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體系與職業資格標準的融合論

  根據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國家職業標準,確定該專業定位、核心崗位和相關崗位。通過分析職業能力的發展歷程,確定適合本專業的能力分類,並對本專業進行職業能力分析,構建以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能力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為主線的技術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和拓展課程的系統化網路化課程體系,並提出了適用於職業能力的課程評價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談高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體系與職業資格標準的融合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談高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體系與職業資格標準的融合全文如下:

  【摘要】:為了培養出企業滿意的具有較強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構建符合人才培養需要的課程體系。文章調研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學生就業崗位群,分析了崗位能力要求,並探討了滿足這職業能力的高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及與職業資格標準的融合。

  【關鍵詞】: 高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體系 職業能力 崗位群

  引言

  全國108 高職院校中,設定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簡稱“計輔專業”***的院校有84 所,江蘇省有8 所院校開設“計輔專業”,每年都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但是在質量上還是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麥肯錫公司2013 年報告,接受調查的企業中有1/3 稱很難找到高技能人才,61%的企業將此歸因於應屆畢業生缺乏基本的就業訓練,“無論是本科畢業生還是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時對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於工作崗位要求的水平”,高等教育和市場需求的不匹配造成一方面畢業生找不到專業崗位,一方面企業招不到符合條件的人才。畢業生“就業能力不足”的尷尬已經十分明顯。構建適應先進製造業的新型課程體系,是提高計輔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筆者結合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該院”***計輔專業的課程體系和職業資格“雙證”融通,對計輔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進探討。

  1 目前計輔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84 所高職院校計輔專業由於各自所處的地區和行業不同,所需要的人才規格也是不一樣的,計輔專業的課程體系,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多數院,一般都將其定位於兩個發展方向,模具設計與製造和數控技術應用,但一般院校會同時開設數控應用技術和模具設計設計與製造,使得計輔專業與數控應用技術和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明顯的區分度,課程體系缺乏特色。

  1.2 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認證標準沒有相容由於先進裝置的急劇增加和高新技術的應用,企業對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旺盛,企業需要的是集設計、加工、除錯、檢測等技能於一體的CAD/CAE/CAPP/CAM 複合型人才,用人單位希望學生到崗後,適應期儘可能短。而當前教育在教學機制、辦學理念、課程設定、就業指導、實踐教學模式、教材建設等方面都存在單方面的行為,沒有充分與企業溝通、合作,培養出的學生與企業用人標準不符,學生能力達不到企業崗位要求。

  1.3 課程內容陳舊從企業所需的人才型別看,25.5%的企業最需要創新型人才,24.1%的企業需要專業型人才,20.4%的企業需要技能型人才,另有19.7%和10.2%的企業需要複合型人才和通用型人才。許多學校計輔專業的專業技能還停留在二維CAD 和三維造型上,CAM 能力停留在數控操作和3 軸程式設計上;對多軸加工、產品正向設計、逆向設計、虛擬現實、CAE 分析等都較少涉及,難以滿足現在用人單位需要。

  1.4 崗位能力培養難以落實目前,政府缺乏有力的財政和政策支援,企業的短期行為,學校理論與實踐的脫離,使校企合作機制還停留在淺層次的執行中。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學校為求生存、求發展和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而主動向企業界尋求合作伙伴,主動來尋求與學校合作辦學的企業少而又少,企業參與度不高,工學結合難以落到實處,實施較為困難,在教師配備和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上,不都能體現以企業為主的要求,崗位能力培養難以落實。

  2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計輔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

  2.1 根據服務物件定位專業人才目標麥克斯公司自2006 年起就對該院畢業生進行跟蹤調研,調研顯示,該院學院畢業生就業集中在江蘇地區,佔總人數的96.15%,其中在常州就業的人數佔畢業生總數的47.06%。在蘇錫常地區就業的學生佔總人數的73.37%;省外地區***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的就業人數比例為3.85%。現在3D 技術人才在常州的加工製造企業已經是標配,基本上只要上點規模的加工製造企業,每年對3D 技術人才的需求量都在20 到30 名左右,並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企業在產品外形設計、結構設計、模具設計等方面都需要熟練的3D 技術人才來完成。該院將計輔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定位在長三角地區的裝備製造業生產第一線,從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即機械產品的三維數字化設計、產品的逆向設計、數控機床程式設計與操作***多軸加工***、三座標測量、車間生產與管理等方面的崗位技能工作或工藝、技術和管理工作等工作。

  2.2 根據專業人才目標確立就業崗位,提煉職業能力在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分析計輔專業學生畢業後就業方向,明確適應的就業崗位,並對這些崗位進行能力分解。根據麥克斯公司對該院7 屆畢業生跟蹤調研,該院計輔專業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行業主要是機械裝置製造業,從事的主要職業為機械繪圖員、數控機床操作與程式設計、機械工程師、逆向設計及快速成型等,通過分析得到各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

  2.3 根據職業能力需求構建課程體系結合崗位職業標準,遵循人才培養規律,以“按行業要求重構知識、按就業要求突出能力、按專業要求突出特色、按企業要求培養素質”為目標,以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分析為基本手段,從工作結構中獲得“以專案課程為主體”的課程體系,構建“四合作、三層次、五融合、專案化”校企合作共建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體系。實現該專業課程體系由學科體系到工作體系的轉變。

  2.4 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內容相容在課程內容上,以綜合學科知識、貫通專業課程為目的,整合專業知識。教學設計凝練職業崗位的要求,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把職業資格認證體系的內容融入到專案中;以專案為導向,凝練每一專案、每一工作任務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指明如何以任務為中心,展開所需要的相關理論、實踐知識教學;通過相關的拓展知識學習,擴大知識面;最後通過綜合練習與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完成崗位能力培養。把計算機輔助應用工程師認證大綱要求融入到機械產品CAD 課程中,得教育部資訊化中心認可,學生期末考試合格,可取得計算機輔助應用工程師資格證書。

  2.5 工學結合落實職業能力養成我院聯合科技部製造業資訊化培訓中心共建“三維數字化技術基地”;與上海博銳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建有校企合作平臺;與常州博贏模具有限公司共建“校中廠”;聯合博世力士樂***常州***有限公司建有“廠中校”。通過建設“校廠一體、開放共享”的實踐教學資源,為“引企入校、工學交替”的實施提供保障。該院每學年除正常的第一、二學期外,增加暑期1 個月作為第三學期,以提高學制安排的靈活性。第一學年:第一學期在“校中廠”安排職業認知實習,並在校內各實訓中心、專案教學室培養專業基本能力;第二學期在校內各實訓中心、專案教學室培養專業基本能力;第三學期在校中廠、廠中校等完成機械加工崗位操作實習。第二學年:第一學期在專案教學室、校內實訓中心、“校中廠”以及“廠中校”等培養專業專項能力;第二學期在校內實訓中心、專案教學室、“校中廠”以及“廠中校”、校外實訓基地培養專業專項能力,第三學期則在“校中廠”以及“廠中校”組織崗位工藝實習。第三學年:主要在“校中廠”、“廠中校”、校外實訓基地完成畢業設計、頂崗教學實習等綜合能力培養。

  通過三學年不同學期、分階段在不同情境中實現“工學交替”,實施“三層次、專案化”課程教學體系,實現“課程教學進車間,能力提升到崗位”,學做結合,將工學結合落到實處,促進職業能力培養的螺旋式上升。

  參考文獻:

  [1]張信群.高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1***14***.

  [2]陶徵,高建設.淺議如何提高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課程教學效果[J].中天學刊,2013***6***.

  [3]葛菊英,張德榮.基於專業群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建設探索[J].機械管理開發,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