龍柒.年輕人不要輸在心理上[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