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吉林科普網構建中的問題探討論文

  科學普及簡稱科普,又稱大眾科學或者普及科學,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讓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於吉林科普網構建中的問題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吉林科普網構建中的問題探討全文如下:

  科學技術普及***簡稱科普*** 日益得到黨和政府重視。近幾年, 吉林省各級政府在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的基礎上, 加強了對科普工作的領導, 強化了對科普經費的投入, 旨在加強吉林省科普宣傳的能力, 提高公眾的科普知識水平, 拓寬科普宣傳渠道。基於網路科普的多媒體性、開放性和互動性、即時性和遠端性、大容量化等特性,使得網路科普成為繼科普場館等原有科普宣傳渠道後出現的嶄新形式的主戰場。

  1 吉林省科普網概述

  “吉林省科普資訊網路建設研究” 是2011 年吉林省科技廳下達、吉林省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承擔的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軟科學研究課題。吉林省科普網*** 根據吉林省各地市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以吉林省內各地市資訊所的資料為依託,系統收集了省內各具特色的科普資訊, 其內容涵蓋旅遊、氣象、地理、生活等各方面。

  1.1 網站的建設分析

  吉林科普網首頁面的設計採用正規、有序的佈局,選單式導航條簡單明瞭, 背景色選擇了天空藍, 具有清新明朗的風格, 頁面按照黃金分割七比三的比例,各版塊並列分佈, 左上角圖片新聞小窗採用FLASH 模式, 使圖片新聞迴圈展示, 頁面底部的科學家觀點版塊展示了吉林省一些知名科學家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的科學觀點。

  依託吉林省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的軟硬體資源,網站建設實行“三統一”: 即統一域名規範、統一網站標識、統一網路執行環境。網站資訊以文字、圖片、視訊等多種方式構成, 內容直觀、易懂、有針對性,突出知識性、趣味性和地方特色。

  1.2 網站的內容結構分析

  吉林科普網設定了科普動態、科普視訊、科普動漫、科普遊戲、科普圖書期刊、科技活動周、吉林大自然、應急避險、科普政策法規等9 個一級欄目, 目前已建設成為集動態科普資訊和靜態科普資源於一體的吉林省科普網。

  科普動態: 通過人工蒐集與自動抓取功能, 收集國內外最新的科普方面的資訊。

  科普視訊: 以視訊的形式向公眾宣傳科普知識,視訊資料主要來源於萬方資料的科普視訊庫。

  科普講座: 針對當前某個領域內的熱點問題邀請專家做專題講座。

  科普動漫: 以動漫的形式向外宣傳科普知識。

  科普遊戲: 製作一系列關於科普的FLASH 格式小遊戲, 通過互動遊戲的形式傳遞科普知識。

  科普圖書期刊, 以吉林省科技資訊研究所的文獻資源為依託, 提供各類科普類圖書期刊線上閱讀和全文離線下載。

  科技活動周: 宣傳國家和吉林省科技活動周的活動情況。

  吉林大自然: 介紹吉林省特有的動植物資源, 以及吉林省的科普博物場館、山水風景、風土人情和悠久歷史。

  應急避險: 以視訊、圖片、文字資料的形式向公眾宣傳應急避險方面的知識, 使公眾能夠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從容應對, 減少損失。

  科普政策法規: 宣傳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科普政策法規, 普及科普的意識與理念。

  1.3 網站的特點

  吉林科普網與其他科普資訊網站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資訊來源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網站的建立單位吉林省科技資訊研究所承擔著對網站資訊科學性和可靠性的審查工作, 一般科普資訊都是經過行業領域專家認可後才提交到網站上; 二是網站設計生動、直觀, 易於接受, 大量採用圖形、影象、動畫和視訊等方式直觀表述問題, 避免長篇贅述, 更能激發人們的興趣, 起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2 吉林省科普網構建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2.1 網站吸引力問題

  衡量一個網站建設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 就是網站的點選率的高低, 也就是吸引力問題。要提高科普網的吸引力無疑是網站構建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建一個網站容易, 更新維護好一個網站很難; 建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網站容易, 而使一個網站能不斷創新、不斷推陳出新、不斷閃現亮點就難上加難。所以, 要使得科普網站具有吸引力, 不但要在構建形式上獨具特色, 而且後期的維護和資訊更新也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有人形象地把建設網站比喻成養寵物,要想寵物引人關注, 首先要選擇一個特點鮮明的品種,然後, 你要精心呵護, 這樣寵物才能健康成長, 否則的話, 即使寵物的品種再高貴, 你疏於對他的關照,他也會生病。

  目前吉林科普網使用率不算高, 在建設初期, 使用科普網站也多為同學、老師推薦, 而科普網站上關於自然界的奇聞趣事以及應急避險是吸引青少年的關鍵所在。

  2.2 內容原創性問題

  通過對國內多個科普網站調查發現, 大多數科普網站的內容原創性較低, 多個網站的欄目設定以及科普知識非常相似, 重複性建設較多, 網站內容多為轉載、摘錄及連結, 原創內容與轉載資訊比例嚴重失調。在網路科普中, 原創性內容一直至關重要。提升原創科普創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 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媒體, 離不開網路科普受眾的培養; 其次, 在這個過程中, 專業性的研究團隊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團隊要努力尋求與科普受眾間的契合點, 加強原創科普的創作。

  科普工作是長期性與基礎性兼顧的, 在原創性內容更新方面要注重點滴積累, 一篇文章可能難以改變一個人的看法, 專家學者在論壇上的一句解惑可能只引起短暫的關注, 所以說科普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是逐步推進的過程。吉林科普網自2011 年建立以來, 定位為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和地方性, 儘量規避以上問題, 做好了長期積累的準備, 經過先後五次改版, 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綜合性科普網站。

  在建立吉林科普網初期, 建設團隊瀏覽了國內外的一些科普網站, 總結了一些問題, 吸取了一定的經驗。一些科研院所建立的科普網作品“嚴謹有餘, 趣味不足”, 過分強調了知識的系統性與全面性, 而忽視了科普的通俗性與趣味性; 還有一些科普網站把能夠收集到的所有材料, 不加篩選、不加解讀地全盤托出,令網民眼花繚亂。我們認為, 一個優秀的科普網站,展示給網民的應該是經過精挑細選、生動形象的、具有說服力的例項, 通過廣大群眾身邊的故事, 逐步引導受眾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

  吉林科普網在組織適合普通公眾需求內容基礎上,突出展現具有吉林地方特色的科普資源和資訊, 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2.3 資訊更新問題

  每個科普網站都應該是動態的, 嚴格來講, 網站內容應該每天都有更新, 要使受眾具有新鮮感。

  一些科普網站的更新僅限於本單位的科技活動通知、新聞快報等, 缺少知識內容的更新, 這樣就把科普網變成了“公告欄”。還有一些科普網大量轉載報刊或其他網站的內容, 缺乏原創性, 這樣就使得許多科普網站內容雷同, 缺乏特色, 長此以往, 這類科普網站必將失去生命力。

  吉林省科普網建設專案完成後, 也存在網站的社會化執行問題, 即網站定期改版、每天的資料更新、網上網下科普活動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合, 科普工作是一項由政府主導、長期性、社會公益性事業, 因此需要上級單位給予吉林省科普網建設專項資金支援。

  2.4 互動性問題

  與其他媒體形式相比, 科普網站最大的特點就是互動性、參與性和體驗性。面對遊戲網站風行的今天,如何聚集科普網站的人氣, 吸引青少年到科普網站上來, 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過去舉辦的三屆吉林省科技活動週期間, 同時在科普網上組織開展“吉林省科普知識網路大賽” 活動, 旨在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 營造全民參與、全民學習、全民受益的氛圍, 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素養, 普及科學知識。三屆網路科普知識大賽, 累計15 000 餘人次參加。通過以吉林科普網為平臺, 藉助網路技術舉辦的科普知識大賽, 極大地提高了公眾參與科普, 傳播科普, 推動科普工作深入開展的熱情,在普及科普, 提高公眾素養的同時, 也體現出現代科普工作的環保、高效、經濟、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等眾多特點, 是當前科普工作深入開展的有益的嘗試, 為今後科普工作取得更大的社會效益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今後還要繼續開展多種多樣的互動活動, 向互動形式做的好的網站學習, 開展寓教於樂的網上活動,實現互動參與的形式, 為廣大網友所接受和喜愛。

  2.5 網站宣傳問題

  科普網站的宣傳也是重中之重, 可以在同類有影響力的網站上掛接、連結做宣傳, 可以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形式進行宣傳, 還可以與中小學及高校建立合作關係, 學校不僅擁有豐富的科技資訊資源, 而且在校學生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科普受眾群體, 他們對網站的關注往往可以直接、快速地增加網站影響力。目前吉林省只在吉林省科技文獻資訊服務平臺上鍊接了吉林省科普網, 要做的宣傳工作還很多,任重而道遠。

  3 總結

  在網路科普的浪潮中, 吉林科普網十分注重自身執行理念的更新, 堅持定期改版, 突出科普主題, 改進網站的設計風格, 強化建站的技術特點。儘管如此,網路科普的優勢仍未能發揮到極致, 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科普知識和文化並未完全被挖掘和體現; 只注重網民在虛擬平臺上的互動, 很少組織, 甚至缺乏網下的活動環節; 有獎知識競賽活動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 只能短時期吸引網民, 長此以往, 也必將失去吸引力。

  在科普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網路科普風雲際會、群雄逐鹿的今天, 要想使得吉林科普網永葆青春, 必須有新的活力源源不斷注入, 正所謂: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